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和平永驻人间
和平永驻人间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63
  • 关注人气: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浅谈小学语文中低年级童话教学

(2014-05-15 09:11:32)
标签:

教育

浅谈小学语文中低年级童话教学

点滴之我见

               作者:李运波

【内容摘要】:童话是儿童非常喜欢的一种样式,是一种具有浓厚趣味性的虚构故事,我们现行的小学语文课本中,不管低、中年级还是高年级,都有一定数量的童话,怎样更有效地进行童话教学呢?充分利用插图,把握童话人物形象 ; 鼓励个性朗读,尊重独特感受; 领会学法,积累运用; 引导发挥想象,续编精彩故事。

关键词:童话教学  教育  审美   领会

童话是儿童非常喜欢的一种体裁,是一种具有浓厚趣味性的虚构故事,它是按照儿童的年龄特点和需要,通过丰富的幻想、想象、夸张、拟人和想象等手法来塑造鲜明的事物形象,以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和浅显易懂的语言文字反映社会生活,扬善抑恶,起到教育人的目的。我们现行的小学语文课本中,不管低、中年级还是高年级,都有一定数量的童话,那么怎样更有效地进行童话教学呢?

一、充分利用插图,把握童话人物形象      

    小学阶段的教材中的童话大多配有插图,这些插图反映了故事的精髓,以具体生动的形象,把一副精彩的画面展现在学生面前,唤起了孩子们的审美情感。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利用插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图文结合,激发想象,从而更准确的理解故事语言,把握童话中的人物形象。如:在教《陶罐和铁罐》这篇童话时,教师引导学生看图描述一下铁罐的神态,看完了图好像点燃了学生的语言之火,学生站起来有话可说啦,声情并貌表现的热火朝天,有的还加上了自己的动作和神情进行模仿表现出来,如:“挑着眉毛、斜着眼、噘着嘴,真是瞧不起陶罐啊。”,这时教师相机点拨“这幅图正是体现文中的一个词——轻蔑”通过看图引起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看图是为了学文,教师在教学童话时务必要正确的使用图画,充分发挥图画对学文的作用。

   二、鼓励个性朗读,尊重独特感受。

  《课程标准》指出“阅读要注重情感体验,形成良好的语感。”朗读是心智活动,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故我们不能忽视学生读书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成人对同一部文学作品便常常褒贬不一,那么我们就不能要求学生对同一篇文章有统一的认识,课标要求教师应放手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我们教师应尊重并重视学生富有个性的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思维方式,要有童真童趣。

在教学《陶罐和铁罐》一课中,紧紧抓住文本,教师在指导朗读时,我先放手让学生自由朗读,并初步把握陶罐和铁罐之间对话态度和语气;再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交流陶罐和铁罐之间对话态度和语气;最后在讨论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分角色朗读,师对其进行指导点拨。同时进行展评,选择一组分角色朗读比较优秀的学生,延伸到表演陶罐和铁罐之间的对话,并指导学生添加合适的表情和合适的动作进行表演陶罐和铁罐之间的对话。这样就使学生充分加深理解和体验童话文本内容,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童话朗读审美之乐趣。  

再者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让学生主动、富有个性地学习。这就是说,教师在课堂教学要为学生搭建此类朗读平台,在和谐、自主的课堂氛围中,培养学生对身边事物的独特感受,让他们用稚嫩纯真的童心自由地去亲近童话世界。

三、领会学法,积累运用。         

    童话是供给孩子们观看欣赏的,故在语言文字上采用了一些特殊手法。在教学童话时,要抓住特征,精讲其中的一部分,引导学生领会学法。其另一部分让学生结合学法进行自主探究学习,这样既积累了学法又利于今后的课内与课外对童话阅读学习,其积累的目的在于灵活的运用。如:指导分角色朗读这一环节,我出示了这样一个题目“铁罐(  )说:‘等着瞧吧!总有一天,我会把你碰成碎片!’”,教师请同学们想象当时会怎样说呢?在(   )里填上表示神态和动作的词语。这时我观察几位学生,他们运用领会到的学法进行读和悟,再看看图画,反应极快,“轻蔑、傲慢的说、大发雷霆、火冒三丈……”词语脱口而出。之所以设计这一环节,是因为本课的重点是要引导学生抓住陶罐和铁罐的对话,以及陶罐和铁罐说话时表现的各种神态、语气,体会他们的形形色色内心活动。其目的是想通过添加表示神态和动作的语句来表现此时铁罐的态度变化,更好的理解对话中人物的情感变化,并运用了平时学生对于人物神情词语的积累,但课堂生成时,学生仍就用傲慢、轻蔑,此时教师及时点拨:比较看看,用哪个词语比较准确?让学生体会到由恼怒到大发雷霆的变化过程,一语中的。所以说语言教学之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这样既引导学生内化了语言,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因此更是受益不浅。

四、引导学生发挥想象,续编精彩故事。

    童话的美虽然不能与古诗相提并论,然而它的意境和语言都一样富有诗情画意。一篇优美的童话,它鲜明的色彩,具体的形象,充分显示了语言文字的感召力。因此,童话教学要重视激发学生的情趣,勾起学生的发散思维、拓展想象。孩子们好奇心强,他们特别乐于想象,种种遐思奇想充满了整个童年。在童话里,有许多奇异的情节,有一种自由的、积极向上的力量来帮助他们实现美好生活,因此儿童从童话里能寻找到成年人体验不到的欢乐。他们喜欢读童话,听了都能记住。童话在培养儿童的想象力方面,具有意料不到的优势。例如:在《陶罐和铁罐》的结尾处,暑往寒来,岁月流逝,事故变迁,人世间万物都在偷偷的发生变化,假如有一天陶罐和铁罐久别重逢,你们知道还会有什么故事发生吗?面对这样的问题教师不要过于啰嗦,只需点明话题即可,几分钟后超越寻常的作品一一诞生,学生们的想象似乎都合情合理。如:有学生这样写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发明了不易破碎的陶瓷制品,和不会腐蚀的铁罐,他们再也不会因为各自的弱点而瞧不起对方,可是陶罐秉性难移,在一次拍卖会上……”。总之,童话有助于儿童追求美好愿望和探索大自然秘密的作用。教学童话一定要抓住童话里那些新颖的幻想,给孩子们插上想象之翅膀,随着童话中的角色自由翱翔。让孩子们在辽阔的梦幻世界里,激发创造美好的愿望和强烈的求知欲望。

总之,孩子们在童年时代,稚嫩心灵之中都有一个精彩的童话世界,在童话教学中,我们课堂教学设计重点要运用直观教学手段来烘托情境,以帮助学生拓展想象,加深理解和记忆。同时注意指导学生学习积累童话中形象的修辞以及优美的语句和词语,并能达到学以致用,从而来提高阅读和写作的能力。我坚信我们教师只要用心设计童话教学每个环节,一定会让孩子们的心灵之童话世界更辽阔、更美好。

参考文献:

1、王全根、赵静 《儿童文学与中小学语文教学》[M] 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 2006

2、方卫平、王昆建《儿童文学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3、王荣生. 《语文科课程论基础》[M ].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 Z].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