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0期 皮萨诺 意大利雕塑家 Giovanni Pisano

标签:
米花米缸皮萨诺法国哥特式古罗马艺术文艺复兴 |
乔瓦尼·皮萨诺(Giovanni
Pisano,1250-1315年,肖像画缺失以作品代替)意大利雕塑家,结合法国哥特式和古罗马艺术的风格对文艺复兴时期新风格影响巨大,与其父亲尼古拉(Nicola)都被认为是首个现代雕塑家。
Pulpit讲经台
461厘米,1311年,大理石,比萨大教堂
赏析:皮萨诺创作的4个讲经台的最后一个,也是最煞费心机的,历时近10年完成。整体为八边形,中央立柱上的人物代表了神学三德(信仰、希望、博爱),登上楼梯的讲台有2个平面浮雕,顶部凸面浮雕共7个故事,情节前后关联,如展开的卷轴画。雕塑详见以下节选。
赏析:右侧是天使,手指向牛棚里的婴儿,通知牧羊人耶稣的诞生;羊吃草,牧羊犬在一旁休息,站着的牧羊人和繁茂的树木,共同构成全新、现实的风景。圣母左手为新生儿包裹,右手抓着被盖,表现出情绪的紧张;下方则是准备为婴儿洗浴的过程中,圣母先将手伸进浴盆测试水温,呈现出人之常情、人文关怀的细节。
赏析:平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上面全景展示耶稣旁边的好贼(死前忏悔可得救赎)、坏贼(死不悔改万劫不复),三个完整的十字架,创意领先于十四世纪上半叶主流作品。下半部分是晕倒的圣母,圣徒围绕在耶稣周围,如祭坛的底座将十字架抬离地面。浮雕几乎镂空,呈现人物清晰的身体形态,几乎独立于大理石浮雕底面,在光线和阴影的作用下更接近现实。
赏析:作恶之人在末日审判的现场,人物造型呈现人性化的各种姿态,带着羞耻之心,掩面侧身,无颜面对;或痛苦挣扎,各种不服,拥挤中试图摆脱;丑态百出,最终逃不过被扔进万劫不复的地狱的命运。
微信扫一扫,每天更新,免费订阅。每天3分钟,培养艺术范儿。
微信公众号:米花米缸,微信号:mihuamigang
订阅后“查看历史消息”获取往期内容,或在对话框回复数字(第1期回复
1;第2期回复 2;以此类推)。
意见反馈邮箱:mihuamigang@qq.com
接受友情赞助,支付宝账号:18011787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