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2014-05-19 21:53:02)
标签:

教育

《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五里镇东升小学课题组 执笔人:陈永海

主要内容提示:

1、课题预期研究计划的执行情况;2、成果研究内容及方法的创新程度、突出特色和主要建树;3、成果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以及社会影响;4、成果存在的不足或欠缺,尚需深入研究的问题等。

课题的提出

童话,是一类具有特殊审美价值的虚幻故事,它以拟人、夸张、象征为其主要表现手法,以幻想为其艺术形态,主要读者是儿童。童话在《现代汉语词典》上的解释是:儿童文学的一种体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编写成口头相传的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形式相近的故事。童话深受儿童喜爱,是小学语文课程的一个重要教学内容。童话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促进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提高。上好童话课对学生有很大的意义和帮助,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童话教学有利于学生思想道德的培养,有利于良好性格品质的形成。童话教学能够让学生自主地读、讲、写、画、演,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获取知识,锻炼能力,陶冶情操。这样自主、探究式的学习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挥,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然而在我们现实的课堂教学中,有些老师用“生活”诠释“童话”, 用“讲解”代替“朗读”, 用“形象”掩盖“情理”,用“定势”阻碍“创造”,破坏了儿童对童话的审美情趣, 不能真切地品味童话语言之美,影响了童话形象对情理的渗透,阻碍了儿童对作品形象的再创造。目前,随着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童话以其独特的价值大量出现在小学语文教材中,但对童话教学法的研究还停留在部分或个案层面上。研究童话教学艺术,无论是对于指导师范院校的童话教学,还是指导中小学的语文教学,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我校申报了《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策略研究》这一课题,探讨新的小学语文童话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课题的研究内容

1、创设童话般的教学情景。在教学中能创设一种轻松和谐的教学气氛,有利于学生兴趣的激发,感情的投入。童话般的教学情景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学生喜欢,这样的情景使学生产生愉悦的学习兴趣。

2、开发和利用童话这一教学资源。古今中外,有许多著名的童话故事,这些故事有超常的想象、夸张的情节、丰富的情感、优美的语言,充满了情趣,童话虽然情节虚幻,却永远保持着真、善、美。少年儿童喜欢读,乐意讲,有兴趣写,有劲头演,孩子对童话的渴望正如他们对游戏的渴望。这是适合对少年儿童进行教学的有用资源。根据各个年龄段的知识程度和能力情况,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好这一教学资源,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有效开展童话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中采用童话式的教学,或渗透童话教学,开展与童话教学相关的活动。组织、指导、激励学生多读、多讲、多写、多画、多演,在自主式的学习、实践活动中,得到全面的发展。

课题研究的目标

1、探索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评价方式,形成相对完整的童话课程教学体系。

2、激发学生对童话的浓厚兴趣,培养学生想象力,使不同年级学生创造性思维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

3、编写童话教学课程纲要,锻炼和提高教师课程开发的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课题研究的方法

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文献研究法、个案研究法等方法。

通过以上多种研究方法结合,采用问卷和访谈的方式,了解学生对新的童话教学模式的需求;用调查法盘点学校童话课程资源,调查实验班学生的基本情况;用文献资料法学习相关理论:课程开发知识、语文课程标准等,制定童话教学的课程目标;采用行动研究法探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及评价方法;用观察法、个案研究法检测研究结果,为童话教学新模式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提供验证的依据。

课题研究的过程

(一)预研究阶段(起始2013年8--9月)

申报了《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的研究》课题,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进行了初步探索。

(二)准备阶段:(起始2013年10--11月)

1、成立课题组,收集相关文献资料组织学习。

2、进行实验前测,设计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对童话教学的认识和态度,收集统计数据。用调查法盘点学校童话课程资源,调查研究班学生的基本情况。

3、学习研究后,初步确定了童话教学课程目标。

(三)实施阶段(起始2013年12月—2014年3月)

课题组研究成员集中学习讨论,制定可行的研究计划,并按计划开始实施。重点调整童话教学的课程目标,斟选教学内容。

集中学习讨论,总结前段的研究情况,继续按计划实施课题,重点研制童话教学的课程纲要;

