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里尔小姐的叙事策略分析
(2014-04-23 17:46:20)
标签:
视角直接引语自由间接引语叙述者的隐退教育 |
摘要:布里尔小姐6 通过选择人物有限视角叙事, 使用自由间接引语表现主人公的/ 顿悟,让叙述者从叙述中退出, 使小说充满人物的主体意识, 并在关键时刻使用直接引语否定/ 顿悟 形成/ 幻灭 。自由间接引语与直接引语在形式和内容上的强烈对比, 构成了布里尔小姐的主观认识与客观现实的冲突, 构成了布里尔小姐话语/ 无声与他人话语/ 响亮之间的反差。
关键词:视角; 直接引语; 自由间接引语; 叙述者的隐退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是现代英国文学中一位杰出的短篇小说家, 对短篇小说艺术的发展起过重要的影响。她的小说淡化情节, 注重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竭力捕捉人物的心灵对自我及人生顿感觉悟的时刻。5布里尔小姐6 就是这样的短篇小说。年老、贫困、孤独的主人公布里尔小姐既经历了/ 顿悟, 又经历了/ 幻灭。/ 顿悟是她突然发觉自己也是生活舞台一成员, / 幻灭是听到别人对她的轻蔑。小说行文中, 主人公布里尔小姐的人物意识充盈弥漫, 但其话语却/ 无声无息, 他人话语不但真实而且 响亮。本文分析这种效果是如何通过叙事视角的选择、人物话语表现方式的选择以及叙述者的隐退实现的。
一、布里尔小姐的叙述语结构
布里尔小姐从内容和形式上都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 顿悟, 是布里尔小姐的/ 所见、所闻和/ 所思, 是布里尔小姐的主观感受。由叙述者话语和自由间接引语构成, 充满着布里尔小姐的人物主体意识。其中虽有少数直接引语, 但都是回忆或想象中的对话, 没有例外。这一部分文字最多, 有1 727个英文单词, 是全文1 962字的88%。主要内容是写布里尔小姐围着她十分爱惜的兽皮围巾坐在公园里, 心情特别好, 把围巾当/ 小淘气鬼说话, 听乐队的演奏也优美动人。习惯了悄悄听周围人谈天的布里尔小姐, 这一次对旁边的一对老年人不说话感到失望, 只好回忆上周的情况。然后看眼前的世界: 人来人往, 一切都美丽有趣。这时她突然恍然大悟: 生活是舞台, 自己也是演员, 是社会一分子! 这时来了一对年轻恋人坐到凳子的另一端, 布里尔小姐作好了准备听他们说话。第二部分是故事的高潮, 文字最少, 仅88字, 占本句是人物的意识记录, 因为有插入的引导句( reporting clause) / she thought。否则, 就成了由叙述者出面作的/ 解释性评论。
4. 使用自由间接引语产生叙述者与人物同时说话- / 异口同声- 的效果, 实现叙述者与人物的认同。采用人物有限视角, 通过人物的视觉、听觉和内心感受来观察故事世界的环境、事件和其他人物,为使用自由间接引语和自由直接引语创造了条件。小说的第一部分作者选择了间接自由引语, 大量应用, 表现人物的/ 思想。布里尔小姐觉得自己的围巾是个可爱/ 小东西、/ 小淘气, 她本人也是人生舞台一分子等人物意识, 都是用这种方式表现的, 除人称和时态加以调整外, 保留人物的语言, 如:
Oh, how fascinating it was! How she enjoyed it! How she loved sitting here, watching it all! It w as like a play. It was exactly like a play. Who could believe the sky at the back wasn’t painted? [3- 3]自由间接引语从人称和时态看是叙述者的话语, 从内涵、风格和语气看是人物的话语, 它/ 兼备间接引语和直接引语之长。[这8-种1] 把人物与叙述者混合的/ 双声(dual voice) 特征, 使自由间接引语产生了人物和叙述者同时说话、同时思考的印象[4],容易使行文充满人物的意识。
5. 叙述者从人物行为的叙述中退出。人物行为的叙述( NRA) 和人物语言行为的叙述( NRSA) 一样, 是叙述者的语言, 完全为叙述者所控制。[ 1- 1]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在人物行为的叙述中加入人物特色, 增加作品的人物意识, 模拟人物的口吻, 用人物的语言记录人物行为, 使叙述者从中退出:He scraped w ith his foot and flapped his arms like a rooster about to crow, and the bandsmen sitting in the green rotunda blew out their cheeks and glared at the music.
