逐梦路上,不忘初心
——安康市第六批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汪伟工作坊培养期工作总结
安康市第一小学
汪
伟
经个人申请、单位推荐及安康市教体局考核批准,本人于2019年7月正式成为安康市第六批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成立市级学科带头人工作坊,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开展各项研修活动。现将一年培养期间工作坊各项工作开展情况予以总结。

一、加强阵地建设,构建学习共同体
1. 建章立制,以制度保证落实。工作坊发布了《工作坊工作制度》、《工作坊章程》、《工作坊坊主和坊员工作职责》等一系列制度章程,使每一位坊员明确了研究的任务和方向。
2. 聘请导师,以名师引领发展。工作坊聘请了市一小校长王斌、市教体局师训科科长陈晓靖、市一小副校长陈忠云、市一小高新校区执行校长王国华四位专家为工作坊理论和实践指导专家,他们在工作坊建设、活动开展和课题研究等方面提出了大量宝贵的经验意见。
3. 组建团队,以骨干助推发展。工作坊共有13名核心成员,以市一小三校区教师为主,同时还吸纳了高新一小、紫阳县洞河镇中心小学两所学校各一名优秀青年教师,组建了教师发展共同体。同时,还依托国培计划对口指导了紫阳县东木镇中心校、汉王镇中心小学等学校教师,吸纳两所学校青年教师参与工作坊研修。在团队构建中,做到省、市、校三级骨干教师相结合,促进了不同层次教师专业化成长;发挥了集团化办学优势,彰显出教科研一体化特色;以区域带动、协同发展为重点,兼顾了校际间的沟通交流。
4. 明确目标,以任务驱动发展。工作坊确立了阵地建设、专业学习、教学提升、课题研究四大研修目标,依托学校教科研常规确立了“五个一、六课制”等研修任务,建立了任务驱动式研修机制,促进了团队发展。

二、用好各类平台,打造研修主阵地
1.把QQ群、微信群作为线上研修和成果孵化的主阵地。由于坊员分布各个学校,集中线下研修的时间有限。因此,工作坊一方面抓住学校大型会议、上级集中培训、坊内重大活动等时机积极组织坊员开展线下集中研修;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工作坊QQ群每周开展线上研讨活动,每次线上活动做到“五定四有”(即定时间、定目标、定任务、定主题、定主持,有记录、有总结、有简报、有反思)。目前共开展QQ群集中研讨10次,上传各类资源39个,图片资料210余份。仅疫情期间,工作坊就组织坊员开展线上研讨7次,收集专题研修文字实录近七万字。
2.把工作坊博客作为简报宣传和成果交流的主阵地。工作坊以坊主汪伟命名的新浪博客为宣传交流主阵地,截至目前共发布博文225篇,其中工作简报24期,教学论文、教学设计、案例反思等共225篇,学生优秀习作23篇,博客点击量40200人次。
3.把各类研修网站、公众号作为坊员自我研修和专业提升的主阵地。一年来,工作坊成员以课题研究为抓手,以统编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为突破口,充分利用中国教师研修网、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上海铭师、名师之路等平台开展线上学习。今年疫情期间,坊员们“停课不停学”,在每天做好线上教学本职工作的同时,按时参加各类学习活动40余节次。

三、夯实在岗研修,锻造成长孵化器
1. 积极参加观课议课活动。一年来深入课堂听课90余节,主持学科教研活动18次,参加教研组评课议课40余次,指导工作坊成员磨课16节。此外,还通过主题讲座、师徒结对、专题会议等形式引领、带动更多人走向成长。

2. 全面承担各级公开教学。广泛开展坊内课题研讨活动,要求每人至少承担研讨课一次,同时鼓励青年教师积极承担校内公开课活动,推荐教学能手和骨干教师承担国培计划、送教送培活动示范课。全年坊主共承担公开示范教学8节次,坊员承担各类公开课、研讨课共17节次。



