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2期 林内尔 英国浪漫主义画家 John Linnell

标签:
米花米缸林内尔康斯太勃尔耶鲁大学英国艺术中心伦敦泰特美术馆 |
约翰·林内尔(John
Linnell,1792-1882年)英国浪漫主义画家,风景、肖像为主,最广为人知是描绘英国乡村田园日出、黄昏天空,美轮美奂的光线变化,对自然的研究与康斯太勃尔(第113期)旗鼓相当。
Shepherd Boy Playing a
Flute牧童吹笛
23*17厘米,1831年,木板油彩,耶鲁大学英国艺术中心
赏析:受自学成才的乡村诗人布卢姆菲尔德(Robert Bloomfield,1766-1823年)诗歌《农民的儿子》的启发。务农生活枯燥单调,四季不停劳作周而复始。牧童腼腆的面对观众方向吹着竖笛,羊群吃着草,牧羊犬围绕牧童身旁。乡村大自然与单纯牧童之间相互映衬,宗教中牧羊人特殊的身份(参见第504期 凡克利夫《好牧羊人》)升华了人的精神追求寓意。
94*141厘米,1860年,油画,墨尔本 维多利亚国家美术馆
赏析:真实再现19世纪英国乡村收割小麦的场景,当时的小麦麦秆细长,而现代培养出的麦秆短小,麦穗也更厚重饱满。蓝色的天空上云朵向中间涌动,边缘不透光的深色带着有雨的信号。地上一片林木在麦田外围挡住了视野,让前景形成一个舞台,仅在左侧留下扩展向远方的视野。劳作分工明确,男人们分组进行收割、传送、捆扎打包,女人带着小孩送水送饭、等着在收割完毕的场地里拾穗。
Harvest Home, Sunset: The Last
Load日落收割归来:末班车
88*147厘米,1853年,油画,伦敦泰特美术馆
背景:林内尔青年时期结识布莱克(第119期)成为忘年交,共同认为自然是精神世界的映像,自豪于工薪阶层的出生,并且不打算向上层阶级妥协。林内尔晚年定居乡村,潜心描绘周边乡村风光,如果说透纳(第28期)代表了理想主义风景,他则是自然主义风景的代表。
赏析:黄昏日落余晖,天空翻滚的云层边缘最后一抹赤色云霞(火烧云)消失殆尽,形成拱顶形状,已擦黑的山林之间形成盆地,边缘与天空接壤。天地之间的山路上,农夫拉着满载的马车,走进自家篱笆墙的院子,家里老弱妇孺已在路口迎接。
127*183厘米,1873年,油画
赏析:金色的麦田里农夫农妇们正在忙碌收割,中间还有赶着羊群匆忙回家的牧羊人以及牧羊犬,天空乌云翻滚,云层厚重的阴霾扑面而来,可以真切感受到的暴风雨前的狂风大作和横扫一切的汹涌气势,产生世界末日来临般的担忧与联想。
微信扫一扫,每天更新,免费订阅。每天3分钟,视野因此而不同。
微信公众号:米花米缸,微信号:mihuamigang
订阅后“查看历史消息”获取往期内容,或在对话框回复数字(第1期回复
1;第2期回复 2;以此类推)。
意见反馈邮箱:mihuamigang@qq.com
接受友情赞助,支付宝账号:18011787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