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4期 沃利斯 英国拉斐尔前派画家 Henry Wallis

标签:
米花米缸沃利斯《贫穷法》拉斐尔前派皇家美术学院 |
亨利·沃利斯(Henry Wallis,1830-1916年,肖像画缺失以作品代替)英国拉斐尔前派画家,作品色彩鲜艳,极力勾勒有象征意义的细节,擅长描绘文学人物、过世的作者,皇家美术学院院士。
65*79厘米,1858年,油画,英国伯明翰博物馆和艺术画廊
背景:自1834年颁布《贫穷法》(The Poor Law),采取的措施加剧了体力劳动者工作条件的恶化,造成更多雇员的过劳死。同时期也有其他艺术家的类似题材,但此作品脱颖而出。第一次展出时画框上配了桂冠诗人丁尼生《挽歌》中的诗句“现在你终于结束了漫长的工作”,表达艺术家声援反对剥削劳苦大众的意愿。
赏析:前景的苦力靠在土坡上四肢瘫软,工具散落在身边,看起来像睡着了;一只白鼬试图爬到他的靴子里去,他也没有动弹,说明已没有生命迹象。四周死气沉沉,唯有的生机就只有鲜亮的色彩,在远处的暮光的余晖的对比下那些多彩的植物。
A Sculptor's Workshop,
Stratford-upon-Avon 1617年
埃文河畔斯特拉特福,一个雕塑家的工作室
39*53厘米,1857年,油画,皇家莎翁公司收藏馆
背景:埃文河畔斯特拉特福是英国著名剧作家、诗人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1564-1616年)的出生地。
赏析:约翰逊(Gerard Johnson,1612-1623年,雕塑家,莎翁殡葬纪念碑创作人)半跪着,参照一旁琼森(Ben Jonson,1572-1637年,英国剧作家、讽刺诗人)拿着的莎翁死亡面具创作半身雕像。雕塑家休闲随意的工作服,明显是在自己的工作室里不拘小节;作家则穿戴当时朝臣的精致服装。三个小孩在一旁玩耍,远景则是城镇风光,以显著的拉斐尔前派的丰富色彩描绘,充满了活力。本期三幅图前后都是以死亡为主题,此作品则是强调死而复生。
62*93厘米,1856年,油画,伦敦泰特美术馆
背景:查特顿(Thomas Chatterton 1752-1770年)是诗歌收集、创作者,颇具浪漫主义色彩的人物,辞去文书工作,试图以诗人作为谋生的职业,结果仅28岁便在居住的小阁楼服毒自杀身亡,从而引起众多艺术家围绕对他的各种假想猜测进行创作,后来成为法国诗歌中的悲剧英雄。
赏析:拉斐尔前派与社会现实主义相结合的早期成名作。类似基督的姿势、床单上如荆棘的补丁,暗示了艺术家是社会的牺牲者。苍白的晨光从窗户进入,照在诗人毫无生气呈现铁青色的脸上,刺眼的光线,鲜亮的色彩,低垂僵硬的手,增强了室内死亡的气息;床头箱子里散落出的纸片,地板上留下的毒药瓶,将诗人死亡的原因及方式呈现在观赏者面前。
微信扫一扫,每天更新,免费订阅。每天3分钟,培养艺术范儿。
微信公众号:米花米缸,微信号:mihuamigang
订阅后“查看历史消息”获取往期内容,或在对话框回复数字(第1期回复
1;第2期回复 2;以此类推)。
意见反馈邮箱:mihuamigang@qq.com
接受友情赞助,支付宝账号:18011787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