[3- 4]叙述人物行为的语言甚至还模仿人物说话的停顿方式, 如:
She g lanced, sideways, at the old couple.[ 3- 5]试比较随后的人物话语:
Last Sunday, too, hadn’t been as interesting as usual. [3- 6]
在描写句中也有这样的情如:
But the nose, which w as of some black composition, wasn’t at all firm. [3- 7]
试比较随后的人物话语:
Never mind- a little dab of black sealing- w ax w hen the time came- when it was absolutely necessary.[ 3- 8]
6. 叙述者话语/ 滑入人物话语, 将叙事权威[ authority] 交给人物。这样的语句将叙述者话语与人物话语和为一句, 如:
And what they played w as w arm, sunny, yet there w as just a faint chill- a something , what was it? - not sadness- no, not sadness - a something that made you w ant to sing. [ 3- 9]
7. 在叙述者话语中插入人物话语, 形成叙述者与人物的/ 对话(dialogue) 和/ 协商(negotiate) 的假象, 叙述者在句尾向人物妥协(compromise) 。Now there came a little / flutey bit- very pretty!- a little chain of bright drops.[3- 1]
本例中, 使用引号表明用词来自人物, 破折号内是人物话语, 之后是妥协的结果。再如:And when she breathed, something light and sad- no, not sad, exactly- something gentle seemed to move in her bosom. [3- 11
五、结 语5布里尔小姐6叙述的是主人公布里尔小姐的顿悟和/ 幻灭, / 顿悟 是用自由间接引语表现出的人物主观感受和幻象, / 幻灭是通过直接引语所展现出的现实对布里尔小姐主观认识的沉重打击。小说选择人物有限视角, 凭借人物布里尔小姐的意识进行思考和观察, 让叙述者在具有双重主体的自由间接引语中与人物认同, 从以叙述者为主体的叙述者话语中退出, 掩抑( suppress) 叙述者, 突显( foreground)人物, 使小说充满人物的主体意识, 在关键时刻充分发挥直接引语/ 实录和/ 音响的效果, 与人物意识在形式和内容上成强烈对比, 构成布里尔小姐话语的/ 无声 与他人话语的/ 响亮 之间的反差。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的5布里尔小姐6 在叙事视角上的选择、人物话语表现方式的选择和安排、叙述者的隐退等方面都非常成功, 是一篇优秀的短篇小说。
[参考文献]
[1] Leech, G. and M. Short. St yle in Fiction[ M] . London: Longman, 1981. 324, 32.
[2] Mansfield, K. The Collected Letters of Katherine Mansfield[M] , II , ed. Marg ret Scott and OSullian. Londo n: Ox fo rd, 1984. 88.
[3] Mansfield, K. T he Garden Party and Other Stor ies [M] . Middlesex : Penguin Books, 198. 184, 185, 188, 185, 185, 185- 186, 84, 184, 189, 185, 185.
[4] Simpson, P. Lang uage, I deology , and Point of View [M] . London: Routledge, 1993. 28.
[5] 布斯. 小说修辞学[M] , 华明等译.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7. 35- 36.
[6] 侯维瑞. 现代英国小说史[M] .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85. 428.
[7] 罗刚. 叙述学导论[M] . 昆明: 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 225.
[8] 申丹. 叙述学与小说文体研究[M] .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 35, 38, 323- 327.
[9] 赵毅衡. 当说者被说的时候: 比较叙述学导论[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8. 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