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鸦皮田黄石怎么鉴定

标签:
田黄石鉴定田黄石价格乌鸦皮田黄乌鸦皮田黄价格乌鸦皮田黄市场行情 |
辨真伪的方法是在把握田坑石天然生成规律的基础上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田坑石辨真伪概念体系。鉴定步骤也有二:一是从识真入手,在一堆鉴品中,将真田石捡出,剩下的就是假田石。或一件鉴品,先确定是否真田石,如果不是,那就假田石。二是从辨伪入手,将伪田石捡出,剩下的即为真田石。或遇到一块“田石”,看是否有假,主要是看是否有伪作的痕迹,是否他石假冒。总之,以达到去伪存真的目的。在鉴定田石当中,有时明事非和辨真伪是掺在一起的。曾见过有一种真假掺半的田黄,1972年冬,有太原古董商小老高携一块大田黄石雕来售。高约15厘米,宽约18厘米,厚约8厘米,不定形,高浮雕山水人物《牧归》。从外表包装及雕工可判断为清中期作工,小老高言称是徐沟王氏家旧物,匣为木制,软缎装里,已破,露出绵絮,匣盖上有王端臣题“田黄巨山”四字签。枇杷黄色,初观之有做旧痕迹,从山顶部,山腰前后凸部、底部露亮处,身部,牛身部凡属亮处共有十余处看均为田石无疑,色泽各略有差别,其余处被人造石皮与人造包浆作雕刻掩盖观察不清。但掌中感觉总觉不对,似略轻又不知所以,后细察之,发现在一山坡亮部失掉一小块石皮,致细观察,乃以胶粘合而成,遂顺藤摸瓜,方知凡亮处均为拼接粘合而成,接缝全由雕刻掩映不易发现,后经细审,整体以黄高山石坯而制。此种鉴例,既是辨真伪概念,又是明是非概念。若是该鉴品已确定为田石,则根据色泽、质地及用途评其优劣。即田石鉴定的评优劣概念。评定田石优劣的概念体系则是在确定田坑石标准的基础上建立的。这个问题在谈田石的种类时已阐明,不再赘述。
据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AMMA)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12年10月20日,田黄石共上拍3593件次,成交2087件次,成交总额为10.83亿元。千万元以上的田黄石拍品共有12件;500万至1000万元价格区间的拍品共有20件;50万至100万元价格区间的拍品为197件;10万至50万元价格区间的拍品最多,共有680件。
虽然现在每年的春秋大拍上,各大拍卖公司早已将田黄看作文玩清赏部分必不可少的拍品,其实田黄进入拍卖的时间并不是很久。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田黄石开始在各大拍场亮相,但在当时大多因存在各种争议而成交率不高,不过一旦有优质的田黄石露面,往往备受藏家追捧。1998年朵云轩曾推出一件薄意雕山水物田黄石,以58万元成交;1999年北京翰海推出了清田黄石螭龙方印章,以104.5万元拍出;2003年7月7日香港佳士得春季拍卖会上,“清康熙御用田黄玉石印章一套十二方”以2262.44万元成交,这是田黄拍卖价格首次突破千万元大关;2004年香港佳士得拍卖会上,17世纪田黄石雕螭龙纹印章以126.5万港元成交。
伴随着一路上扬的走势和国内艺术市场的火热,田黄原石在2006年底价格达到了历史最高,精品价格达到每克4000元,普通品的价格平均也有每克1000元。2006年香港苏富比秋拍上,“明17世纪田黄石雕瑞狮纸镇”以4089.28万元成交,位居历年田黄石拍卖TOP 10首位。这件田黄纸镇刻有“玉旋”款,为明末清初首屈一指的雕刻大师杨玉璇的作品。同为杨玉璇作品的还有排在第六名的拍品“明末清初田黄冻达摩面壁像”,于2010年5月16日由中国嘉德以1568万元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