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墨邑重华

(2019-03-01 08:16:31)
标签:

边看边说

墨邑重华

   ——“即墨古城”剪影

即墨,现为青岛市的市辖区。可在130年前,现在的青岛市区却隶属于即墨县。那时,还没有“青岛”这个地名。

即墨,春秋战国时期为齐国名邑,著名的“刀币”的诞生地。秦始皇一统天下,实行“郡县制”,即墨始定为县。2016年建成的“即墨古城”,就坐落在公元596年始建的即墨城遗址上。

这新建的“即墨古城”,占地42公顷,四周为城墙,分设南北东西四座城门。城内的建筑,除省级文保单位的县衙是修缮的外,包括城墙在内,都是新建的仿古建筑,因为,真正的即墨古城早已荡然不存。

整个“古城”虽然不大,但古县城的整体格局和功能,如县衙、文庙、城隍庙、财神庙、真武庙、商铺、会所、学堂、民居、街道、戏台子、牌坊、护城河等等,样样俱全。县衙、文庙、城隍庙、财神庙、真武庙、戏台子为明清建筑风格,商铺、会所、学堂、民居均为清末民初的建筑风格。“古城”的道路和室外场地,除绿化部分外,全部用花岗岩石板铺成。这恐怕就不“古”了,在即墨建城的1400多年中,能有哪一届县衙门能承受得起这样大的市政开支呢?道路两侧和房前屋后,移栽了许多高大的乔木,树龄估计都在五十年以上,因为是冬季,我看不出它们是否还活着,但从那些固定树的绳索中,可以看得出它们活得很艰辛。

“古城”的房屋建筑,无论是明清风格还是清末民初风格,都没有引起我的特别注意,吸引我的是那21座牌坊。这些牌坊极具古即墨的特色,全部是石结构,用的都是青岛地区石质坚硬的花岗岩。每一座牌坊,都雕刻精细,高大浑厚,像极了古即墨人的形体、声音和性格。或者说,古即墨人的形体、声音和性格选择了石结构的牌坊。

说起古即墨人的形体、声音和性格,古书多有记载和称赞。“语声上,形容大”,“勤苦耐劳”,“人性刚绝”,“刚劲不挠”等等,都是语音洪亮,魁梧高大的古即墨人最为典型的性格和民风。即墨大夫刚直不阿田单破燕田横五百士郭琇三疏等典故更是让即墨昭彰史册。这些典故是古即墨人品格的最好写照,体现的是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精髓即君子人格。我在“城”内转了好几圈,想找一家酒肆,安静地坐下,喝着温热了的即墨老酒,听着即墨柳腔那醉人的“拉魂腔”,然后,趁着热乎劲,走进一家展馆,看一眼徐悲鸿画的《田横五百士》图,重温一下即墨的那些历史典故。可惜,这“古城”沿街虽饭馆林立,竟没有一家经营即墨老酒的酒肆,也没有找到介绍即墨文史,介绍即墨柳腔、即墨老酒、即墨镶边的展馆。是这“古城”的策划设计者疏忽了,还是因为“古城”落成不久,没来得及编纂和安排呢?

即墨柳腔,被誉为“胶东一枝花”。那“拉魂腔”,不知倾倒过多少代的即墨父老乡亲,风靡过大半个胶东半岛,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得到不少戏剧大家的青睐。

即墨老酒以独特的原料和工艺酿造而成,酒香味醇,醉飨世人,朱德元帅称赞它为中国黄酒类的上乘。人们说青岛啤酒是液体面包,即墨老酒是液体蛋糕

即墨镶边是即墨地方的传统手工艺品,素有抽纱瑰珍之称,以作工精细、图案优美、色调古雅、质地柔韧而驰名中外,畅销几十个国家和地区。

这些都是即墨宝贵的文化和精神财富,即墨人是不会把它们锁在匮子里的,怎么能不发扬光大呢?

墨邑重华,即墨风华灿烂的明天就要到来。想到此,那即墨老酒的醇香气味似乎已扑鼻而来……

 墨邑重华

  墨邑重华

  墨邑重华

墨邑重华

        墨邑重华

墨邑重华

         墨邑重华

墨邑重华

墨邑重华

        墨邑重华

墨邑重华


         墨邑重华

(以上图片均为手机拍摄)

20193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简约之美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