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7期 布莱克3 英国浪漫主义画家 William Blake

标签:
米花米缸布莱克剑桥大学菲茨威廉博物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泰特美术馆 |
布莱克(William Blake,1757-1827年,第119期,第1079期)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画家,冲破唯物理性的教条,用想象力原创神秘哲学。
The Ancient of Days远古
31*25厘米,版画+渲染,剑桥大学 菲茨威廉博物馆
赏析:诗人兼画家的布莱克出版的《欧洲先知》上的扉页画,代表理性和法律的乌里森(象征造物主耶和华)是他构建的神话世界里的先知,蹲伏在一个圆形且散发着光芒的物体里,周围乌云围绕,白发白须飘扬,左手持一圆规在丈量或规划着下方的黑暗世界。
Christ in the Sepulchre基督入棺
42*30厘米,1805年,硬笔水彩,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
赏析:取材自圣经,耶稣尸体从十字架取下安葬,抹大拉的玛利亚见到两个天使分立耶稣头脚两侧,耶稣还似乎对玛利亚说了话。构图灵感来自旧约的出埃及记,上帝在西奈山单独约见摩西,让他建约柜上的金板时用黄金打造两侧的天使。画面色彩和中心灵异的光亮传达了神秘感。
Los enters the Door of Death踏入死亡之门
菲茨威廉博物馆
赏析:布莱克攻击正统、工业,将其形容为阴暗邪恶的磨房,《耶路撒冷——巨人阿尔比昂的气场》是最长也是最后一本预言诗集,卷首插画上,手里提着不明发光物的人,领着看客进入一扇门,那是一首诗的开始,或是通向死亡的通道。
The Ghost of a Flea跳蚤幽灵
21*16厘米,1820年,蛋彩木板,泰特美术馆
赏析:灵感来自一次幻觉经历,画面中的跳蚤幽灵半人半魔状,强壮而肌肉突显的躯体,如爬行类动物般的头颅连接在粗壮的牛脖子上显得有点渺小,舌头上卷如蛇,眼球突出的瞪着盛血的碗,将一种吸血昆虫类物种如嗜血僵尸般人格化,有嘲讽某些邪恶贪婪的如虫鼠般低级存在的人类。颜料中有加入金粉,重叠涂抹营造出画面中的帷幕以及人物的厚重质感。
Nebuchadnezzar尼布甲尼撒二世
54*73厘米,1805年,硬笔水彩,泰特美术馆
赏析:人和兽之间的变形想象,取材自圣经故事,新巴比伦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陷入癫狂,被迫像野兽般生活,作为上帝对他过分骄傲自大的惩罚。
微信公众号:米花米缸,微信号:mihuamigang
订阅后“查看历史消息”获取往期内容,或在对话框回复数字(第1期回复
1;第2期回复 2;以此类推)。
意见反馈邮箱:mihuamigang@qq.com
接受友情赞助,支付宝账号:18011787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