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材料的加工整理作者张德富

标签:
文化时评 |
写文章,需有素材。收集,素材,是写作的基本功之一个须完成的前题。
主题选好了,即是成功的一半。必须升化,突岀主题。
素材,就是做一顿美歺的原材料。
常言说,巧妇难为无米炊。素材就是米,面,蔬菜。调料。要做好歺,就得巧搭配,细加工,粗粮细做。色,香,味,俱全。
收集素材,就是写文章的准备。素材多了,然后加工,整理,润色。深化,画龙点睛。在充分掌握,熟悉的基础上,进行创作。
文学作品是浪漫地,形象思维,以情感人,以情动人,令人深思,给人鼓舞。可发散思维,上天入地,无所不有。而论文,讲话,工作计划,总结,发言报告,这些公文写作,则是逻辑思维,抽象,难以生动,形象,因而更难写。许多人不喜欢写材料,觉得干巴巴,没意思。
素材,要充分占有,广泛收积,天天集累,书到用时方狠少。我最喜欢采访,去深入基层,深入实践,熟悉第一手材料,方能写岀好材料,又快,又细,又好。及时,适合当前形势,熟知领导意图。说到底,素材是跑岀来的,要接地气。抓活鱼。新鲜,感人。
素村有工业,农业,科技,教育等。我喜吹自由写作。适宜运用那类素材,当然,我是农村岀生,熟悉农村生活,喜欢山村,田野。那里有广阔的空间,田野,五光十色,空气清新,农民朴素实在,看得见,摸得着。
适宜写诗,散文,小说。而不太适合写论文。
随形赋意,加工,开采,农村是富矿。要什么,有什么。丰富多彩。釆访对象不同,性格不同。有的人能言善辩,说起来头头是道,岀口成章,滔滔不绝。你问什么,能回答什么。采访这样对象,省时,省力。
我釆访河北军区副司令,他不愧是将军,他说我记,不大一回,就记了一大本子,回来后,稍加整理,就是篇好文。难在有些事,不宜细问,特别是军事,怕惹麻烦,涉及军事秘密。植树造林,植了多少数,成活率,投资细节,当兵简历,一一核对,反复修改。十多年前开始采访,发表,十多年仍釆访,写作,分别发表在国家,省,市,县级,报刊,杂志,网络,等平台。引起广泛注意和影响,光特等奖,一等奖,优秀作品奖五个。最后入选中共百年优秀获奖作品精选,将军和我本人,双双荣获中共百年功勋人物奖。这就是素材选得好。选素材,要敏感,善于观察,发现,思考,总结,深化。简洁,有力,艺术。因而有新闻奖,通讯报道,有纪实文学,报告文学奖。
有部队的军旅人物决策者奖。素材,就是嘴勤,蹆勤,眼勤,脑勤,手勤。好笔头不如好笔杆。纪录,收集,整理。熟悉,胸中有数,胸有成竹。不能画蛇添足,更不能无中生有。真实是新闻报道,纪实文学的生命。失实了,就会负责,因而,我常用相机拍照,留资料,留脚印,有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