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浪博客说句再见真难

标签:
文字加图片 |
对新浪博客说句再见真难
我自2013年6月25日进入新浪博客,到2024年2月8日在新浪博客上写下告别的短文“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也!”算起来进入新浪博客10年另229天。
自
毕竟在新浪博客里十年多,感情犹在。偶尔进入新浪博客,就如同一个失恋者走入一条即将被拆除的老街,努力地去寻找那曾留下的恋爱足迹……
世界上从来没有一个写作平台能像博客那样,可以让最普通最基层的文学爱好者们与著名的学者、作家、诗人、艺人同台展示,而最美最妙在于可以即时公开地互动,真挚交流。最高潮的时候,每天有几千万的写手在博客上勤奋耕耘,产生的博文(散文、诗词和小说等)数量多得惊人。虽然多数美文如落水之花,消失在了流水之中,但,有很多博友已付梓成书,定格了一段历史。如果“网络文学”也属于文学的范畴,那么,博客创建以来的这十几年中,应该是中国文学史上写作人数最多,文学作品产出量最大,大众化创作最繁荣的年代,这本身就是一种空前未有的文化现象,是最大规模的集体吟唱。后人在续写中国文学史的时候,不可能没有这一段。但,新浪博客的衰败,标志着这个空前未有的最大规模的集体吟唱结束了。
博园这一虚拟的世界,宽大高远,实在太妙。它承载着叙事的使命,同时又是意象的载体,其中既有具象,又有抽象;既“实”又“虚”且绝妙地圆融同构。博友之间隔空相望,倾情相诉,在展现思想和展示才情中,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进行精神之交往。认识的和不认识的朋友,雅言间出,逸趣横生,兴致亦豪,给予彼此的往往是淡淡的美,借用别林斯基的话说,博友之间“在无限感觉中和谐的交融”,天然形成了距离美,很易产生“淡美初交”,会产生一种想见未见之美,遐想之美,朦胧之美,飘逸之美,这就是博客的妙处之所在。而新浪博客的改版,恰恰将这一切都改没了。
现在进入新浪博客这条即将被拆除的老街,沿街的每一栋建筑好像还在,那些熟悉的老邻居好朋友空谷幽兰、子蕴、韦平、37度、听雪女子、大眼阿奇、锦瑟黎燕等都在,但,明明看见他们站在窗前,你却无法与他们打招呼。唯一能做到是,点击“喜欢”,“金笔”因为积分不足而无法赠送。这番心情怎么言表?
对新浪博客说句再见真难。难在十几年建立起的博友情无法割舍;难在想重温旧情拉拉呱成为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