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温幼师2017学年第二学期校本培训特色与创新(2)

(2018-06-01 14:05:43)
标签:

教育

分类: 校本培训特色与创新
                               创新创业项目组专家来我校交流指导
 
http://s13/mw690/003SHrlRzy7kUYwEidKdc&690

http://s6/mw690/003SHrlRzy7kUYwO0LP85&690

http://s5/mw690/003SHrlRzy7kUYx3Ava94&690

http://s4/mw690/003SHrlRzy7kUYxbUKD63&690

http://s14/mw690/003SHrlRzy7kUYxpm2xbd&690

http://s4/mw690/003SHrlRzy7kUYxPPeH53&690

http://s6/mw690/003SHrlRzy7kUYyaoUl55&690

http://s3/mw690/003SHrlRzy7kUYyJfa2e2&690

http://s11/mw690/003SHrlRzy7kUYyXzo62a&690

http://s12/mw690/003SHrlRzy7kUYz8NKP8b&690

http://s4/mw690/003SHrlRzy7kUYzJSHVc3&690

创新创业项目组会议纪要(2

 

时间2018531

地点:温州市中等幼儿师范学校行政楼二楼会议室

人员

1. 温幼师:蒋高烈、刘国英、曾朝霞、周小璇、陈仕克、曾家光、   

李其安

2.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刘海明、卢丹丹

3.专家组:王坤庆(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刘燕楠(温州医科大学创业教育理论研究所所长,博士)

会议内容:

一、蒋高烈校长介绍学校情况

创新创客教育的初步设想:

1.前期准备:对学生思维能力的促进作用;师资保障(创客团队:美术-设计,手工)

2.活动内容:专家组在理论/操作层面的指导;开展具体的实践活动;外出学习参观;结合学前学生特点,做好学前教育的延伸;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开设等。

二、刘海明院长

三、教师交流

1、曾朝霞:

趣微化学实验,如何衔接化学趣味实验与创新创客教育;提升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2、周小璇:

     学生美术基础一般,创新能力一般。如何将学习美术学习与独创性相结合?如何引导?

3、李其安

理科基础相对较弱,概念实验等可否形象化、直观化和立体化?

4、曾家光

信息技术融合到学科教学之中

5、陈仕克

    硬件和师资投入是前提

四、专家意见

 

(一)王坤庆

1、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教育思想:引导学生在创新思维上进行提升,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注重观念引导。不能狭隘的理解为:开展活动或生产产品。

2、 教师以新的教学方式组织课堂教学(发散性思维、求异思维等思维品质

举例:深度教学(传授知识的前提下,深度开放课堂教学的内涵。语文教学---文以载道层面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以及辩论;《愚公移山》中引发的观点之争);引导老师运用这样的思维方式去培养学生

3、 引导老师走出学校,与其他院校多交流、多学习。

4、 各学科(科学学科)开展主题活动(有创意的),让学生广泛参与。

例如“挑战杯”

   

(二)刘燕楠

 

1、  从学校整体内涵提升上去做。非活动式的点状结构。

培养目标(培养人的师范教育与职业教育不同)

2、  从内涵建设上提升。

“五年一贯制”与“3+2”的不同:培养性质的不同

3、  人才培养上:

    多设置几个专业,分方向培养,实施“双选制”,模块化课程体系建设。

4、 课程改革:

   优化课程结构,即综合课程体系。如物理化学生物整合成一门学科(理科综合),增加一些实用课程。

    五大领域课程(模块化:模块1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基本理论;模块2领域的教学活动的设计与指导-实操能力的培养;模块3综合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

5、 创新创业:产教融合

基本理念:园校合一、学做结合;

培养学生的创业创新能力、教学能力(增强实践教学的比例)

基本内容:

实体建设实训室建设-教学实训创造科研为一体)

“玩教具创新”,不脱离学前教育这一特定领域。/建立附属幼儿园(实践幼儿园)

 

内涵性建设(师资建设):

“双导师制”(专业导师,职业导师)---学做合一; //教材建设(自做嫁衣,见习、实习典型案例汇编。浓缩和自主建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