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茂名的庙宇(之二十六)——高州潭头镇

(2019-02-23 00:35:17)

茂名的庙宇(之二十六)——高州潭头镇

 

正月十二日是高州潭头镇吉堆坡村委会姑丈家的年例。姑丈姓周,是高州良德水库移民,原居住在东岸镇的村落与河口村相距不远,同处在大井河河谷地带。姑丈说他们是大科垌村周姓的分支。这支茂北周姓是望族,人才辈出。1958年建设高州水库,他们搬迁到潭头,大概认为自己是外来移民,所以定下的年例日比隔壁原土著村民迟一日。

我们从茂名市区开车走S14汕湛、G65包茂高速在东岸镇下来,然后在东岸墟烟墩村走X615县道,经甘川、灯挂垌、大田坑、才口、横山,最后越过一座山岭到达吉堆坡村,父母说旧社会这座山岭正是盗贼经常拦路打劫的地方,可以看到吉堆坡村正是扼守此道路之隘口。鉴江的一级支流横山河也在吉堆坡汇入鉴江干流。吉堆坡村位于潭头墟东部约两公里。潭头墟与信宜市镇隆墟紧紧连在一起,这种两县的交接地同时又处在交通要冲,造就了两个墟镇的繁荣。我们在休闲时间,就开车到镇隆墟旁边的旧信宜县城游玩。旧信宜县城现在已经建设成为“信宜书香八坊文化旅游区”,环境有非常大的改变,且未收门票,由于正处春节、年例期间,有不少游人前来游玩。

当然我也借此机会参观了村中的四所庙宇,它们展现了与我家乡庙宇不同的文化景观,我家乡庙宇有较多的古代瑶畲文化遗存,而旧时吉堆坡村地处农业发达的鉴江干流中上游河谷冲积平原,与旧信宜县城相邻,背靠山岭,村前一片平野田畴,地理环境优越,交通发达,文化上多趋于正统化,少数民族的色彩较淡。

2019221日于茂名之桐庐


茂名的庙宇(之二十六)——高州潭头镇

丁村社庙墙年宵(年例)红榜上看到本社有谢、列、王、刘、李、姜、庞、谭等姓氏,谢姓是大姓,其次为列、王、刘姓。庙墙红榜还有20181017日农历九月初九北帝圣君圣诞节的记录,猜测庙宇奉祀北帝,但庙内无神像。 

据百度百科记载:吉堆坡村位于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市潭头镇东部。辖4个村民小组,在册户数533户,人口2707人;全村总面积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58亩。我村年平均气温为22.3℃~23℃,年降雨量约为15091794毫米,气候特征气候温和,雨量充沛。主要经济作物有荔枝、龙眼、香蕉。

茂名的庙宇(之二十六)——高州潭头镇
两边对联曰“道请神威登宝殿,童接圣驾隆金楼”,横额每字加雨字头,应为“金楼宝殿”,这种加雨字头的异体字大概是蕴含着“天降甘霖、滋润万物”的美好期待。
茂名的庙宇(之二十六)——高州潭头镇

吉堆坡村三乐社,奉祀朝官、灵皇。庙墙红榜上有“年宵节”字样的记录,与前面丁村社一样,这是茂名一些地方对年例的另一种称呼,可以看到在一些本地人眼中,年例就是元宵、年宵。但是年例主要并不是源自于元宵,虽然一些村落的年例确有中原元宵节的文化内容存在。

茂名的庙宇(之二十六)——高州潭头镇
朝官、灵皇神像。朝官有较多的俚僚成分,见我对茂南地区朝官庙的研究文章。灵皇则有较多的瑶畲色彩,我也有专文论述。两边对联曰“道迎灵皇鉴年例,童接朝官降醮期”,横额也是每字加雨字头,也为“金楼宝殿”。
茂名的庙宇(之二十六)——高州潭头镇

吉堆坡村垌尾龙马山关尉圣庙。

茂名的庙宇(之二十六)——高州潭头镇
庙门内右侧的土地公神像,及土地公、灶君神位。
茂名的庙宇(之二十六)——高州潭头镇
正殿,奉祀关公、邯太尉官、鄢太尉官、陶太尉官三太尉神明

左边柱子上的匾牌上记录如下:龙虎山天皇庙、太尉庙:四大天皇、西天佛祖、河姑仙娘、王母奶娘、玉皇大帝、太上老君、太白金星、张天师神、雷公雷母。李七飞虎、大仙宫女、冼太夫人、陶太尉官、关圣帝君、邯太尉官、鄢太尉官、观音圣母、九天玄女。

玉皇大帝:正月初九宝诞;观音圣母:二月十九宝诞;陶太尉官:三月初十宝诞;太阳金星:三月十九宝诞;李七飞虎:五月二十六宝诞;关圣帝君:六月二十四宝诞;鄢太尉官:九月初九宝诞;邯太尉官:十月十六宝诞;冼太夫人:十一月二十四宝诞。

