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2016级2班 |
1、在游戏中增加幼儿的交往技能。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社会性方面对小班幼儿的要求是:“遵守游戏和日常生活中的规则,初步学会等待,轮流等,初步体验规则的作用,逐步养成遵守规则的意识。”因此,我们在幼儿的游戏活动中,可以帮助幼儿养成商量、合作、谦让、轮流进行等交往技能。如:在区域活动娃娃家、建构区等角色游戏中,会鼓励幼儿自己协商分配角色,自由交往、自我协调,在这样的时间、空间里,幼儿可以和自己区域内的小朋友交往,也可以和其他区域内的小朋友交往,还经常和老师交往。
2、在一日生活中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
幼儿的交往能力是在不断的交往实践中发展起来的,良好的同伴关系有助于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老师每天都会组织幼儿各种各样的活动,在幼儿的交往过程中发现问题,随时进行教育,寓教育于生活化。
3、让幼儿学会简单的交往语言。
语言是人类沟通交流的重要桥梁,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征,我们应交给幼儿一些简单模式化的语言,如“请你帮我……”“请你借给我……”,“谢谢你”,“不用谢”等等,再让幼儿学这些语言时,不能采用单纯的说教模式,而是应该采用一些运用交往语言较多的童话、故事,配上图片,使幼儿在文学作品的熏染下轻松愉快的掌握交往语言,并在各项活动加以运用,巩固对交往语言的掌握。
4、家园合作培养幼儿的交往习惯。
幼儿的教育,离不开家长的理解和配合,我们通过家访、召开家长会、开设宣传栏等活动,帮助家长了解我们的意图,力争家园同步,发展幼儿的交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