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心静
心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748
  • 关注人气:1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如何培养孩子拥有宽容之心》有感

(2016-07-02 21:14:12)
标签:

转载

情感习惯是孩子习惯培养中重要的内容,一个有着良好品质修养的人能受到别人的尊重,所以一直以来孩子拥有良好的情感习惯比孩子的好成绩更令我欣慰。培养孩子拥有宽容之心与亲子沟通中家长拥有宽容之心是相呼应的,感叹老师循序渐进的课程安排,前期的亲子沟通就是为接下来习惯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只有家长拥有了一颗宽容的心才能引导孩子在生活中感悟、体验并逐渐养成。

 一、自我的改变:在主题课一开始,老师的“生气”一词带入了互动问题中,当时默默回忆,好像自己很长时间没有生气了,悄然顿悟家庭教育学习后原来我真的有改变了。在组建家庭前期,记得每天都可能会生气,单位同事、亲戚朋友之间倒能谦卑相处,而到了家便是自己情绪发泄的地点,原来那就是缺乏宽容心的表现。感谢家人对我的宽容,之后乐乐的出生成了家里快乐的源泉,随着孩子的慢慢长大,孩子不良习惯的呈现和育儿理念的分歧也在很长一段时间成了家庭矛盾的主导力量。直到有幸认识了韩老师,在家庭教育学习的道路上,我渐渐感悟宽容之心能给家人、给自己带来无限的温暖,从喜欢盯着家人不足说事到多看他们对家的付出,从扩大孩子的缺点到加优减缺的原则,从忧虑事情的发生到换个角度看待问题等等,这些所有的改变都见证了韩老师美妙的家庭教育艺术。老师所传递给我们的不仅是育儿的方法,更多的是做人的道理,特别是一个女人应该有的修养和品质。

二、在培养孩子拥有宽容之心时,首要的前提是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当我们理解并懂得了孩子身心发展特点后,教育引导才能找准时机,获得良好的效果。

1、从孩子亲身经历的事情引导孩子拥有宽容之心:乐乐三年级放学路上被打一事我记忆犹新,等孩子情绪稳定后便一起分析事情发生的缘由,当时刚刚接触家庭教育,我也是从宽容着手引导孩子化解心中的愤怒和委屈。我问孩子:“那个素不相识的同校学生为什么会骂你?“孩子说:”就是不知道为什么无缘无故骂我?!“我说:”这就是问题的根源,那孩子不是对你不满而骂你,而是在他的生活中脏话已经成了口头禅,因为他的父母没有交给他一个良好的语言行为习惯,导致他语言的粗鲁,你看,对于他的错误行为你应该怎么回应他?“儿子说:”怎么能这样把骂人当成口头禅呢?“我说:”是的,这就是父母不教育的悲哀,如果当时你冷静一些可不可以宽容点对待他?“儿子说:”我不应该回骂一句过去的,应该不理他,或让他不要骂人。“我说:”是的,这就是一个心胸宽阔的男子汉该做的,当别人犯错误时,我们不能用同样错误的方式去反击,我们可以用理解、用豁达去对待,这时你就不会去计较了。“孩子亲身的经历是感触最贴切的,作为家长应帮助孩子分析问题,找到原因,适时引导孩子将收获很好的教育效果。

2、从生活中引导孩子拥有宽容之心:周三晚乐乐和我约定背课文中一个自然段,找到乐爸当考官看谁先背出来,当我们在约定规则时乐乐说:”那我先背!“这要以前我定会从人际交往和公平公正的原则引导孩子,但本周主题课让我转念一想:也许这是引导孩子拥有宽容心的教育时机。于是我对乐乐说:”这个星期妈妈学习的是如何培养孩子的宽容之心,我认为首先妈妈应该有一颗宽容之心才能培养好你的宽容之心,所以今天我做到宽容,让你先背,因为我们背书比赛的目的是更好地理解书中的内容,不管谁先背都没有关系的。“第一轮乐乐没有背下来,当我开始背时乐乐怕我比他先背出,严厉地对待我,连漏一个字都不行,这时乐爸倒是挺配合了说道:”乐乐,你看妈妈刚才都用宽容之心让你先背,那现在你是不是也要对妈妈宽容一些呢?如果你这么严厉待会儿妈妈也像你学习,那估计你得被个5、6遍都不一定能通过。“没等乐爸说完,孩子马上意识到自己行为的不妥,马上停止对我的要求,而且在我背不下去时还用嘴型提醒我,看着孩子态度的转变我想他应该体会到宽容的应用。     

