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王老汉开讲了】亘古五龙山密钥是关键6

(2022-05-27 12:01:37)
标签:

1942、情感、建园立碑

佛学

健康

情感

文化

【王老汉开讲了】

亘古五龙山 密钥是关键6

2022-5-26

生活在继续,奇迹在发生,

亘古五龙山,匿迹八百年,

芝麻开门诀,秘钥是关键。

 

 

 

【人生密钥是倾听】

    周杰锋个人书画收藏展一结束,他就兴匆匆地跑到我的住处说:“走!咱们去见一个人!”

就这样我和范文典老先生见面了,好像是遇到了故知,范老先生

打开了话匣子,一口气讲了几个小时。

这是我生活于斯成长于斯的河南许昌包括许昌所辖的禹州,竟然与我们中华民族的老祖宗有着这么深刻的联系,让我吃惊,让我震撼,让我激动,让我久久不能释怀!

范老先生是一个十分健谈的人,他的所有思路、所有成就都与他坚韧不拔地考察、探索、学习,并且反反复复地讲述逐渐完善形成是分不开的。不欣赏他的人见到他都会避而远之,因此古稀之年的范老先生更多的是孤寂。

但是我的人生走到这里,反而让我仿佛看到了一派金光灿烂的未来前景。在2015年到2019年的这段时间里,我成了范老先生最虔诚的听众,有时是我一人,有时是我领着我的朋友们,去范老先生家里聆听、倾听。

五龙山的来龙去脉,五龙区域上古文化的来龙去脉,五龙山区域黄帝文化的来龙去脉在我心目中渐渐地明确了起来,清晰了起来。

能遇到一个我这样的倾听者,也让范老先生喜出望外,求之不得,特别高兴,特别欢迎。

 

【仍有宏愿未完成】

说范老先生满腹经纶,毫不夸张。2015年以后我设想办一个“范文典讲故事”系列,让他老人家每天讲演30到40钟,全部分类录制下来或由各地电视台选用,或赠送各地博物馆进行馆藏。

此创意范老先生也很支持,他决定把他家后院的两间平房腾出来,布置一下,能坐下20个人,每个星期或一三五,或二四六开讲,全免费,凡是爱好者都可以来听。遗憾的是我没时间坚持(已定居西安),没有我的坚持,似乎就进行不下去了。

 

【在我后腰点三下】

    2015年我回许昌又去探望范老先生,因为我们去了五六个人,或许有什么话不方便说,临走范老先生送我们到院子里,我俩走在最后,他突然轻轻地在我后腰点了三下,并且深情地,信任地给我传递了一个眼神儿……

 

【德高望重范文典 隔不过去的门槛】

  范文典老先生一生中有很多称呼:小范儿、老范、范书记(神垕镇书记)、范县长(禹县县长)、范局长(许昌市二轻局、旅游局局长)等,一般根据对他老人家的称呼就能判断出来人是哪一代的,哪一辈的,哪一时间段的。我是随着周杰锋他们喊范老先生为“范局长”的。

  且说范老先生德高望重,它的根基在禹州,他的发展和晚年生活在在许昌。一般情况下许昌、禹州的在任父母官,在任期时间内必来探望范老先生,这是隔不过去的门槛,也是人们对他老人家的极度尊重的现象。

  2019年4月份我回许昌参加我们知青45周年聚会,借此机会再去探望他老人家,这一次范老先生拿出来了很多份我所写的《勤奋人生人性光辉读懂范文典》一文,送给我了10来份。原来是市委书记欲前来探望他,在网上搜索到了这篇博文,书记觉得写得不错,于是就批示“转发至市直各机关学习及阅读”,同时又复印了200份给范老先生备用。

 

附:

勤奋人生人性光辉读懂范文典

2016-4-27

    2005年的一天,我在朋友的引荐下拜访了范文典老先生。那年他老人家75岁。但见他满面红光,精神矍铄,侃侃而谈,思路敏捷,思路清晰,声音洪亮,表述透彻。

    他的手掌一伸,很形象,很生动地讲起了禹州五龙山古文化、古遗迹、古遗址、古传说,4个小时,一气呵成,没有你插话的余地。从此我也对五龙山感兴趣了,我经常领着朋友们去他那里听五龙山的故事。渐渐地我对五龙山有了比较清晰的了解。

我们这样的接触保持了五年,2009年底我回陕西定居了。

2013年,我回许昌,又去拜访了范老先生,范老仍然神采奕奕地为我讲了一遍五龙山的故事。

   三年后, 2016年,我回许昌,再去拜访范老先生,看上去他比十年前还年轻,还精神!这次,他仍然伸出手掌,却突然五指分开,于是,从五龙山的形成,到大地震五龙山分了成五个山峰四个风口,仍然一气呵成,毫不含糊!

  临走,他老送给我了一本《中国艺术家》杂志,里边的一篇《范文典——均不可言最可人》的文章吸引了我,也让我更加深了对他老人家的认识。

他一生都在勤奋地探索、探讨、研究、努力工作。为了五龙山的考察研究,他已经100多次上五龙山,今年86岁,仍然上了五龙山。他退休以后用了8年的时间,走了16个省、100多个市县、16个省市的博物馆、图书馆,走访了数十位专家教授,写出了40多万字的文字资料。

范老先生的一生勤奋、传奇,处处彰显人性的光辉,他做的三件事:

1、中国钧瓷的恢复、继承、发展;

2、五龙山古文化、古遗迹、古遗址、古传说的考察、论证、研究、收集,传承;

3、中国先祖黄帝的传说故事收集了220个。

所有这一切,离不开他本人不懈的努力,不懈的追求,不懈的探索,所有这一切的成就来自两个字——勤奋。

换换别人,或许机遇擦肩而过;或许别人在喋喋不休的“君子动嘴不动手”的唠叨中变成空谈。

然而在范老的身上始终闪耀着人性的光辉,一步一步地去做,一步一步地去走,这种精神,这种韧性,这种坚持,唯他一人,因此造就了他的人生传奇!

读懂范老先生,请看下边的相关链接:

范文典先生简介:

中国钧瓷文化艺术研究会会长

中国尖端技术与产业管理研究会常务理事

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中原分会会长

中国书圣吴道子国画院名誉院长

世界文化名人辞海编辑部顾问编委

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委

河南省收藏家协会常务理事

许昌古玩行业商会名誉会长

中国钧瓷禹州研究所名誉所长高级顾问

范文典是恢复钧瓷第一人,受过周总理接见。我国外交钧瓷礼品的选送把关均出于他手。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他把中国的钧瓷国宝发展到了一个巅峰时期(创建了六个分厂,解决了钧不盈尺的技术难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