3. 全员参加校本研修活动。主动承担每周集体备课中心发言人,积极参加学校集体教研活动、“教师微讲堂”活动等。今年疫情期间,工作坊通过QQ群创新开展“学科e教研、网络微讲堂、读书悦分享”活动,返校复课后成功推广三校区开展。老师们广泛读书勤练内功,不断个人提升修养。

4. 积极推动统编教材教学改革。工作坊申请了市级规划课题《基于语用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研究》作为研究方向,以统编教材教学实践为研究抓手,认真开展教学改革。目前该市级课题已顺利结题。此外,坊主参与的学校十三五规划课题《微课在小学学科教学中的开发与应用研究》结题并获得优秀档次,坊员张伍云参加的市级课题《微课在小学低段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与整合研究》和刘从芳参加的市级课题《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策略研究》均获结题。

5. 凝心聚力指导青年教师。工作坊的工作目标之一就是引领带动青年教师走向专业成长。一年来,工作坊所有成员通过坊主示范引领、同伴互助互学、坊员实践反思均获得不同程度成长。在2020年能手赛教备赛期间,工作坊汪伟、龙飞、张伍云等参与校级参赛选手的磨课备赛指导50余节次,听课超百节。指导的我校青年教师张恒超、袁佑、程孝琴、彭洁四位老师均成绩优异,获得市级教学能手称号,其中三位将代表学校参加2020年省级教学能手的角逐。

四、依托课题研究,踏上专业成长路
2019年5月,工作坊课题组申请了《基于语用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研究》市级课题,历时一年,圆满完成了各项研究任务并顺利结题。
1. 课题研究内容。课题以统编小学语文教材课堂教学为抓手,遵循语文学习规律,紧扣语用内涵,积极为学生营造语言运用氛围,循序渐进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综合素养。
2. 实践与应用价值。课题研究形成了“四个一”研究模式(建立一套制度,营造一种氛围,培养一种习惯,形成一批成果),提出了“语用教学”的四大策略(即激趣导学,厚积薄发;文本细读,搭建桥梁;分层推进,横纵联系;活动载体,助推运用),达成了“语用教学”的八点共识(转变思想,形成理念;捕捉信息,夯实语用;科学设置,体现梯度;把握重点,巧妙训练;学会取舍,捕捉训练;转变理念,多元评价;科学引导,实现目标;双线并行,提高素养),通过课题研究收获了师、生、校全面发展。
3. 创新之处及相关成果。通过课题研究,教师们纠正了重分析、重理解、轻积累、轻运用,忽视语用训练的错误认识,提高了对统编教材的研究热情。全体成员共完成研究论文9篇,教学设计14篇,研修实录资料近7万字。其中,在全国教育类核心期刊《教育研究》上发表论文2篇,在《陕西教育》、《教师报》、陕派教育头条上发表论文6篇。





五、明确发展目标,迈向逐梦新征程
1. 立足课堂教学,把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融入教学,为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而不断努力。
2. 深入开展课题研究,认真领会统编语文教材的编写意图,整合人教版教材的优势,引领、带动区域内教师用好统编教材。
3. 经营好工作坊(站),带领团队继续发挥示范辐射作用,为安康市乃至陕西省小学语文教学发展贡献力量。
4. 博览群书,勤思善写。每年至少阅读教育专著两本,至少在市级以上书刊网站上发表论文2篇。
5. 以省级名师、学科带头人为榜样,在实践中提升素养,在反思中加强提炼,力争早日成长为省级学科带头人。

从一名心怀梦想的独行者,到带领团队同心同行的引路人,于我而言不仅仅是收获了专业上的成长和理念上的提升,更有团队老师们渴求上进、至真至诚的拼搏精神和求真务实、立足本职工作的实干精神带给我的感动。逐梦路上,不忘初心。我愿与我的团队携手,做一群幸福的小语人,为安康教育贡献自己的力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