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22上海教师招聘:高中生物《被动转运》模拟题

(2022-10-17 14:09:59)
标签:

教师

教师编制备考

教师编制考试

分类: 上海教师招聘考试备考

1.图是葡萄糖进入肌肉细胞的过程示意图。这种运输方式属于( )。

http://www.zgjsks.com/uploadfile/2022/0616/20220616050249700.png

A.胞吐作用 B.被动运输

C.易化扩散 D.主动运输

2.下列关于物质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被动运输方式运输物质的方向取决于膜两侧的浓度差

B.rRNA和tRNA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不需要消耗ATP

C.需载体蛋白介导的物质运输方式均伴有细胞的放能反应

D.植物根系细胞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吸收土壤中的无机物

3.正常生理条件下,红细胞内K+浓度远高于细胞外,表明K+转运进入红细胞的方式为( )。

A.自由扩散 B.被动运输 C.协助扩散 D.主动运输

4.新冠病毒(SARS-CoV-2)和肺炎双球菌均可引发肺炎,但二者的结构不同,新冠病毒是一种含有单链RNA的病毒颗粒。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新冠病毒与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相同

B.新冠病毒与肺炎双球菌均可利用自身的核糖体进行蛋白质合成

C.肺炎双球菌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层次

D.新冠病毒颗粒进入宿主细胞的方式属于被动运输

5.很多物质的运输方式都是被动运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被动运输有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两者都是从高浓度到低浓度

B.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蛋白和能量

C.水分子等一些小分子通过自由扩散进出细胞

D.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是协助扩散

6.细胞是一个开放的系统,系统的边界——细胞膜不仅是将细胞内外隔开的屏障,也是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门户。下列有关物质运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通过胞吞﹑胞吐运输的不一定是大分子物质

B.主动运输速率达到最大值时,限制因素是载体蛋白的数量或能量多少

C.无机盐离子的运输方式不一定是主动运输

D.被动运输不消耗ATP,消耗ATP的运输方式只有主动运输

《被动转运》模拟题 参考答案与解析

1.【答案】D。解析:分析题图可知,葡萄糖进入肌肉细胞,需要载体蛋白协助,并且需要ATP水解提供能量,故运输方式属于主动运输,D正确。

2.【答案】A。解析:被动运输是指物质顺浓度梯度且不消耗细胞代谢能ATP所进行的运输方式,运输动力来自质膜内、外侧物质的浓度梯度势能或电位差,运输物质的方向取决于膜两侧的浓度差,A正确;核孔的主要功能是细胞质与细胞核之间的物质通道,物质进出核孔具有选择性,需要消耗能量,因此rRNA和tRNA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需要消耗ATP,B错误;需载体蛋白介导的物质运输方式有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但协助扩散不需要能量,不会伴有细胞的放能反应,C错误;无机物包括水和无机盐,植物根系细胞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吸收土壤中的无机盐,但吸收水分不是主动运输,D错误。

3.【答案】D。解析:正常生理条件下,钾离子逆浓度梯度进入红细胞,该过程需要消耗能量并借助载体蛋白,故钾离子转运进入红细胞的方式为主动运输,D正确,ABC错误。

4.【答案】C。解析: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是DNA,新冠病毒与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不同,A错误;新冠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没有核糖体,只能利用寄主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B错误;肺炎双球菌是单细胞生物,属于最基本的生命系统层次,C正确;新冠病毒颗粒通过胞吞的方式进入宿主细胞,D错误。

5.【答案】D。解析: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都属于被动运输,两者都是从高浓度到低浓度,不消耗能量,A正确;自由扩散为顺浓度梯度的运输,不需要载体蛋白和能量,B正确;水分子、气体等一些小分子通过自由扩散进出细胞,不需要载体蛋白和能量,C正确;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是主动运输,需要载体蛋白和能量,D错误。

6.【答案】D。解析:被胞吞或胞吐的物质不一定是大分子物质,如突触前膜通过胞吐释放的神经递质是小分子物质,A正确;主动运输需要载体和能量,主动运输速率达到最大值时,限制因素是载体蛋白的数量或能量多少,B正确;无机盐离子的运输方式不一定是主动运输,如Na+通过协助扩散进入细胞,C正确;被动运输不消耗ATP,消耗ATP的运输方式除主动运输外还有胞吞和胞吐,D错误。2022上海教师招聘:高中生物《被动转运》模拟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