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向阳之心 |
今年的第七本书,看了杨卫平老师的第一部作品:《笑着做老师》,让我感慨颇多,获益匪浅。
《笑着做教师:老杨的微言博语》是一本“本原、本真、本质、本色”的教育记录手册。快乐教师杨卫平相信“孩子是用来爱和原谅的,而不是拿来进行所谓‘教育’的”;相信“改变别人不如改变自己,身教永远重于言教”。无论工作多么辛劳、生活多么忙碌,展现在学生面前的依然是超有爱、超有趣、超有人格魅力的她。
同样是面对惯常琐碎而忙碌的教学工作,杨老师却能独辟蹊径,利用微博这一交流平台,与众人分享她多年探索而成的“本质、本色、本真”的教育理念。走进课堂,她的笑容自然绽放,如花儿一般绽放在每一个学生的心坎上,学生亲切地喊她“老杨妈妈”……
在物质生活如此丰富的当今社会中,信息化、快节奏的生活使得现代人越来越喜欢追求表面化的东西,而忽视精神层面的提升。杨老师却能力拔于流俗之上,埋下头来,不辍耕耘,终踏出一条有自我特色的育人之路,不能不令人感佩!
《笑着做老师》,记录了与学生之间的点滴事情,至真至纯。用一个个小故事,告诉我们了一些教育的理念。中间并无说教,但是却让人印象深刻。我现在还记得其中一些感人的故事。
“正月初四,早起查了教案本。昨天共写了12页,外加上写在书本上的,该有15页了。过年了,很多人图热闹,走亲访友;我没有什么亲人,清净惯了,就喜欢利用这个时段备课。好心人,请不要批评我太沉醉于工作,我爱她,不觉累,有趣味,满心欣悦,请为我和我的学生祝福。”这是记录的一则故事,同样假期刷新微博,依然看到杨老师在假期中依然坚持进行备课和写作,这份求知精神,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
“生命的意义在于活出她的乐趣。起床咯,穿上我的新衣,到我的课堂,我的讲台,我的教室内外,寻找各种乐趣咯!这个充满了乐趣的世界。”老师,不就是应该以饱满的精神状态,以饱满的激情,投入到工作中的吗?还记得杨老师暑假讲座时精心打扮,穿上那条蜡染的裙子。生活需要激情,生活要有诗意,要有品味。
“十三四岁的孩子是要面子的,那就引导他成为有责任心和使命感的君子,常激励,多微 笑。辛迪。克劳馥说:‘女人出门若忘了化妆,最好的补救办法便是亮出你的微笑。’笑着做教师,孩子喜欢,我骄傲!”这告诉我们,我们应该尊重孩子,把他们当做一个独立的个体来看待。
平凡的岗位上,杨老师就是这样在繁忙劳碌中感受着快乐,享受着教育的美好。静心思之,我觉得她的超级快乐大抵缘于她拥有一颗热爱讲台、热爱学生的水晶心。
诚如爱因斯坦所说:“对于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这句朴素的话道出了热爱对于一个人谋事的重要作用:热爱是做好任何工作的基石。它能激发人的潜能,调动人的积极性,使之对事业的完美充满渴求。即使遭受到困难挫折,也能“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不计艰难,不计功利,始终如一地朝着认准的目标努力。这就是信仰的力量!
虽然从事着同样的教育工作,但我辈身上缺少的正是“快乐老杨”的那份对工作、对学生的执著的厚爱!有此执著的厚爱,方能笑得那么自信,笑得那么甜美啊。
从今天开始,努力工作,做更好的自己,享受讲台,收获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