探究童话教学的方式方法,培养学生想象和幻想的思维品质。

接受中期督查。完成阶段性总结。重点:研究实施的可行性评价。

(四)总结阶段(起始2014年4月)

1、进一步调整童话教学的课程纲要。

2、进行研究后测,收集有关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3、收集、整理资料,撰写研究报告,申报研究成果。接受课题专家组的终期评估鉴定。

课题研究成果

1、制定了童话教学的课程目标。

2、形成了童话教学的内容框架。

(1)选材原则:从学生实际出发,既要贴近生活又高于生活;思想内容健康,能激发人积极向上的情怀;教材中挖掘素材与课外选择相结合;体现趣味性。

(2)编排的原则:以时间为序;以内容为序;以鉴赏和创作的不同要求为序。

3、探索了童话教学的实施策略

研究中我们通过抓教材中的童话阅读经验,激活学生记忆,大胆展开想象,指导小学生编写出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

4、构建了童话教学的评价体系。

课题组经过认真研究,坚定了一个信念,童话故事几乎是所有孩子的最爱,是他们总能从童话中找到快乐。在阅读教学中,总会适时将童话故事与教学内容相结合,运用童话的魅力,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学中首先了解故事的时代背景,民风民俗等相关资料,把抽象的文本内容变成简洁化,准确恰当地将童话故事介绍给学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积极快乐的参与各种教学互动。运用灵活都变的教学形式。如童话游戏、表演剧、歌舞剧等多种教学活动载体,发挥学生的想象空间,丰富童话故事内涵,锻炼学生的审美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充分体验自我展示的喜悦,领悟到通话学习的乐趣。

成果获得如下:

学生方面成果:

    1:通过阅读童话故事学生基本上养成了爱读、乐读童话故事的良好习惯和自主阅读的能力。

    2:通过课题组对童话教学策略的研究,学生对童话学习产生浓厚兴趣,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性、合作性探究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学生爱学习,自己会寻找学习内容,独立观察思考。实现了个性化的自主发展,学生由消极学习转变为主动探索者,这对孩子一生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在课外阅读方面,学生阅读很多的书籍,如《三字经》、《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等多种经典图书,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在教学实践中,如《小猴子下山》一文中,陈永海老师是这样设计的,课前准备好实物(玉米、桃子、西瓜、小白兔)等模具,然后让学生分别带上小猴子和小白兔的模具,扮演角色,小猴子根据课文中的五副画的情景,表演扛玉米、扔玉米、摘桃子、扔桃子、摘西瓜、扔西瓜追小白兔,最后什么也没追到,垂头丧气地回了家。通过表演,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兴趣,更是对文本得以深入体验。  

教师方面取得的成果:

1、通过课题组研究,我们对童话故事中的人物有了新的认识,为此,课题组所有成员将《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策略研究》整个活动过程、研究结果(包括实施方案、调查问卷分析、课堂实录、活动记录、教学设计、反思、学生作品展示、论文)等相关资料已上传博客网站。

 2、通过童话课堂教学,教师整体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有了较高的提升,课堂更加活跃,教学形式更加多样。真正的体现了学生在快乐中学习,从而提高了课堂效果。

    3在教学中,教师通过教学实践总结出很多有价值经验:如何平老师这样总结到:抓住童话的特点让学生带着丰富的想象力走进美丽的童话世界,教师适时点拨,增进学生文本的对话;陈永海老师在通话教学中总结出:一是让学生在想象走进童话意境;二是大胆创新,激发质疑;三是运用多元化形式教学;叶先锋老师这样写到:捕捉课文的“乐”外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展示学生阅读成果,让学生品尝成功的愉悦;何婷老师在教学中得出:一是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在读中感悟;二是充分利用插图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丰富象力。课题组成员经过认真研究、探索总结一定的经验,为今后教学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思考与展望  

思考:一是童话教学除了教师的语言创设语境个性化展示外,还有哪些有效形式。二是在农村学校如何开展形式多样童话教学活动。三是让语言实践活动和童话世界融为一体,让学生在童话中体会审美观念。

展望:一是将童话阅读教学的影响深入到各个家庭,指导亲子共同阅读,由此将学校、家庭、课堂融为一体,创造温馨和谐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二是利用图书资源,充分让学生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丰富知识视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