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杨树明——从普通农民到玉雕大师

(2013-12-11 13:55:32)
标签:

翠宝汇

翡翠

杨树明

玉雕

文化

分类: 珠宝

http://s15/mw690/003S2ja3gy6EUjvbdHoee&690

 

40岁的杨树明是云南省被亚洲珠宝联合会授予“中国玉雕大师”美誉的第一人,他的玉雕作品屡次斩获各类金奖并被众多海内外藏家收藏。

 

一向言语不多的杨树明说,我天生与翡翠有缘,对我而言最幸运的就是与翡翠城腾冲一起成长。而这份天生的翡翠缘,让他和这些不会说话的石头倾谈了20年。在首届云南玉雕大师作品展“寻找大师”腾冲站活动现场,记者一眼就认出前来送作品的杨树明——精瘦、腼腆但却干练,有着玉雕师特有的沉静和儒雅。

 

“做玉雕时,心要静,手要稳,眼要明,所谓眼力、精力、雕功,才能做出好作品。”和徒弟在填写参展报名表时,杨树明也不忘给徒弟传授技艺。“什么时候开始做玉雕?”“21岁。”“21岁以前呢?”“先打工,后帮父亲杀猪。”杨树明话不多,一问一答,都实实在在,一点也不避讳自己曾经当过“杀猪匠”的经历。

 

 

http://s14/mw690/003S2ja3gy6EUjB5erj9d&690

 

放下“屠刀”拿起“刻刀”

 

杨树明的家乡在腾冲县腾越镇小西镇马场村。这里是腾冲有名的竹编之乡,村里人个个会做精美的竹器,并在做好的物件上画上灵动的花鸟虫鱼等漆画。杨树明的父亲就是这样一位能工巧匠。受家人影响,杨树明从小就爱上了画画。时常用木炭、瓦片在家里的墙上、地上涂画,用小刀将黏土、萝卜等雕成各种动物。

 

1991年,高中毕业的杨树明离开了学校。由于一无所长,他只好先帮早已放弃制竹行当的父亲杀猪。“也是因为杀猪,我才得以接触玉雕。”杨树明笑言,这似乎也是缘。杨树明杀猪的摊子对面有个餐厅,当时有个人在里面学玉雕,看他每天都在桌子上画吉祥图、福禄寿喜、花鸟虫鱼。“比我画得好,我天天有空就跑到那里看他画。”

 

杨树明说,当时想着做玉雕可以画画还能赚钱,于是决定去学玉雕。1993年,杨树明打听到一个同学在城里的玉雕厂帮人做饭后,通过这位同学的推荐,他进到了腾冲县二街街道玉器厂学手艺。当时他所学艺的这家厂承包给了外地的一个老板,老板请来了北京等地的一些技艺精湛的玉雕师制作玉器。为了支持他,家里凑了1500元学费,让他到腾冲县二街街道玉器厂学习玉石雕刻。就是这份对画画的爱好和家人的支持,让这个“杀猪匠”成为了10多年后众人称赞的大师。

 

 

http://s15/mw690/003S2ja3gy6EUjG4YZoee&690

 

苦练3个月被迫出师

 

尽管杨树明的学艺时间表只有短短的3个月,并且师傅都是不固定的,但他跟着这些外地来的玉雕师偷学了不少东西。“最开始,只能雕一些小生肖,先在上面画出雏形,再顺着线条雕琢,并且大部分时间只能在下机器后私下去找师傅指点,听到心里,再回家或上机器自己琢磨。”杨树明回忆道,那时经常一上机器就不知道时间了,甚至忘记了吃饭。

 

“由于几个师傅先后离开,我没有系统地学到更多技法,但我记住了师傅们所教的一句话:‘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杨树明说,在几个师傅先后离开后,仅掌握玉雕工艺皮毛的他被迫出师,并在父母的帮助下,在腾冲珠宝交易中心开了一间10平方米的小店,开始了自学和创作之路。

 

