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正山说法|征地拆迁法律维权中,一定要知道的维权时限

(2023-03-17 16:33:48)
标签:

房产

律师

土地

维权

咨询

在征地拆迁中,被拆迁人有权通过法律程序,争取自己的合法权益。但法律是有时效期限的,一旦过期,就会丧失很多通过法律寻求帮助的办法。因此,记牢各个程序的时效或期限,对维权人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正山说法|征地拆迁法律维权中,一定要知道的维权时限

 

01 政府信息公开申请——15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24条规定,行政机关收到政府信息公开申请,不能当场答复的,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予以答复。延长答复应当经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负责人同意,并告知申请人,最长不得超过15个工作日。该条例第18条的规定,属于主动公开范围的政府信息,应当自该政府信息形成或者变更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予以公开;在信息公开的申请发出后,常遇到政府部门超过15日不公开的情况,在这里提示大家,为了方便日后应对政府部门不公开的情形,最好选用快递寄送方式进行,一来物流信息可记录是否签收,二来可以明确申请时间,以备后续维权。

 

02 申请评估——10日

 

被征收人或者房屋征收部门对评估结果有异议的,应当自收到评估报告之日起10日内,向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申请复核评估。如对复核结果有异议的,应当自收到复核结果之日起10日内,向被征收房屋所在地评估专家委员会申请鉴定。

完整的估价报告应包括:1封面;2目录;3致委托方函;4估价师声明;5估价的假设和限制条件;6估价结果报告;7估价技术报告;8附件。评估报告的估价事项是否全面、准确,尤其是对房屋、土地面积,产权性质、房屋用途等基本情况的认定是否符合实际,是否遗漏了未经登记建筑面积的评估,是否遗漏了院落空地面积评估,附属物附着物及装饰装修是否存在漏项等。

 

03 行政复议——60日

 

提起行政复议的时间:根据《行政复议法》第9条的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60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但是法律规定的申请期限超过60日的除外。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当理由耽误法定申请期限的,申请期限自障碍消除之日起继续计算。复议何时答复时间:行政复议机关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行政复议决定;但是法律规定的行政复议期限少于60日的除外。既然复议和诉讼都可以维权,为什么一定先要进行行政复议呢?主要是行政复议的便捷性和监督全面性,复议程序的环节没有诉讼程序那么严格,对复议时效的相关规定较行政诉讼为短,若上级政府有效监督,拆迁户可以最快地取得维权效果,因此复议程序非常重要。由于复议期限较短,只有60日,大家一定及时维权,积极咨询、配合律师。

 

04 行政诉讼——15日;6个月

 

复议后提起诉讼的时间:如果在征地拆迁过程中,被征收人依法申请行政复议后,对复议决定不服,那么则需要在收到复议决定之日起的15日内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大家一定要记好这个诉讼时效,若是委托了律师,在收到复议决定后,一定要及时的告诉律师,避免错过这个维权机会。

直接诉讼的时间要求:对于违法行为而直接提起诉讼的,一般诉讼时效是自被征收人知道违法行为之日起6个月内提出,就是说,在征地拆迁中,如果征收方没有告诉你起诉期限,但是被征收人已经知道征收行为已经发生的,这个时候起诉期限为从被征收人知道征收行为起算起6个月内。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知道具体的违法征收行为之后,并没有在这六个月内依法提起行政诉讼,而是一拖再拖,等征收方找自己协商补偿或是赔偿,那么被征收人可能就面临着失去维权的最后一道防线。

 

05 要求举行听证会——10日

 

当村民对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有异议时,可以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公告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向有关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现实中,有很多当事人往往忽略这个听证权,要知道这里听证的是补偿标准和安置途径,这两个因素几乎直接关乎被征收人的切身利益,不可不重视。

 

06 收到以下文件,须6个月及时维权!

 

《限期拆除通知书》《责令交出土地决定书》《房屋征收补偿决定》,当收到这三份文件时,一定要在6个月内进行维权。拆迁户在法定期限内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不提起行政诉讼,政府部门可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这就等于白白丧失了维权机会,那么房屋就会面临极大的被“合法强拆”风险。因此,在上述法定期限内,政府强制拆除公民房屋的,是违法行为;而在法定期限外,再进行强制拆除,符合法定程序,到那时,再想维权就便较为被动!

以上是在维权过程中,最常见也是最应该引起被征收人关注的几个期限的规定,而现实操作中的期限更加复杂多样,并非超出前述时间,就意味着全无维权希望。很多程序的启动,需要专业律师跟进、判断。

法律只保护那些积极主张权利的人。为防时过境迁,证据灭失,也为了集中有限资源解决现实矛盾,所以主张权力应尽早尽快行动起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