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这座滨水乡村大聚落——洛城,位于金溪县浒湾镇东南,濒临抚河,离著名的“江南古刹”疏山寺仅2公里,距浒湾古镇约5公里,距县城约30公里。ー条水泥公路直通316国道,村西0.5公里即潢汰渡,可乘渡船过抚河。整个村落散布在青山碧水间,灰墙黛瓦,风光旖旎!
该村位于抚河北岸冲积小平原上,地势平缓,沃野平涛,阡陌纵横,田园锦绣。东部为低丘,西部为冲积平原,土地肥沃,村民以种水稻为主,兼种柑桔,自古以来就是富庶之地。远在南北朝时期(公元420-589年),这里就是农业经济发达地区,是金溪小金桔、柑桔、蜜梨等花果的优良产区;据旧志载:梁陈之交时,镇南将军周迪据临川工塘(今金溪县石门乡公塘村),并在疏山设有屯兵所和训练场,率部戍守,保境安民。
该村为王姓聚居之所,有五百多户两千余人,绝大多数户主为王姓。村子历史悠久,人文璀璨。《洛城王氏九修族谱》载:王义泉于南宋建炎三年(1129)由南丰双井宦游洛城,遂卜居于此。该支王氏的先祖出自山西太原,与临川王安石大家族的先祖同根。这里自古学风醇厚,文风璨耀。谱载,先后出过4个举人,2个进士。如:载入旧志的清顺治九年(1652)进士王坤。其人性情严介,不避权势,历任直隶元氏知县,户都主事、员外,刑部湖广司郎中,颇有政声。而近年来,该村大学生、硕士等更是才俊辈出。
洛城的建筑,既耸立有现代化的楼房,又遗存有古色古香的明清民居。偌大的村庄新旧交替,古今相映,彰显了乡土风情和农耕文明的记忆,承载、演绎着古老村落的丰厚文化与历史变迁。村内古建集中连片,屋舍俨然,街巷狭长通幽,蜿蜒曲折,交错纵横。“王氏大柌”宽大宏伟,非一般乡间宗祠可比;“王家大院”气势恢宏,构建精美。另有一幢民国建筑,大门砖雕石刻极其精彩,在传统的题材中加入了民国双旗(五色旗和十八星旗),新旧杂陈,反映了当时的时代气息,颇有意思。
该村还有一大特点是樟树繁多。村道路口两棵千年巨樟,数人合抱,浓阴数亩;村内另一古樟,7人方可合抱。村西南沿河十里圩堤,有樟木数百株,绵延3公里,是十分难得的自然景观。樟林内古木参天,遮天蔽日,葱笼苍翠,景致怡人。如今,这里已成为人们赏木戏水、沙滩烧烤的休闲新据点。越来越多游人来此领略纯朴田园风情,感受自然生态美景。若想赏玩不一样的风景,那就到这里来转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