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行记2022(上)

2022-07-31 13:10:35
标签: 旅游 摄影 文化 历史 纪念

西藏行记2022(上)

 

拉萨火车站

 

西藏,对于未去过的人来讲,总感觉是一个神秘的地方。那里不仅有神圣的布达拉宫,神秘的藏传佛教,还有世界屋脊著称的珠穆朗玛神女峰、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等让人向往。20227718日,笔者和家人终于乘坐北京/拉萨Z21/22次绿皮火车,穿越青藏高原,沿着歌中的那条“天路”,亲身感受了一次西藏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

 

布达拉宫

 

布达拉宫,应是游客参观向往的首选,可以说,到拉萨不去布达拉宫就等于没去西藏。宫殿位于拉萨市区的玛布日山上,是一座典型的藏式风格的宫堡式建筑群。

这座宫殿,历史上曾是藏王集权统治的最高权力行政中心。在经历了吐蕃、古格两个王朝后,就成了西藏疆域政教合一的中心。在西藏民族的心目中,它是西藏的象征、民族的崇拜和信仰,占有极其重要地位。

布达拉宫

宫殿内,不仅供奉着释迦牟尼、观音菩萨、历代活佛塑像和灵塔,还有藏药师、三世佛以及数万经书典籍、唐卡(佛画像)等大量文物。这对藏民特别是信徒而言都是至高无上的、神圣不可侵犯的。因此,进宫有着很多的禁忌,如不能带帽,不能手指佛像,不准拍照,不准赤身,不能脚踩门槛等等。

其重要之处,除了上述崇拜的佛像和文物外,再就是这座宫殿的建筑了。它依山垒砌、金碧辉煌、幢幡交映,给人一种坚实、奇特、雄伟的视觉。加之内部众多的宫、殿、堂、舍等,环环相扣,迂回宛转,游客置于其中,仿佛穿越到了古代神秘的佛界,难分东西,不辨南北。据说宫殿内有多少间房屋,至今无人能说得清楚。有建筑学家这样评价布达拉宫:“不像是人为的作品,更像是山上生长出来的建筑”。

布达拉宫顶楼

说起布达拉就会提到文成公主,最初曾是吐蕃王朝赞普松赞干布为迎娶大唐文成公主而兴建,这一段汉藏两族人民交流和发展的历史佳话,想必是人人皆知的,也是汉藏民族团结交融的历史见证。

如今的布达拉宫,殿里虽然仍居住着僧人,但不像其附近的大昭寺、扎基寺等香火旺盛,而多是做着佛像、灵塔、经书的管理保护工作,实际上已是一座西藏历史特别是佛教文化的博物馆了。

 

 转世灵童

 

转世灵童,这是藏传佛教特有的传承方式,是一项很重要的神秘佛事。其寻找转世灵童,也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有的自活佛圆寂时起,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后才能找到。虽然有着不同的寻找方式,但最终确定都有着严格的宗教仪轨和程序仪式。

拉萨大昭寺

藏传佛教目前有两个系统的活佛,即前藏达赖,后藏班禅。目前达赖已传世第十四世(1935年于布达拉宫继位,1959年发动叛乱出逃印度),班禅传世第十一世(199511月于大昭寺继位),都是中央政府册封认可的。

有人说“西藏是一个缺氧但不缺信仰的地方”。这里说的“信仰”,应该就是对活佛与“转世灵童”的崇拜和向往。事实上,这个过程也确实有其神奇的一面。活佛圆寂后,大师们根据活佛生前暗示或现象,通过不同方式寻找到的“灵童”,也确实与众不同,灵感行为明显超长。有的能讲出活佛生前的话语,有的能准确辨认出活佛生前实物,还有其出生地环境与活佛生前的幻景高度一致,等等不能不说是件神奇的事情,让人不由不信。

拉萨扎基寺

但话又说过来了,活佛传世灵童理应是唯一的,但有的也会寻找出几个同样具有灵性的灵童的,最后不得不采取“金瓶掣签”最终选定一位。如当下活佛第十一世班禅,就是在三位灵童的情况下,通过金瓶掣签确认的。这一点,就让人又产生了“不确定性”的疑虑,并非完全是“天意”而是有“运气”的成分了。

这种转世方式之所以被藏传佛教及广大的藏民所接受,我想其原因大概是:一是打破了藏王世袭的传统制度,这是一个社会的进步;二是不分身份贵贱,尤其是西藏解放前,农奴家的孩子也有可能成为活佛。所以我们直到今天还能看到的,那些在朝圣路上不惧千辛万苦,虔诚地磕着“等身头”者多是普通的藏民,他们期盼有朝一日活佛也能降临到自己的家里,从此改变命运。

(作者又名:太行驿马建新)

 

(未完待续)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