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5期 罗吉尔 荷兰文艺复兴画家 Rogier van der Weyden

标签:
米花米缸罗吉尔佛兰德文艺复兴华盛顿国家美术馆 |
罗吉尔·凡·德尔·韦登(Rogier
van der Weyden,1399-1464年)荷兰文艺复兴早期画家,除具备佛兰德惯有的精致细节,另在宗教主题中表达丰富的人性情感,构图方式也有创新,对欧陆绘画发展有很大影响。
37*27厘米,1460年,木板油彩,华盛顿国家美术馆
背景:随着扬凡艾克(第23期)创作四分之三侧面肖像,打破传统侧面肖像画的限制,罗吉尔则以自己独特方式表现模特美感,以精心安排的细节突出他们的虔诚与人情味。
赏析:深色布景、合拢的手臂、头巾分别组成多个三角形组合,散开的头巾形成的正三角与领口的倒三角形状像呼应,整体垂直拉伸的效果呈哥特式效果。模糊效果处理面部轮廓,以阴影与高光效果突出较厚的下嘴唇,拔过的眉毛与发际线(当时流行)衬托出表示有智慧的高额头,目光向下、瞳孔放大以示谦逊,双手纤细的手指在红色束腰的衬托下紧扣,精致的黄金搭扣暗藏奢华。人物不仅有高层贵族的矜持内敛,还表现出自身的个性特征。
St Luke Drawing a Portrait of the
Madonna圣路加画圣母像
138*111厘米,1440年,木板蛋彩油彩,波士顿美术博物馆
背景:圣路加是保罗的门徒,希腊医生(也被奉为医院及医务人员的主保圣人),《圣经·新约》中路加福音和使徒行传的撰写者,在天主教、东正教、圣公会以及一些新教教派中都被奉为圣人。因传说为圣母画过像,所以也是艺术家与美术工作者的守护神。
赏析:留存美国的最重要的北欧画作之一。罗杰尔巧妙地将自然主义与哥特式风格结合在了一起,构图布局雷同扬凡艾克(第23期)的《洛林大臣的圣母像》。圣母子与圣路加坐在一个装饰豪华的贵族房间,通过圣母哺乳传达人类的舐犊之情,中间延伸出去的是廊柱、庭院、河流和城镇。整个构图错综复杂却不失精细,而且还富含寓意。画中的花园象征纯洁的圣母,圣母子旁边的亚当和夏娃(偷食禁果导致人类堕落)的雕塑象征了基督和玛丽将成为救赎人类原罪的使命角色。
220*262厘米,1435年,油画,马德里普拉多博物馆
背景:耶稣钉死在十字架后被取下,接下来是将他安置在圣母怀里,都是描述耶稣一生的经典场景。
赏析:拥挤在前景的布局,人物身形修长,衣服深度褶皱、精致细节描绘的皮毛和金色刺绣装饰,都是欧陆北部文艺复兴时期的典型特征。布景深度较浅,人物情绪更为饱满,产生集中的舞台戏剧化效果,则是罗吉尔的特点。周围的人物身体都往中间倾斜,将观赏者目光引向耶稣,左侧4人衣饰比右侧3人简单,让整体厚重的效果达成平衡。耶稣斜躺的姿态与晕倒的圣母身体姿态相呼应,暗示了下一步他将被送到圣母怀里的事情发展趋势,也强调了两人特殊的母子血缘关系,晕倒的圣母会醒过来,耶稣也会复活。左下角的骷髅除了代表死亡,也在提醒钉死耶稣的地方也是亚当(上帝创造的第一人)的墓地。
微信扫一扫,每天更新,免费订阅。每天3分钟,视野因此而不同。
微信公众号:米花米缸,微信号:mihuamigang
订阅后“查看历史消息”获取往期内容,或在对话框回复数字(第1期回复
1;第2期回复 2;以此类推)。
意见反馈邮箱:mihuamigang@qq.com
接受友情赞助,支付宝账号:18011787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