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回头看梨花已落千山

(2021-09-29 06:33:59)
标签:

读后感

杂谈

回头看  梨花已落千山

——曲令敏近期作品赏读

作家曲令敏(博客昵称:敏妮)看完我的博文《恰似半月落人间》后,借用一首歌词作为留评:
            谢时间拈了眉头的霜花
            谢沧桑喂饱思念的马
            谢绵长情话投射了天涯
            带我去小小红尘醉一下


            谢那句再见让你害怕
            谢狭路让相逢不能罢
            谢月的缺乏常诉在卧榻
            谢风沙吹成年华


            若遗憾是遗憾  若故事没说完
            回头看  梨花已落千山
            我至少听过你说的喜欢
            像涓涓温柔途经过百川


            若遗憾遗憾  若心酸心酸
            又不是非要圆满
            来年秋风乱  笑看红叶转
            深情  只好  浅谈

这歌词,言近旨远,美在抒情。我最欣赏的是“ 回头看  梨花已落千山”一句。这是整首诗词的诗眼,大有回首往事,衣襟满带梨花香的浪漫之情。联想到敏妮最近的一些新作品,如:《人到晚境一二三》、《寻找心心相通的精神族人》、《小刺芽儿和大洪水》、《建设者的诗篇》、《情满落凫山》、《故乡的药草(系列)》、《诗的明澈之境》等,多数属于“回头看”这一类的。在她一贯的既有艺术之又有顿悟”的生动文字中,多了一些怀旧的情结,更有回望后转身远望的激情。用“回头看  梨花已落千山”来概括这些作品的文义,是再恰当不过了。

在《人到晚境一二三》中,她称自己是个“粗线条的人”,“ 粗线条的人也有感时伤逝的时候,风起处,人别时,或是望见高天流云雁飞过,心儿酥酥的,扬眉就是天涯……”“时间倏然而逝,人已到了晚境。谁谁出了新书,谁谁加入了中国作协,设宴庆祝,我口中道贺,心里头却是千帆已过,兴味索然。”如果你认为这是一种伤怀那你就错了。这是看淡后的放下,抬头后的远望。敏妮说:“人到晚境,除了种种放下,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自知和自恰。”曾经的万千梨花虽落,但已变为累累硕果,“扬眉就是天涯”。这就是“回头看  梨花已落千山”的真义。

敏妮没有沉浸在自己的“累累硕果”中,而是向前看,她“最见不得,一个年过古稀的老人家,随时随地好为人师。逮住个年轻人就想教导一番。”“咋就忘了如今已经是智能时代?海量的数字信息在光缆上传输,人家食指一点,古人的学富五车想怎么展开就怎么展开,分分钟接收的知识量,比你泡一个星期图书馆,哪还有地儿放你那点儿茶余饭后?”在《人到晚境一二三》中,敏妮列举了种种“被众星捧月惯了”,退休后,倚老卖老,“连笔都不用动,只管蹭署名”,“一天到晚碎碎念”的怪相。认为,退休了,就该“松散下来,买买菜、种种花、打打太极,三两个好友喝喝茶、下下棋。要么就去有山有水的地方散散步,长柳斜阳,从容回望人生来路,时不时淡然一笑,该是一桩多么利他又利己的大好事情。再不然,就去或是音乐或是戏曲里游荡游荡,慢慢回味红尘人世的峰回路转,多少坎坷都成了风景。”“从容回望”“多少坎坷都成了风景”,然后“淡然一笑”,正是“回头看  梨花已落千山”中应有的清醒和畅达之义。

从容回望,淡然一笑,然后便是新的寻觅。敏妮在《寻找心心相通的精神族人》中,赞扬了那些年龄虽大仍能沉下心来读读书,勤奋耕耘的作家。不用看全文,单看这题目,就是敏妮的精神宣言——人一生都应该不懈地寻找心心相通的精神族人。这就是“回头看  梨花已落千山”中目标清晰地寻觅。

敏妮一直在寻觅。《小刺芽儿和大洪水》讴歌了十二岁的女孩子小刺芽儿。她在洪水来临之时,不顾个人安危,一个一个解开拴在木桩上、铁脚车轮上、牛屋院儿和马屋院儿里的牛、驴、马,把生产队的大牲口全都解救了出来。“大水过后,从县里到公社,评选了很多抗洪模范人物,小刺芽儿没有入选,干部们不知道她的事迹,村民们也不知道。小刺芽儿压根儿就不知道大人们这些事儿。小刺芽儿只知道,3个村4个生产队的牛、马、驴都活得好好的,她的半袋子桃也没有被大水冲走,她想起来就高兴半天。”这小刺芽儿就是敏妮心目中的“心心相通的精神族人”。《建设者的诗篇》,讴歌了那些以创意与汗水带动周边5个行政村共同致富的人,这也是敏妮心目中的“心心相通的精神族人”。

“不懈地寻找心心相通的精神族人”,正是“回头看  梨花已落千山”的应有之为。每一个人,无论你的年龄大小,难道不应该“不懈地寻找心心相通的精神族人”吗?

如果说《情满落凫山》是对过往时光的深深眷恋,乡情的深情抒发,那么,《故乡的药草(系列)》(目前已写到之七)就是如数家珍般讲述家乡的自然财富。在这个系列中,敏妮列举了家乡几十种中草药,详细讲述了这些草药的特征并联系各种古代药典,讲述它们各自的功效。知识面之广,对故乡这片土地了解之深之透让我钦佩。非典和新冠的防治再次验证了中医中药的巨大疗效。中药是个伟大的宝库,敏妮的这个“故乡的药草系列”是在为弘扬中医中药而呐喊。这,也是“回头看  梨花已落千山”的应有之义。

回望过去,每一个人的内心都会涌起翻腾的浪,不同的人,感受不同,表现出的态度不一样。有的从容,有的失落,有的彷徨,也有的趾高气扬。而敏妮的态度是:“趁着余生还长,沉下心来读读书,上上网,写写字,画画山水,顺便关注几个有营养的公众号,做一个地球村里散淡的漫游人,晴朗、清明不油腻,这就是天大的好事。面对青少年,你只管枝青叶绿,拿得出手的厚重又坦荡。”(见《人到晚境一二三》)

“回头看  梨花已落千山”。敏妮“我至少听过你说的喜欢,像涓涓温柔途经过百川。”

回头看梨花已落千山

美丽的晚霞

(我的手机拍摄)

2021年9月29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中秋的枫叶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