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坪是个好地方之十一——白族土司文化遗产(四)

标签:
365旅游文化杂谈 |
兰坪是个好地方之十一
——白族土司文化遗产(四)
格梅江
2004年采访罗氏后人罗尚锦得知,罗氏在兔峨居住的还有20余家。罗星土司的直系亲属,大少爷罗子浣的两个儿子罗宗培、罗宗育已于上世纪50年代随罗星夫人迁居丽江。与罗星同辈,还居住在兔峨的还有罗太昌、罗德昌之后的子女。
http://s2/mw690/d3716992gx6D3CxARy181&690
1951年3月,罗星带两个叔叔罗丽华、罗丽辉,两个儿子。加护卫队长罗增明(在国民党军队任过连长,俗称罗连长)、自卫队长高建良,事务长李四海(兔峨果力人),二儿子的警卫员赵宝云(营盘人)等人外出缅甸,不久罗得疟疾去世。1952年罗星妻子杨荫花(营盘人,杨玉科的孙女)带亲属子女10人迁居丽江。
http://s6/mw690/d3716992gx6D3CEudUhe5&690
罗梧秀娶三位妻子,正妻赵氏,剑川赵藩之女,赵氏于1914年在罗土司临时居住地大麦地去世,其子女回剑川;第二妻寸氏,喇鸡井寸家女,生子早夭,返回白石江建房居住;第三妻娶丽江和氏,生罗星。罗星生二男一女,长子罗正祺,娶老窝段土司女段承英,生两男两女,长子罗宗培,次子罗宗育。二子罗正宽,娶李氏生2女;一女罗宝珠,先嫁老窝土司段承恭的三儿子,1949年出嫁,罗土司用29匹马驮嫁妆,正遇老窝解放,后转嫁中甸。
http://s12/mw690/d3716992gx6D3CG8f6Hbb&690
兔峨的罗氏亲属被划为“外逃家属”, 76岁的罗氏第二十代孙罗尚锦说起当年的事还心有余悸。
http://s2/mw690/d3716992gx6D3CHvPhL51&690
罗氏土司在兰州的时间达500多年。治地住所多次搬迁。最初罗氏被封的元代“万户侯”治地在金沙江边的石鼓,被封为兰州知州后,重新选址,选中风水宝地建基村,后迁马邑坪,再迁白石江江东新民,最后建房于白石江的西院村。由于,不断搬迁,住所被历史淹没。现存的遗址,只有原新华小学址,一院三坊一照壁。与土司统治有关的遗迹,为土司专项服务的村庄,如专门选去当唔头站堂的“唔头村”,专门充当轿夫的“黄花村”,充当养马运输的“桑树村”等。“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反映了西周分封制社会的特点。在白族地区早已消失的社会制度,文化现象,可以通过土司历史文化研究复原。
http://s14/mw690/d3716992gx6D3CLeW9D3d&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