       结合第八期会员聊天一课,我想什么时候找个时机也个孩子聊聊宽容心的话题,但如果直接入手孩子可能会觉得枯燥无味,那应该以怎样的方式让孩子积极参与呢?突然,老师主题课中的那副对联给了我灵感,于是用纸条写下老师那副”大度能容,容天容地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古笑今笑古人可笑之人。“周五送孩子写硬笔书法的路上我拿出纸条为难地对乐乐说:”儿子呀!你看,今天韩老师给我们出了一副比较难的对联,问大家是什么意思?你可以帮妈妈看看,到底韩老师给出的这副对联表达了什么意思?“果然,乐乐听说妈妈又要讨教他,非常积极拿着对联读了两遍,接着开始解释上联的意思:”人要大度能宽容,要容下比天大、比地大的事情,就是能容下别人不能容下的东西,指的是一个人要有很大的宽容心。“我用诧异和钦佩的眼光说:”哇!你这么厉害!原来是讲人要宽容!“接着乐乐解释下联的后半句由于理解能力有限,说是笑别人可笑的地方,接着我们采用探讨的方式终于让孩子明白了是:当你能做到遇任何事情都笑着对待,宽容对待,那么你会认为别人的计较和不宽容现象给自己增添烦恼的现象很可笑,也是告诉人要有宽容之心才能心情愉悦和豁达。乐乐说:”是的,妈妈这是深层次的意思,我前面说得是表面意思,但我上联的解释也说到了深层次的意思,你来重复一遍,要不然待会儿你就会忘记,下次要韩老师问你的。“与乐乐重复了之后,再拿出生活中的几个例子和孩子一起感悟了宽容之心,整个过程孩子积极参与,把话语权尽量交给孩子,会发现只要将孩子的兴趣吸引到聊天中,他的思维和理解能力还是很棒的!所以不是孩子不好教,而是我们家长没有激发孩子参与的兴趣。     3、引导孩子宽容待人来培养孩子的宽容之心:在韩老师每次的群指导中,都可以感悟出家长要理解和宽容孩子、家人特别是老人,但凡哪个家长给孩子贴标签、埋怨家人、责怪老人时,韩老师都会启发和引导家长需要帮助孩子、理解家人、善待老人,这些点滴的细节都让我感悟至深。想想母亲为家里所做的一切,我们除了感激、孝敬还有资格选择其它情绪吗?所以平常生活中孩子有责怪外婆唠叨等现象时,我有和孩子讲外婆小时候家境贫寒辛勤劳动的生活,加上当时学习环境不好外婆都不能安静地上课,所以学习到的知识有限,我们要对外婆宽容,孝敬。从孩子几次家规的执行和惩罚时说道:”这项外婆不用参与,因为我可以原谅外婆又这个现象,因为外婆年纪大了。“每每听到孩子这样的话,我还是挺欣慰,我想孩子从内心懂得了对外婆的宽容。

三、宽容与纵容之间度的拿捏:就像老师说得宽容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让孩子拥有一个良好的品质,用得不好会让孩子在宽容过度的氛围里放纵自己。老师在辅导课上再次提到了事不过三原则,真的,孩子对家长的态度有很敏锐的洞察力,如果不懂育儿又没有原则的家长,很容易被孩子钻空子,最终导致家长对孩子一次次的纵容,原则的底线就是这样被孩子一次次攻破。这在我目前的育儿实践中真正体验到的,在理解孩子,关心孩子玩耍时间的同时,便对孩子的学习要求放低了些,马上孩子就察觉到妈妈对他学习的宽容,钻空子现象就开始出现:有时开始挑战作业时间,要么拖拉开始时间,要么推后结束时间,当一两次原谅之后孩子开始变本加厉。当我及时醒悟并提出事不过三,严格执行作息时间表的原则时,孩子也会跟着我的原则而改正。因此,我们在理解宽容孩子的同时,一定不能过度宽容变成纵容,坚定正确的原则,拿捏好两者之间的度考验着家长育儿的灵活性。

         宽容之心是我在家庭教育学习中体会最深、改变最大的一面,从此做孩子的榜样,让孩子在生活和学习中引导孩子宽容的好品质,培养孩子拥有宽容之心是一项长期的育儿工程。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