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的庙宇(之二十四)——茂南区高山、镇盛

分类: 文化记录 |
茂名的庙宇(之二十四)——茂南区高山、镇盛
茂南区南部的高山、镇盛,处在粤语居民与闽南语居民的交界地带,粤语居民占绝大多数,不过也有不少姓氏宗族族谱记载其祖先来自于闽南语族群,例如张、吴、蔡、戴、陈、梁等姓氏,或许实际并非如此。例如,我根据地名、方言、家族活动等方面考察认为,这个地区袂花镇上村燕山吴氏来源于古俚人的首领家族。此次行程只有半天,况且是骑共享单车,效率不高,没有多大收获,权且又是一次记录而已。
2018年8月4日于茂名之桐庐
高山镇文岭村委会龙岭村玉皇宫。本社村民多为黎姓,而茂名的黎姓大多来源于古代的瑶畲民族。按照庙中碑刻,庙中应该奉祀有玉皇大帝、观音、文昌、华光大帝、北帝、周大将军、关平太子、关圣帝君、康皇大帝、冼太夫人。
正殿正中玉皇大帝神祗牌分别书写着“昊天金阙至尊玉皇大帝玄空高上帝宝座、东极宫中太乙救苦天尊青玄上帝宝座、玉真天地水府三元三品三官大帝宝座”,右边一尊书写“戊戌年太岁姜武大将军”。我推测这座玉皇宫应该与道教闾山派有关。在刘大可的《传统客家村落社会研究》一书中,记载了福建省闽西武平县的客家村落中的一座黄狮宫,奉祀主神“玉封三元三品三官大帝”,另外还有“玉封威灵显赫玄天上帝神位”等牌位,而闽西盛行道教闾山派。此玉皇宫碑记未记载始建于何时,只见庙外的公示中见有“2007年农历十二月二十七日落成”的记载,过去我路过此地也没有见到,可能是最近新建的庙宇。
文岭村华岳庙,本社主要为张姓。以前我来过这座庙宇,据那时守庙的老人介绍,本村张姓祖先从鹩哥寨迁来。鹩哥寨,位于电白区海尾村委会,为闽移民的一个重要中转站,1642年由道士杨天锡率领24姓48户72人入居鹩哥寨为最多的一批。
华岳庙始建于民国甲子年间(1924年),重建于1994年农历八月廿五日。正殿奉祀岳飞(岳王)、华光、长岗境主、鲁班,右殿奉祀地母。据百度百科记载:地母娘娘即后土,也称地姥娘娘、地母元君、虚空地母至尊、后土夫人。天地动静,阴阳互根。天欲化物,阴阳交合,上取天精,下取地精,阴阳孕化,气运成尘,尘有玄道,精微聚合,渐始初生,生生之类,人立其中。女娲为凤,玄始天尊,补天造人,确立婚姻。后土神的产生,源于古人自然崇拜中的土地与女性崇拜,大约在唐朝(公元618年)以后,民间乃称为后土娘娘。宋代以后,道教列为四御尊神之一,执掌阴阳生育、万物之美与山川之秀,道观并设后土殿。民间建后土娘娘祠,每年农历十月十八日相传是后土娘娘圣诞日,隆重祭祀之。她被称为大地之母,是最早的地上之王。
莲花阁,奉祀观音。对联中有“莲发清河”之字,大概暗示这里与张氏有关,因为“清河郡”是张氏的一个重要堂号。
黄竹村委会公庙村庙宇,庙名看不到,庙门也未开,应该是重建中。按照庙墙上的公告上看,庙宇中奉祀罗大人、陈大人。本社为吴姓。
黄竹村委会蔡屋村的将德境。本社为蔡、戴姓。
黄竹村至镇盛龙舟坡村村路边的保安庙。本社主要为张、黄、蔡、麦等姓。经过黄竹村时,见民居中有一座远近闻名的农民张锡全自建的民俗博物馆“茂南年代记忆博物馆”,下次有空去参观一下。
保安庙前的古树。
茂南区镇盛镇白沙村委会龙舟坡村精准扶贫建设项目宣传栏。由于西部快线的建设,镇盛镇白沙村、彭村等西部快线北起点的几个村落获得较大的扶贫资金支持,另外茂南地区最大的天然湖泊彭村湖已经开始建设为湿地公园,全长6.851km的环湖公路的也开始了建设招标。
《茂名晚报》这样报道:“彭村湖,远远看去,有水塘、稻田、滩涂、沼泽、草地、鲜花、树林……确切地说,就是一大片典型的天然湖泊湿地。蓝天白云下,绿草鲜花中,飞鸟觅食嬉戏,构成了一幅如诗如画的湿地景观,美不胜收。”我过去看到的彭村湖水面很宽,不过现在已经逐渐淤塞,不过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变,这里成为白鹭、黑翅长脚鹬等候鸟的中转站,而彭村湖北面的白沙村是民国著名军政人物邓龙光的家乡,尚留存有他的故居“云门祠”以及碉楼一座。
白沙邓氏族谱记载其始祖为汉武帝高密侯邓禹,四十七世祖原居江西吉水县白沙村,后到广东宝安县当官,徙居东莞县岑田乡,六十世祖邓先从广州迁居高州府茂名县覃巴镇吉兆(今吴川)。邓先常常挑鱼到茂名一带卖,经过镇盛梅江河畔时,见沿江细沙如银,认定是一块风水宝地,遂定居于此。
白沙村委会除了邓氏,还有戴、黄、王、余、林、许、罗、梁等姓氏居民。
美丽的龙舟坡村村中文化广场、公园。
龙舟坡村锡福庙。记得白沙村委会龙门口村南的彭村湖边也有一座锡福庙,庙前奉祀有一块黄蜡石,过去我还以为是陨石呢!后来见识多了,才知道其实那是土地崇拜所尊奉的土地公。本庙的西边就是白沙村委会龙门口、尾仔、白沙等村落,庙前田地间见有不少鹭鸟在飞翔,这里应该近流入彭村湖的黄竹河与彭村湖交界的湿地地带了。我没有时间再住前面不远的村落和彭村湖了,下次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