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材分析
(2013-08-21 13:17:38)一、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孩子在一年级时已经培养了一定的音乐常规,对音乐的兴趣很强,尤其是对活泼的、贴近生活的歌曲更加喜爱。在我所担任的班级中,经过上学期的期末考核,我发现大部分学生已经有了良好的上课习惯。比如正确的坐姿、安静地倾听、整齐自然的歌唱。在进行齐唱时,有的学生喜欢表现,经常会大声演唱,有时候缺乏气息支持,影响了音乐的美感,老师需要时常提醒他们与小伙伴的相互配合协作。前三个班音乐感觉还是很好的,音准也不错,后一个班的纪律很好,有一小部分同学在音准、表现力方面不是很好,唱歌声音小,声音放不开,模仿能力比较差。其中主要原因一方面没有接受过长期的训练,还不能很好的表现自己;另一方面性格内向、胆小也是原因之一。因此,利用音乐课及课外活动,培养他们良好的兴趣,打好基础是当前首要任务之一。在本学期的教学中,我争取采取以下措施:
1、认真用心准备每一次的备课和教研活动,认真钻研教材,精心准备,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2、注意通过设计情景或实践活动来激发学习兴趣,建立良好的自信心,能自然大方的演唱歌曲。
3、以孩子为主导,创设良好的氛围,激发每一个孩子的潜力,使每一个学生在每一节音乐课中都能受益,都能得到发挥潜能的机会,从中得到乐趣。
二、
本学期所用教材是国家义务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音版)本教材针对新课程标准精神而推出的。从教育观念上,强调了“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审美为中心,以音乐文化为主线,以学科特点为基点加强实践与创造,加强综合与渗透,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贯穿始终。本册共分十个单元主题:《问声好》、《时间的歌》、《童话故事》、《跳起舞》、《爱劳动》、《可爱的小动物》、《小小音乐家》、《幸福生活》、《美丽的动物》、《过新年》
(一)本学期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a.使学生养成乐观的态度和团结友爱的精神b.教育学生热爱祖国、喜爱动物、热爱劳动、热爱大自然c.能以音乐的方式与教师同学交往,喜欢并乐于参加音乐实践活动
2、能力目标:a.开发学生的音乐感知力,体验音乐的美感b.激发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3、知识与技能:a能学会聆听音乐,学习以动作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b.知道音的长短,感受音的强弱c.初步认识音乐课中的几种音乐学习标志,并尝试以动作和语言表达欢快活泼的情绪d.能结合口风琴键盘认识“d、r、m、f、s、l、si、d1”八个音,能按正确的姿势、按字母谱准确地吹奏口风琴;
教学重点:能自然流畅的唱歌,能积极主动地参与音乐活动
教学难点: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即兴创造活动
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各种小乐器
(二)教学内容:
1、第一单元:问声好
聆听:《森林水车》
表演:《早上好》、《小麻雀》编创与活动
(1)单元教学目标:一、感受关于大自然的音乐,能以歌声表达热爱生活的情趣,知道同学之间团结友爱。 二、动脑为歌曲编创歌词、动作。 三、主动评价自己和他人的歌唱与表演的优、缺点。
(2)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演唱歌曲《早上好》、《小麻雀》,感受关于大自然的音乐,能以歌声表达热爱生活的情趣,知道同学之间团结友爱。
(3)教学难点:歌曲唱名的学唱及内心对音高的感觉。
2、第二单元:时间的歌
聆听:《在钟表店里》《调皮的小闹钟》
表演:歌曲《时间向小马车》《这是什么》
(1)单元教学目标:一、通过听《在钟表店里》、《调皮的小闹钟》、唱《时间像小马车》、《这是什么》,感受音乐所描绘的钟表的形象,体验轻松愉快的音乐情绪,认识时间的宝贵,懂得珍惜时间。二、主动参与为歌曲伴奏,即兴编创动作,探索生活中的各种音响,编创节奏等音乐实践活动。
(2)教学重点:学生演唱歌曲《时间象小马车》、《这是甚麽》。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爱惜时间的精神。
(3)教学难点:探索音响及编创节奏。培养、提高学生的节奏感与多声部合作的能力。
3、第三单元:童话故事
聆听:《小天鹅舞曲》《糖果仙人舞曲》
表演:《小红帽》《有一个在森林》
(1)单元教学目标:一、通过听《糖果仙人舞曲》、《小天鹅舞曲》,唱《小红帽》、《有一个人在林中》童话色彩的音乐和歌曲,感受体验乐曲轻快活泼的情绪。二、结合琴键盘认识d、r、m,能按字母谱准确唱谱。三、主动参与编创动作表现歌曲,填唱名,选择打击乐等音乐实践活动。