1996年《信宜县志》记载的传说,这三太尉都是陕西省的明朝遗臣,同穿州过省来到高州任官。明亡,各率所部退守此山,号召义士反清。清兵前来围剿,义军被困山顶,水源断绝,口渴难忍。正无计可施,忽闻帐前一声巨响,突然冒出一池清水,叮叮咚咚地冲击着石头,朝山谷流下去。清兵大惊,认为有神相助,不敢硬攻。过了几天,清军从田单火牛阵冲敌的战术得到启发,便用火羊夜袭,在通往山顶的唯一大道上,火光闪动,铃声阵阵;却在山后埋伏重兵。三太尉认为清军乘夜强攻,人马必多,深恐寡不敌众。为保存有生力量,指挥所部从山后小路撤往绿阳岭头。不料正中埋伏,展开白刃肉搏。义军全部壮烈牺牲,三太尉流尽最后一滴血。忽然间,一阵霹雳,三道白光直飞山顶。从此,山顶上便有三块大石头,顶天立地。后来,当地群众在太华山上建太尉庙祀之,楹联还在:忠贞尽报朱天子,恩泽长留粤地人。因此,太华山又名太尉山。相传,如闻此山发出金鼓之声,杂于风雨声之中,当有刀兵之乱出现。周围居民便凭山岩险阻,筑起壁垒,聚居避乱。因而太华山又名太尉堡。

另见有《三太尉官的传说》:邯、鄢、陶三太尉是清初反清复明人物,三人以行医为名,联络反清义士,后在高凉地区发展岭南望族冯氏头领冯三官参加,组建了义军,冯三官任指挥,攻城略地,但被清军围剿,退上太华山顶,全部战死。因反清得人心,他们死后成了老百姓心中的神 。现信宜民间流传着请三位太尉官的神咒:紧请邯鄢陶三太尉官,三人来到信宜地,一担药箱走广东;结拜兄弟人三个,六神岭头伤了命,结拜兄弟三个人,日管阴兵数百万,夜管阴兵数万千。也有请冯三官的神咒:紧请指挥冯三官,调在北门挡众兵,带兵攻打石摩岭,攻打石摩山太平,千年香火千年敬,万年香火万神,日行千里人恭敬,夜行百步魁神惊。可以说三太尉文化是冼夫人文化的发展。

庙祝说三太尉神祗由太华山恭请来。冯三官神祗在高州红荔桥至下汉村路上的康垌村康垌庙见到。我认为邯、鄢、陶三太尉反清复明的传说并不可信,他们这样的事迹,不可能使三神明在两百多年的清朝治下安然存在。我从他们的姓氏上推测,他们应该是明清时期的瑶族首领,而至于冯三官,虽然俚僚的色彩较浓重些,但也不排除瑶畲的成分存在。

还有一个李七飞虎,庙内未见其神像,因未留意,没有向庙祝询问到。

茂名的庙宇(之二十六)——高州潭头镇
右殿奉祀观音。
茂名的庙宇(之二十六)——高州潭头镇
左殿奉祀冼太。

庙外墙红榜上有正月十六起平安,2018915日平安醮会的记录。

茂名的庙宇(之二十六)——高州潭头镇
后山上的龙马山玉皇庙,建筑是铁皮屋,有待继续修建。这里道教色彩浓郁。左侧挂雷电母、太上老君、西方广目天王、东方持国天王神像。
茂名的庙宇(之二十六)——高州潭头镇
中间挂张天师、王母、玉皇大帝、太白金星、佛祖神像。
茂名的庙宇(之二十六)——高州潭头镇
右侧挂南北方增长天王、北方昆沙门天王、水天地三官、雷公神像。
茂名的庙宇(之二十六)——高州潭头镇
关尉庙前的宽阔田野平畴,地理环境优越。远处是繁荣市镇为潭头、镇隆。
茂名的庙宇(之二十六)——高州潭头镇

西坡山北帝庙。本社姓氏为丁一队、西坡山、谢屋、上屋、下屋、祠堂:谢姓;四和:李、姜、庞姓;丁三:列、刘、林姓;王屋:王姓。列姓是一个稀姓,今河南省的开封市、荥阳市、南阳市,江西省的赣州市,广东省增城,台湾省等地有分布,南方列姓大概来源于瑶族。我在马贵朗练村石门也看到有列姓分布,2005年版《高州县志》记载1993年高州列姓人口616人。 

高州的姜姓、庞姓人口也很少,南方这两个姓氏百越的成分较多。2005年版《高州县志》记载1993年高州姜姓人口104人,隔壁信宜姜姓人口多些,《信宜人口与计划生育志》记载2004年有1080人,而列姓只有22人。2005年版《高州县志》1993年无庞姓人口人数记录。 

茂名的庙宇(之二十六)——高州潭头镇

茂名的庙宇(之二十六)——高州潭头镇、陈村、新安三所土主庙。

茂名的庙宇(之二十六)——高州潭头镇

茂名的庙宇(之二十六)——高州潭头镇
北帝神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