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幽州重镇

(2013-11-16 21:36:57)
分类: 北镇往事
-

     步行街上的李成梁石牌坊
  北镇,因医巫闾山为北方镇山而得名。据《周礼》记载,山东临朐县东镇沂山、陕西宝鸡市陈仓区西镇吴山、浙江绍兴市南镇会稽山、辽宁北镇市北镇医巫闾山、山西霍州市中镇霍山,合称五座镇山。
  进入北镇,其中心繁华地区就是北镇市的步行街了。感觉有些像沈阳的中街,其街中也有珍贵的历史古迹。街两侧都是各式商铺,还有两排自然形成的小摊床呈一字排开,逛街的人们摩肩接踵,小贩们的吆喝声和商铺放出的乐曲声此起彼伏,很是热闹。踏上小街,一眼就可以看到一座高大的石牌坊。这,就是有名的李成梁石牌坊。据说,它建于明万历八年(公元1580年),明神宗朱翊钧为表彰当时的辽东总兵李成梁镇守辽东功勋,命巡抚辽东地方兼军务督察院右副督御史周咏等人,为其建造的石质三间四柱五楼式、单檐庑殿顶仿木结构牌楼。
  来到石牌坊近前细细打量,只见整个石牌坊全部采用暗紫色沉积砂岩建造,高9.25米,宽13.1米,翘檐、通枋及栏板斗拱等制作精美,间饰人物、四季花卉、鲤鱼跳龙门、一品当朝、二龙戏珠、三羊开泰、四龙、五鹿、海马朝云、犀牛望月、喜禄长寿封侯等浮雕。坊额竖刻“世爵”二字,横额刻有“天朝浩券”及“镇守辽东总兵官兼太子太保宁远伯李成梁”字样;下刻“万历八年十月吉日立”。具有威武气概的不仅是石牌坊的体量规模,还有柱础旁护卫着的雄狮们。记者看到,中柱柱脚前后各有夹柱石狮两对,让人感觉威严不可侵犯。经过几百年的风雨,狮身有些斑驳痕迹,却依然屹立不倒。在边柱前后还各有鼓心雕花云形抱鼓石两对。整架石坊精秀俊美,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价值。
    “幽州重镇”悬鼓楼
  眼前这座鼓楼所在位置就是北镇市城内的中心点了,原为辽代显州城南门,明代扩地时保留了下来。相传,辽东总兵李成梁、马咏曾先后将鼓楼做过点将台,清代开始改为鼓楼。
  鼓楼前就是步行街的尽头了,卖菜的、卖水果的,各种商贩几乎包围了这座鼓楼,手推车、三轮车更是随处可见。大概是为了保护鼓楼,圆拱形的城门洞两侧都已被拦上了铁丝网。先是看到了城门前一对儿由红色砂岩修成的石狮子,摇头晃脑的活泼形象与刚才看到的、李成梁石牌坊下那对儿威武的石狮有着截然不同的感觉。抬眼看鼓楼,只见鼓楼建筑为二层单檐歇山式,大木架结构,重檐建于楼座之上。鼓楼的台基为砖砌,楼的上部有女墙,中有券门;北面有门,内有台阶可上楼台;台上正中为两层阁楼,高8米,有梯可攀。鼓楼与其南侧的李成梁石坊遥相呼应,在城楼上面还悬有大大的“幽州重镇”的牌匾,让人想起北镇老城的面貌。
  是的,除了“幽州重镇”,北镇老城自古还有“冀北岩疆”的称谓。北镇老城东西宽约1.6公里,南北长2.5公里,呈豆腐块形状,在唐、辽、金、元各代都曾建有土城,到了明代才开始建筑外砖内石中间夹以夯土的城垣。历史上称为“广宁城”。明代广宁城是一座完整的卫城,城墙坚固,城内民居整齐,双塔昂扬。在城内各城门上还修有望楼,站在大南门望楼上向北望,可见到“五门不正鼓楼偏,玲珑宝塔立两边”的奇观。
  说到城墙,有一段至今还保留着的广宁城墙。这段城墙在北镇西北角一处转折处,呈残缺状,土质疏松,垛口城楼早已无存,但墙体上遍布的深深弹痕则清晰可见。厚重的砖墙,记载了那些无言的历史,让人愈发觉出“幽州重镇”之重。
  匠心独运的崇兴寺双塔
 有北镇当地的朋友说:“如果把鼓楼看做是座硕大无比的香炉,那么双塔则是一对排列在香炉两侧的高大烛台。”双塔,指的就是北镇东北角的一对白塔,人称崇兴寺双塔。它们在北镇已经屹立近千年之久,饱经风吹日晒,历经战火硝烟,明末清初的激战、后来著名的辽沈战役,在它们眼里不过是沧桑一瞬。
  从北镇鼓楼背后继续北行,穿过一条传统街巷,双塔终于出现在眼前。只见两座塔相距40余米,外形基本一致,东西对峙拔地而起,庄严古朴蔚为壮观。崇兴寺双塔建于辽代,从建筑风格来看,崇兴寺双塔极具辽塔风格,双塔东西对峙,均为砖筑实心,八角十三层密檐式。两者形制基本相同,皆由塔基、塔座、塔身、塔檐、塔顶、塔刹六部分组成。造型上的特点是在台基上建须弥座,上置斗拱与平台,上有一米高的仰莲带,带上即塔身,塔身外部仿木结构有柱、斗拱和密檐,顶部用塔刹做结束。塔身八面,每面各有一拱形佛龛,内立雕一坐佛,结跏趺坐,后浮雕火焰式背火;坐佛两侧各站一半浮雕砖胁侍;佛龛上有砖浮雕宝盖和两个飞天。精致的雕工、流畅的线条、匀称的比例,造型栩栩如生,堪称辽代砖雕的精品。塔檐12层,由下至上逐层内收,每层檐角俱挂有风铃,随风摇动,声音清脆悦耳。
  大体上看两塔极其相似,但经过仔细观察还是找出多处不同点。首先,除了两塔高度不同外,仅塔身部分的砖雕就有许多差异:东塔各佛尊均戴宝冠、身披璎珞、手持法器;西塔则仅正南面佛头戴宝冠,余皆螺髻,手印各异;东塔佛龛两侧胁侍立于浅龛之内;西塔胁侍立于壁面上,没有浅龛;东塔佛龛上的宝盖呈倒梯形,西塔宝盖圆顶伞形;东塔宝盖上方两侧的飞天较平直,头内视;西塔飞天身体下俯,头外视;另外,服装、饰品等细部也均不雷同。
  北镇的朋友站在塔下,说起了他小时候听到的关于双塔的传说。据他讲,小时候,他曾听老辈人讲起过“塔飞辽阳”的故事,说崇兴寺原本有3座塔,是天宫3个仙女的化身。3个仙女羡慕人间偷偷结伴到医巫闾山游玩,多日不归触犯了天条,被玉皇大帝贬罚,三姐妹各变成一座塔到北镇镇海眼。一年四月初八,三姐妹中的大姐在崇兴寺庙会上喜欢上了一位英俊书生,从此朝思暮想割舍不下。后来,大姐得知那书生去辽阳府当官赴任去了,于是在一天夜里独自飞到辽阳城去找书生。玉皇大帝得知后大怒,一气之下用铁链把大姐牢牢锁住,让她再也不能化作人形。从此,辽阳城平添了一座玲珑宝塔。两个小妹妹由于知情不举,也受到了牵连,被永远锁定在崇兴寺里。从那时起,塔刹杆到檐脊角都被锁上8根大铁链,一直到今天还没有撤除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