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我的物理老师李士君

2024-09-03 16:59:21
标签: 纪念 情感 文化 收藏

——献给2024年教师节

早期部分《无线电》杂志期刊图

我从小非常爱好无线电,感到这门科学奇妙无穷。但真正使我掌握无线电知识,并能得心应手的驾驭它如进入自由王国那样,是得益于我的高中物理老师李士君。

李老师瘦高身材,常年带着一副近视眼镜,穿着一身深色的中式对襟褂子,非常朴素,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一位标准的知识分子形象。

李老师是从安阳市教育界下放到淇县桥盟高中的教师,有的人说他以前是“右派”,自己安装过电台,甚至被诬陷为是国民党的特务等等。不管别人怎么说,反正我是不信,我就感到他知识渊博。尤其是在无线电方面,加之我爱好无线电,所以,我非常尊敬他,从心眼里佩服他,也非常爱听他的课,学习的也非常专心。

他讲课时,不管多难理解的抽象概念,他都能用最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讲个明明白白。一次,他讲收音机的调谐电路的原理“谐振”时,举了一个非常生动的例子,至今记忆犹新。说某国有一座很坚固的大桥,一支部队从桥上通过,迈着一、二、一的整齐步伐,引起了大桥上下的震动,没有多长时间桥就坍塌了。他告诉我们,这是因为桥的自身固有震动频率,与外部的步伐频率发生了谐振,导致了大桥的坍塌。我正是从这个故事中,认识到了“谐振”这一概念的力量。

作者当年调试黑白电视机照

记得李老师还有几本厚厚的自己装订的旧《无线电》杂志,里面介绍了很多电子小制作;办公室里还放着成堆、成把的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等电子元件,让我羡慕不已。终于有一次我借了出来那几本旧杂志,爱不释手,在灯下手抄了整整一个晚上,好多的东西也没抄完。

上世纪七十年代自制的六管收音机(上内置原件,下收音机外壳)

李老师对我的影响很大。中学期间,我就用家里给的零花钱,偷偷地买了不少电子元件,组装了最简单的矿石收音机。参加工作后这一爱好也未变,用我不多的经济收入,又不断地购买了许多无线电方面的书籍、杂志和电子元件,以及制作修理的工具,成了名副其实的无线电爱好者。谁的收音机、电视机坏了找我修理,我总是很高兴、自豪地义务服务。

一次单位的扩音设备坏了,两位电工师傅鼓捣了半天还没找出原因。我正从此路过,叫我帮助看看。我也弄不清那么多元件是怎么布局的,就向他们要了张电路图。根据他们说的故障情况,我指着电路图上一个不起眼的滤波电容说,看看是不是这个电容击穿了?他们马上换了一个同等容量的电容,扩音机就好了。其中一位师傅竖起拇指说:“到底是有文化,与没文化就是不一样!”

我曾自己亲手组装的“四管”到“六管"几个不同级别的收音机,其中还有一台改装的黑白电视机,至今还保存着。这一爱好,让我的业余生活很充实,也感到很时尚和自豪。

上世纪八十年代改装的黑白电视机(左电视机外壳,右电视机内置原件)

特别是有几年的《无线电》杂志,我也装订了厚厚几本,电子元件也收集了几小箱,珍藏至今,几次搬家都没舍得扔掉。这些电子元件现在虽然用不着了,但每次翻腾出来,我就会发呆地对着端详半天,就想起了我的李士君老师,也成了我终身美好的回忆之一。

作者:太行驿马建新 (2007年8月初稿,2024年9月整理)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