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走近孔子》教学设计

(2018-08-28 21:19:50)

 

《走近孔子》教学设计

西安市第八十三中学  储敏

 

一、教材分析

孔子作为一个圣人,他的文化思想博大精深,他的精神流传后世长盛不衰,早已经融入了我们的血脉,而《论语》也是千百年来为人们传诵不衰的经典。先秦诸子散文选了7篇论语的内容,从各方面展现孔子的为人及其思想。但是要真正的走近孔子,却不是几篇论语能解决,所以本次教学我通过研究教材之后,以原教材知识为铺垫,又出教材,与《论语》整本书阅读相结合,对知识进行了一次大的创新与整合,想借由学生的知识再创造和深度思考去解读孔子,并从圣人那里得到启悟和借鉴,并且去思考论语背后的中国传统文化,从长远角度来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学生的成长奠基。

从这个目的出发,我选择《走近孔子》作为本次汇报课的主题。这是一篇体验式学习,由重视获得知识结论向亲历探索过程转变,我要通过教学让学生自己通过“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获得知识,让学生真正参与教学、体验思考。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之前的文言文学习中已经积淀了一定的文言知识基础、能力基础。通过第一单元7篇文章的的学习,对《论语》节选章节已经有了知识的积累和思想的感悟。但是对孔子思想和精神的感悟属于浅表层面。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回顾所学论语知识,通过《论语》节选章节的学习,总结概括孔子形象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诵读法品读《论语》经典,感知孔子其人其事。  

  2)通过问题合作探究,帮助学生深入领悟孔子思想。

  3)通过写作训练加强学生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对孔子精神的感悟。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领悟孔子所具有的担当精神,和为信仰而不知疲倦的激情,以期对学生的人生有所启发。

2)引导学生用历史的观点去审视历史人物。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领悟孔子所具有的担当精神,和为信仰而不知疲倦的激情,以期对学生的人生有所启发。

2、教学难点:

 2)引导学生用历史的观点去审视历史人物。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五、教学思路设计

 本课的学习设计,是在现行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对《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学习理解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对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内容的调整,教法、学法的设计等方面作了一些探索。

     情景设置,引出课题《走近孔子》教学设计温故知新,回顾交流《走近孔子》教学设计品议思考,合作探究《走近孔子》教学设计感悟启示,写作训练《走近孔子》教学设计教师练笔,升华总结

六、教学准备

1、教学媒体的准备:网络教学平台的熟悉运用。

2、学习资料的准备:课前老师多媒体备课,学生预习并背诵文章。

七、课时安排:一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引出课题(通过木车的同学们,我们如何能够想象在几千年前的中华大地上,有一位思想者就乘坐着一辆缓慢的牛车或马车,在苍茫的人世间往复奔走,而不知疲倦,是的,他就是圣人孔子,还有他的一群弟子。他们都是一些为宣扬思想而激情万丈、不知疲倦者。我们不妨把这些人这些事这些情,称为“木车的激情”。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再次走近孔子,去感受他那木车的激情。板书(ppt1)

激情引出孔子)

 

<二>、温故知新,回顾交流(回顾并总结所学知识,概括孔子形象)

学生活动1:温习所学内容,概括孔子形象。

(学者,为人师表,智慧,博学,好学勤学,亲切和蔼,有担当,有责任,很执着等)

<三>、合作探究,深入思考(对孔子周游列国的行为深入探究,表达自己的观点)

1、当时的孔子在鲁国已经官至大司寇,那么他为什么要离开鲁国,他乘坐木车去干什么呢?司马迁在《孔子世家》里对他的遭遇有详细的记载,请阅读材料,找出关于孔子遭遇的关键词并分析孔子是如何面对他的人生遭遇的?

2、是什么精神力量让孔子坚持十几年而初心不改呢?(观看《孔子》视频)

对于孔子的执着,有人说他很伟大,有人说他迂腐,甚至说他周游列国从政之路是失败的,你的看法是什么?

学生活动24人为一组讨论交流并分享观点。

<四>、写作训练,感悟提升(通过写作体现自己对孔子及其思想的认识

孔子远去了,可是他似乎一直就在我们身边。而且似乎离我们又近了一些。此时,你的心中或许也激荡着几许激情,那么,走近孔子带给大家什么样的触动。请大家思考拿出纸笔,写出你的感悟或对孔子的评价。(可以随意创作)

学生活动3微写作训练

教师活动:分享自己的感悟

<五>、拓展延伸,对比阅读

1、推荐阅读:《论语译注》杨伯峻

《论语别裁》(南怀瑾)

《丧家狗》(李零)

《在这个怀疑的时代依然需要信仰》卢新宁

2、课后作业设计:在阅读《论语》的基础上,对孔子的形象做一个全面梳理,并且针对《论语》中的某一个思想(如孝道、担当精神等)做一篇探究型的文章。

十一、教学反思

    本课从设计到实施,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突出学生主体,采用活动途径,而且活动灵活多样,有层次性,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在合作交流和思考探究中,学生有所收获。主要突出自己特点的设计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知识的整合与创新

2、 课堂的自主与探究

3、 情感的熏陶和启悟

    因为一堂课的时间有限,对于孔子其人、孔子的精神以及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文化思想的领悟只是杯水车薪,在将来的教学中这种文化、精神的弘扬还要贯穿始终。教学中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当勉力改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