(2)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学习充满童话色彩的音乐和歌曲,感受其情绪。
(3)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参与音乐创作实践活动,发展求异思维,培养创新意。
4、第四单元:跳起舞
聆听:《歌曲北京的金山上》、歌曲《雪莲献北京》
表演:《多么快乐、多么幸福》《我的家在日喀则》
(1)单元教学目标:一、通过听《在北京金山上》、《雪莲献北京》,唱《多么快乐多么幸福》、《我的家在日喀则》,体验感受藏族民歌中高亢嘹亮和欢快活泼的不同音乐特点。学习藏族舞蹈的动作,用身体的动作感受藏族音乐。二、能够听着鼓声走和停,锻炼自己的节奏感和内心听觉及动作的反应与控制能力。 三、能准确地、有感情地用打击为歌曲伴奏。
(2)教学重点:指导学生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藏族歌曲,学习藏族舞蹈的动作
(3)教学难点:节奏感和内心听觉及动作的反应
5、第五单元:爱劳动
聆听:《劳动歌》、歌曲《海娃的歌》
表演:《不再麻烦好妈妈》、《种玉米》
(1)单元教学目标:一、通过听《海娃的歌》、《劳动歌》,唱《不再麻烦好妈妈》、《种玉米》,理解劳动的喜悦与欢乐。 二、认识字母谱f、s,并能准确地唱出。 三、能主动投入编创歌词、编创动作、填充字母谱、编创旋律等音乐实践活动。
(2)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学唱歌曲并理解劳动的喜悦与欢乐。
(3)教学难点:填充字母谱、编创旋律。
6、第六单元:可爱的动物
聆听:歌曲《爱劳动》《鸟店》
表演:《我的小绵羊》《小袋鼠》
(1)单元教学目标:一、 听《鸟店》、《袋鼠》,唱《我的小绵羊》、《小袋鼠》,感受音乐表现的生动鲜明的形象。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突出本课主题“可爱的动物”,培养学生保护动物的意识。二、通过编创动作、歌词,尝试模拟鸟儿的叫声等各种音乐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的想像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
(2)教学重点:学唱歌曲,培养学生保护动物的意识
(3)教学难点::歌曲中的反复记号以及演唱方法。
7、第七单元:小小音乐家
聆听:《百鸟朝凤》《小乐队》
表演:《快乐的音乐会》《喇叭配唢呐》
(1)单元教学目标:一、通过听《百鸟朝凤》、《小乐队》,唱《快乐的音乐会》和《唢呐配喇叭》,理解人与自然的主题,感受民族乐器唢呐的音色,及歌曲《小乐队》的趣味性。二、能用活泼欢快的情绪,明亮柔和的声音,完整准确地演唱歌曲。三、能为歌曲编动作,用字母谱编创旋律,表达自己的情感。
(2)教学重点:指导学生用活泼欢快的情绪,明亮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
(3)教学难点:旋律中×× Ο×│ × ―│的节奏。
8、第八单元:幸福生活
聆听:《阿细跳月》《歌声与微笑》
表演:《同坐小竹排》《西伦达》
(1)单元教学目标:一、通过听《阿细跳月》、《歌声与微笑》,唱《同坐小竹排》、《西伦达》,感受中外民族民间音乐,理解本课主题“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的道理。二、能主动参与听、唱、舞的音乐实践活动,表达自己愉快、欢乐的情感。三、能准确地为歌曲打节奏和用打击乐伴奏,积极参加探索声音的游戏,主动与他人合作。
(2)教学重点:指导学生用愉快、欢乐的情感演唱歌曲,懂得“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的道理(3)教学难点:准确地为歌曲打节奏和用打击乐伴奏。
9、第九单元:美丽的动物
聆听:《龟兔赛跑》
表演:《金孔雀轻轻跳》《大鹿》
(1)单元教学目标:
(2)教学重点:指导学生采用不同的情感演唱歌曲,懂得团结友爱、助人为乐的道理。
(3)教学难点:编创一定的情境,表现歌曲的内容及自己的想像。
10、第十单元:过新年
聆听:《窗花舞》《晚会》
表演:《小拜年》《过新年》
(1)单元教学目标:一、通过听《窗花舞》、《晚会》,唱《小拜年》、《过新年》,感受音乐所表达的新年的热烈氛围,感受不同地域的民歌风,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二、积极参与编创旋律,用打击乐表现过新年的气氛、自编动作等音乐实践活动。
(2)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学唱《小拜年》、《过新年》,感受音乐所表达的新年的热烈氛围。
(3)教学难点:编创歌词、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