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加跳绳校本案例

一、校本课程背景
黄家屯中心小学位于丰润区的西北部的农村,学校环境优美,教学设施齐全,教师的业务素质较高。学校现有18个教学班,有学生780名,37名教师。学校很多教师在课余常常把跳绳作为锻炼休整的方式,许多青年教师常年坚持跳绳。跳绳一直是我校的传统特色项目,在学校教师探究实施过程中已初步形成了我校的校本特色,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跳绳与古诗相结合方面的研究,经校委会研究讨论、全体教师通过,决定在我校开展古诗加跳绳校本课程。
二、校本课程主题:诗韵悠悠,绳舞飞扬。
三、校本主题创建理念:
通过实践活动和理论研究,发现古诗加跳绳对儿童身心健康和智力发展有以下诸多好处:
1、能提高儿童记忆能力,由于儿童在跳绳过程中不断地诵读古诗,使其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有助于其将抽象记忆转化为形象记忆。
2、能培养儿童的平衡感和节奏感,跳绳时的动作可谓左右开弓,上下齐动,有助于儿童左脑和右脑平衡、协调地发展,还可以培养儿童的节奏感。
3、能帮助儿童确立方位感和培养其整体意识,儿童在跳绳过程中,有出多人跳,这有利于儿童形成准确的方位感。
4、儿童在跳绳活动中,能够自觉地形成组织纪律性,可以培养其团结协作精神和集体主义观念。
5、儿童跳绳时边跳边背古诗,可以提高大脑的思维灵敏度和判断力,有助于儿童体力、智力和应变能力的协调发展。
四、创建目标:
推广古诗加跳绳运动,初步形成学校体育文化特色;开设古诗加跳绳校本课程,形成课程体系,并得到有效实施;加强学生专业小队的建设,开展好丰富多彩的特色跳绳活动。加强与兄弟学校、文体单位、民间艺人的联系,广泛吸收外部优质资源,形成强大教育合力,全面提升训练质量,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花样跳绳与学生诵读古诗相结合,增强跳绳的韵律感,扩展其文化内涵。我们提出的口号是:跳出智慧、跳出健康、跳出文化。
五、教学实施过程
1、教师授课时间主要集中在课上,教师每节课用四分之一的时间进行跳绳的新授与练习,重点在于学生学习跳绳技能,协调身体,主要的训练在于提高学生兴趣,而跳绳的练习由学生课下进行。同时让他们观看跳绳的录象,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2、学生自己在课间进行各种跳绳的训练,已经自己能进行各种技法的跳绳。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是无限的,有时不得不让老师由衷的佩服,你追我赶,争相竞技,那场面真叫一热闹,真是一派诗韵悠悠,绳舞飞扬!
3、为了保持与提高学生的兴趣,学校组织了大量的活动。、结合阳光体育(跳绳)、体育课、兴趣小组活动等开展跳绳活动,学校师生共同参与,人人学跳绳,人人爱跳绳。以课堂教学为起点,结合每天的阳光体育坚持每天一练,把跳绳活动的开展工作带入体育课,分年级、分阶段进行教学,确定每一位学生应达到的水平,确保体育活动可持续开展。
4、开展每月小型花样跳绳与古诗诵读竞赛活动,力争天天有活动,月月有比赛,评选跳绳优秀班级和舞绳小能手,对跳绳不能掌握的要进行鼓励、辅导工作,先老师对他们进行指导,再请优秀学生演示,教师先进行讲解,然后由优秀学生进行示范,手把手教会。促进跳绳活动稳步有序的开展下去。
5、在每天课间操之后的大课
间活动的时间,要求全体学生带跳绳去操场活动。学校还经常利用大课间的时间组织班级对抗赛,花样表演赛等活动,每学期的运动会举行的全校跳绳比赛是对每个班级跳绳校本课程开设情况的汇报。据上学期积累的数据表明,中高年级学生平均一分钟跳绳次数不断增加,师生自主开发跳绳技巧十余种,包括单人跳、双人跳、合作跳,踏步跳、车轮跳、侧打挽花、绕“8”字跳、两人一绳、集体跳等不同形式。全校全年级学生在班主任老师的带领下自由的跳来跳去,加上朗朗的古诗诵读,动静结合的场面尤为壮观。
六、校本总结
学校领导及全体教师对校本课程的实施投入了非常大的热情和精力。开设此校本课程主要是学校有着良好的跳绳基础,教师、学生喜欢跳绳,每年级每班都有相对的古诗背诵。学校的所有班级开设了古诗加跳绳这门校本课程,现在中高级的学生经过几年的学习训练,已经掌握了基本的跳绳技法及多首古诗的背诵,能够比较熟练把跳绳和古诗进行融汇并进行各种跳绳技法。跳绳培养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掌握跳绳运动的技能技巧,养成团结合作,并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思想。
七、教学评析
古诗加跳绳在培养学生的个性特征等方面都有积极作用。既能逐渐掌握多首古诗的背诵,又能调动学生的运动积极性,进行体力与脑力的有机结合,促进智力与体能的双效开发,通过校本课程的实施让学生们在中国传统经典文化的熏陶下更加喜爱古诗,爱学古诗,爱背古诗,使古诗的韵律深入人心,结合跳绳的运动更加激励学生的运动细胞,学习劲头更加浓烈,完美的动静结合让学生既能进行文化底蕴的沉淀又能从小养成锻炼的好习惯,在游戏中学习,在学习中游戏, 让学生的校园生活更加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