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气,盛夏炎炎,原本并不适合游览香山,只是为了帮小朋友不重复的打卡北京本地景点,就义无反顾的来了。
因为停车不方便,乘坐西郊线到达目的地。这条线路是地面运行的轨道电车,一路穿行在风景区周边,包括颐和园,植物园以及香山,不仅沿途的美景悦目,还不用担心道路拥堵。唯一需要注意的是每趟列车只有5节左右,座位有限。
常年在北京,上一次爬香山却已经是十多年以前了,很多地方都有了变化。没有走经典的路线,沿着一条小溪攀援而上,树荫浓厚,小风习习,完美的躲开了毒辣的太阳。首先引起我们兴趣的是香山寺,依山而建,大致有三重建筑,从天王殿到碑林,落差超过50米。这个寺庙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唐代,可惜近代损毁,2017年才修缮开放,所以这也是我首次进入寺院。古意不如卧佛寺,胜在险峻。沿着山路上行,很快就来到了红色教育基地双清别墅。带着小孩参观,再次仔细阅读其红色历史,感受老一代革命家的朴素和伟岸,肃然起敬。
太阳底下清爽事,有两样。一个是半山上的一个湖泊,有睡莲铺满水面,有小鱼水下嬉戏。用矿泉水瓶和树枝,芦苇叶自制了捞鱼瓶,捞了很久,捞了一个寂寞。另一个是步道旁开了顺山而下的窄而光滑的小水渠或者说小水沟,浅而急的水流清澈凉快,把塑料小鸭子放上去,几秒钟能跑20米,我们一个上面放,一个下面接,收获许多简单的欢乐。
登顶,那是秋天的事情了,太热了,行至半山而返,选了一家整洁的小店,意外吃到了正宗的冷面,运气不错。至于小朋友,买了几件小物件,心满意足。
秋天,我们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