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地之美---登封窑特征与鉴别方法

标签:
登封窑登封窑特点登封窑鉴定方法登封窑瓷器价格瓷器鉴定 |
http://s12/mw690/003SN1zUgy6Xed9YBkf8b&690
登封窑从胎到釉,从造型到纹饰都体现了完整和谐和统一的审美理念。其纹饰如珍珠铺地,在地、釉之间架起了一道桥梁,从底色到纹饰的过渡显得更加自然、柔和和协调,既表现出了适当的对比度,也缓解了底色和图案间的生硬。登封窑的人物画,尤其是珍珠地橄榄瓶上的人物画,大都表现了僧侣道士和文人墨客的追求山林野趣、质朴自然的生活情趣,体现了随意、洒脱和恬淡。不仅具有艺术鉴赏价值,还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使民间传承的登封窑作品具有了一定的审美品位。
登封窑特征及鉴别要点如下:
1、装饰技法特点
唐代:
唐代陶瓷装饰虽然各种技法都已经出现,但主题装饰仍以点彩为主。早唐时期三彩、黑釉蓝彩、黄釉褐彩,以及晚唐时期的白釉绿彩,都是以点彩为主,如登封窑的黑釉蓝彩罐、黄釉褐彩水注、白釉点绿彩执壶、碗等,都体现了这一时期的点斑技术特点。
宋代:
北宋早期细线划花,标志着划花装饰技艺的成熟,如登封前庄遗址细线划花的大海碗、盘等。
2、造型特点,登封窑的产品体现了宋代瓷器端庄、协调、流畅、简约的主体风格,并继承了唐代丰柔华美的特点。如橄榄瓶,浑厚饱满、曲线流畅、和谐自然,既体现出了北宋时期的审美追求,又可以看到唐代的雍容大气。这种造型和主题纹饰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如上下边饰的选择恰到好处,中间主题纹饰的选择非此莫属。
3釉色特点,登封窑乳白的釉色与纹饰表现出来的褐色相得益彰,更显沉静、恬淡、自然。其釉质的莹润、文雅、含蓄,是其他窑口难以企及的。尤其在釉色、釉质与纹饰的搭配方面,更显优雅脱俗,成为登封窑的特色。由于登封窑烧成温度偏高,所以釉面光泽亮丽,虽历经千年岁月的侵蚀仍“面不改色”,依然如新。
4、纹饰特点:装饰题材多样,布局疏朗。据不完全考证,装饰在各种器形上的题材共有:人物、动物、花卉、禽鱼4大类,30多种。植物花卉类:有荷花、菊花、牡丹、忍冬纹、卷草纹、长颈草、变形花草等;飞禽走兽类:有鹦鹉、鸳鸯、龙、凤、游鸭、老虎、兔子、山羊、海兽、梅花鹿、大象等;人物类:有太白醉酒、药王、婴戏、官人、道士、和尚等不同的人物造型十几种之多;几何图案类:有方格状、钱币纹等。登封窑的装饰题材丰富,可谓应有尽有,而且把历史名画、宫廷画家的作品也装饰在所烧制的器物上。如根据浙江湖州陶瓷研究学者、收藏家汪黎明先生掌握的资料,宋摹本东晋大画家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宫廷画家李公麟画的马,都在登封窑的方瓶和梅瓶上出现过,这些从技法到题材都是对陶瓷装饰的突破。纹饰布局灵活,构图丰满,疏密有致,高低错落,富有层次和变化,给人一种疏朗、清新的感觉。登封窑非常注重图案搭配和布局的谐调,不同的器型选择不同的纹饰,力求两者的协调统一。同一器型的不同纹饰,也注重布局的协调、合理。构图多以写实为主,结合造型特点,设计匀称灵活,毫无拘束,一枝通透,一气呵成,没有程式化的古板和拘泥,充分体现了宋人的随意、自在、豪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