“只学到了一点皮毛,要怎么靠玉雕来养活自己?怎么用工具?怎么雕?雕成什么样?”杨树明坦言,创业初期他也经历了不少困惑和彷徨,为了能把店面撑下来,他只好逼着自己去市场和集市里学。“我没事便在市场的店铺里看人雕玉,回来又坐在店里自己试着雕。每逢腾冲集市赶集,我都会拿着小本描绘地摊上那些老物件的花纹图案。”杨树明说,为了发掘“灵感”,他还会去城里的老宅或寺庙看花窗上、门头上镂刻的花、建筑物上的圆雕和浮雕……这样的自学过程,一晃就是3年。而在这几年里,杨树明也收获了大量的雕刻资料——苏绣图案、各种玉器图案、陶艺、石雕。他开始利用资料,把很多图案结合起来,取其精华,进行再创造。

 

杨树明说,很庆幸自己的沉默,能排除杂念,干这行必须心静,雕到最精细处你还要屏住呼吸,静心凝神。也因此,在博大精深的美玉世界里,杨树明不仅收获了精湛的雕刻技艺,还吸引了一位特别的贵人——一个名叫冯国禹的台湾地区商人。

 

1995年,冯国禹拿着10多片玉石毛料出现在杨树明的小店,问他能不能照着样品的样子做几件玉雕。当杨树明把照着样品“瓢”出来的玉雕递到冯国禹手里时,冯国禹赞不绝口。此后,冯国禹不断拿毛料过来请杨树明加工,两人的合作持续了10年左右。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杨树明在业界逐渐站稳了脚跟,有了自己的一方天地,客户也开始多了起来。

 

 

http://s7/mw690/003S2ja3gy6EUjQhgCW06&690

 

办玉雕学校愿“青出于蓝胜于蓝”

 

2005年,杨树明有了自己的工作室,但他依然过得不富裕。不少商家拿来毛料找他帮忙加工,他答应了做,东西卖出后只赚个工钱。“手艺人就赚个手艺钱”,这是杨树明经常对徒弟说的一句话,也是他对坚持这种依然不富裕生活的注解。

 

在和“石头”厮磨的这些年,随着人品与技艺被越来越多的人欣赏,热爱翡翠,不爱说话,沉默寡言的杨树明被腾冲珠宝协会600多名会员推举为副会长。如今,杨树明要将一件最大的毛石雕出一尊“山水观音”,他说这是对自己的又一次挑战,因为这是他迄今为止用的最大的石材雕刻的物件。4年时间,50厘米高的“山水观音”已现雏形。只见山水林木环绕,观音端坐其上,手握净瓶,怡然微笑。

 

杨树明的大徒弟告诉记者,在潜心雕刻的同时,杨树明更多的时候都在教徒弟。这些年,他的弟子已经有300多人。如今,不少出师的徒弟在业界也获得了许多奖项,有了自己的一片天地。现在,在离树明玉雕不远的一个小寨里,杨树明买下了两间房子作为其学生实践和学习的地方。40多个年轻人每天8小时的时间安排得满满的。杨树明请来了当地最好的老师,早上教他们学习绘画、中国古典文学等文化课,下午学生们就在另一间房间里学习玉雕技术。而为了让徒弟们学到真功夫,学校里用做练习的石材全部是真玉石。

 

“硬度不一样,手感自然不一样,要学就要学到真功夫。”杨树明说,希望自己教出来的徒弟能“青出于蓝胜于蓝”。相比做个商人,他更愿意做一个纯粹的玉雕师,而相比玉雕师,他更愿意做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人。

 

 

 

 

 

杨树明部分玉雕作品欣赏:

 

 

http://s10/mw690/003S2ja3gy6EUjZ8xaF49&690

http://s2/mw690/003S2ja3gy6EUk3LLBD11&690

http://s14/mw690/003S2ja3gy6EUk5Y9TT9d&690

http://s11/mw690/003S2ja3gy6EUk9BfVE1a&690

http://s6/mw690/003S2ja3gy6EUkbaoJL55&690

http://s4/mw690/003S2ja3gy6EUkcnuqT83&690

http://s1/mw690/003S2ja3gy6EUke6h9eb0&690

http://s7/mw690/003S2ja3gy6EUkfgkiaa6&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