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中低年级童话教学
(2014-05-15 09:11:32)
标签:
教育 |
浅谈小学语文中低年级童话教学
点滴之我见
【内容摘要】:童话是儿童非常喜欢的一种样式,是一种具有浓厚趣味性的虚构故事,我们现行的小学语文课本中,不管低、中年级还是高年级,都有一定数量的童话,怎样更有效地进行童话教学呢?充分利用插图,把握童话人物形象 ; 鼓励个性朗读,尊重独特感受; 领会学法,积累运用; 引导发挥想象,续编精彩故事。
关键词:童话教学
童话是儿童非常喜欢的一种体裁,是一种具有浓厚趣味性的虚构故事,它是按照儿童的年龄特点和需要,通过丰富的幻想、想象、夸张、拟人和想象等手法来塑造鲜明的事物形象,以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和浅显易懂的语言文字反映社会生活,扬善抑恶,起到教育人的目的。我们现行的小学语文课本中,不管低、中年级还是高年级,都有一定数量的童话,那么怎样更有效地进行童话教学呢?
一、充分利用插图,把握童话人物形象
。
《课程标准》指出“阅读要注重情感体验,形成良好的语感。”朗读是心智活动,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故我们不能忽视学生读书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成人对同一部文学作品便常常褒贬不一,那么我们就不能要求学生对同一篇文章有统一的认识,课标要求教师应放手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我们教师应尊重并重视学生富有个性的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思维方式,要有童真童趣。
在教学《陶罐和铁罐》一课中,紧紧抓住文本,教师在指导朗读时,我先放手让学生自由朗读,并初步把握陶罐和铁罐之间对话态度和语气;再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交流陶罐和铁罐之间对话态度和语气;最后在讨论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分角色朗读,师对其进行指导点拨。同时进行展评,选择一组分角色朗读比较优秀的学生,延伸到表演陶罐和铁罐之间的对话,并指导学生添加合适的表情和合适的动作进行表演陶罐和铁罐之间的对话。这样就使学生充分加深理解和体验童话文本内容,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童话朗读审美之乐趣。
再者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让学生主动、富有个性地学习。这就是说,教师在课堂教学要为学生搭建此类朗读平台,在和谐、自主的课堂氛围中,培养学生对身边事物的独特感受,让他们用稚嫩纯真的童心自由地去亲近童话世界。
三、领会学法,积累运用。
四、引导学生发挥想象,续编精彩故事。
总之,孩子们在童年时代,稚嫩心灵之中都有一个精彩的童话世界,在童话教学中,我们课堂教学设计重点要运用直观教学手段来烘托情境,以帮助学生拓展想象,加深理解和记忆。同时注意指导学生学习积累童话中形象的修辞以及优美的语句和词语,并能达到学以致用,从而来提高阅读和写作的能力。我坚信我们教师只要用心设计童话教学每个环节,一定会让孩子们的心灵之童话世界更辽阔、更美好。
参考文献:
1、王全根、赵静 《儿童文学与中小学语文教学》[M] 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 2006
2、方卫平、王昆建《儿童文学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3、王荣生. 《语文科课程论基础》[M ].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 Z].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