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看过的电影电视】典籍里的中国·第二季《诗经》学习笔记15-1

(2023-02-26 20:33:42)
标签:

1942、情感、建园立碑

佛学

健康

情感

文化

【我看过的电影电视】

典籍里的中国·第二季

《诗经》

学习笔记 15-1

2023-2-26

【开场白】

诗者,志之所之也。

早在上古时期我们的先民就会用诗表达情感,自周公制礼乐起,经过采诗献诗和数次收集整理,《诗》被记录和传承了下来,后来成为了《诗经》。

《诗经》作为中华文明的礼乐之花,记录先民对社会生活的歌唱,书写了中华文化的灿烂篇章。

 

【《诗》经,曰】

 

亹亹申伯,

王缵之事,

于邑于谢,

南国是式。

——《大雅·崧高》

译:

亹亹,汉语词语,读音为wi wi,释义谓诗文或谈论动人,有吸引力,使人不知疲倦。

巍峨四岳是大山,高高耸峙入云天。神明灵气降四岳,甫侯申伯生人间。申伯甫侯大贤人,辅佐王室国桢干。藩国以他为屏蔽,天下以他为墙垣。 申伯勤勉能力强,王委重任理南疆。分封于谢建新邑,南方藩国有榜样。周王下令给召伯,申伯新居来丈量。申伯升为南国长,子孙继承福祚享。

 

陟彼阿丘,

言采其蝱,

女子善怀,

亦各有行。

——《鄘风·载驰》

译:

我在田野缓缓行,

垄上麦子密密遍。

欲赴大国去陈诉,

谁能依靠谁来援?

 

蒹葭苍苍,

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

——《秦风·蒹葭》

译:

  漫天遍野的芦苇,挂满了白露的寒霜,我心上的人儿,却在大河的那边遥不可及。其实“在水一方”并不一定指具体的方位与地点,它只是隔绝不通的一种象征,目的在于能够写出主人公心之所存与目之所望的一致。因此这两句不妨看作望穿秋水,仍不见伊人踪影的抒情主人公心灵的叹息。

 

投我以木桃,

报之以琼瑶,

匪报也,

永以为好也。

——《卫风·木瓜》

译:

你赠送我的是桃子,

我回报你的是却是美玉,

这不是为了答谢你,

这是永久的相好啊!

 

桃之夭夭,

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

宜其室家。

——《周南·桃夭》

 

青青子衿,

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

子宁不嗣音。

——《郑风·子衿》

译文:

青青的是你的衣领,悠悠的是我的思念。纵然我不曾去会你,难道你不把音信传?青青的是你的佩带,悠悠的是我的情怀。纵然我不曾去找你,难道你不能主动来?来来往往张眼望啊,在这高高的城楼上。一天不见你的面啊,好像有三月那样长!

 

有匪君子,

如切如磋,

如琢如磨。

——《魏风·硕鼠》

译:

有文采君子的自我修养就像加工骨器,切了还要磋;就象加工玉器,琢了还得磨

 

硕鼠硕鼠,

无食我黍,

三岁贯女,

莫我肯顾。

——《魏风·硕鼠》

译:

大田鼠呀大田鼠,

不许吃我种的黍!

多年辛勤伺候你,

你却对我不照顾。

 

死生契阔,

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

与子偕老。

译:

生死离别啊聚散悲欢,

我们曾经许下山盟海誓:

“今生拉着您的手永结美好,

与您永不分离白头到老!”

 

岂曰无衣,

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

修我戈矛。

——《秦风·戈矛》

译:

谁说没有战衣?

与君同穿战袍。

君王征师作战,

修整我们的戈与矛

 

 

个人朗诵:采诗天下,观民风,知得失:

众人合诵:淳风化俗,安定家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