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期 斯特拉 意大利-美国画家 Joseph Stella

标签:
米花米缸斯特拉未来主义精确主义艺术家布鲁克林大桥 |
约瑟夫·斯特拉(Joseph Stella,1877-1946年)意大利移民美国画家,未来主义及精确主义艺术家,以描绘工业化美国的作品著称。
The Voice of the City: The Bridge(纽约)城市之声:布鲁克林大桥
137*225厘米,1922年,油画,美国 纽瓦克博物馆
背景:斯特拉18岁时与大批欧洲移民来到美国,纽约的工业、人口在短时间内成倍增长,现代工业化美国城市的变化让人叹为观止;布鲁克林大桥作为那个年代的奇迹工程,在斯特拉的创作中反复出现,此作品是《城市之声》5联祭坛画侧翼之一。
赏析:此祭坛系列以城市的摩天大楼、桥梁等现代化建筑取代了传统的宗教圣徒,传达了新时代工业取代了宗教,成为人们生活中心的信念与共识。深色的塔身后面涌现出直入云霄的摩天大楼,带着金属质感发出闪烁的光芒,缆绳连接着大桥高塔两端,如拱门旁张开的巨大双翼;粗壮的缆绳从上而下,传递出神圣的指引。
Neapolitan Song那不勒斯之歌
98*72厘米,1929年,油画,华盛顿 史密森尼美国艺术博物馆
背景:斯特拉认为每天第一件和最后一件事都该是“画花”,此创作为虚构的那不勒斯湾(意大利海湾),取景自纽约植物园(美国最重要的植物园之一)。
赏析:远海一端是画家的故乡,维苏威火山喷出白烟冲上天空;近景代表了画家在异乡的生活,一只天鹅横穿在茂盛的奇花异草之间,仰天张开的棕榈叶如同向对岸呼唤的阵阵声波,与白烟在天际重叠,传达出浓烈的思乡之情。
Battle of Lights, Coney Island, Mardi Gras康尼岛嘉年华,华灯齐放
196*215厘米,1914年,油画,耶鲁大学美术馆
背景:康尼岛是美国最早的大型游乐城;这是斯特拉第一幅未来主义风格的重要作品,确立了他在美国现代艺术中的地位。
赏析:万花筒般漩涡式色彩汇聚在一起,结合了游乐场的摩天轮、过山车、各种灯光、观众和表演者,创造出动感的蔓藤花纹;在旋转的机器和拥挤的人群之间,杂乱和乐趣蜂拥而至,就像明晃晃的灯光一样,内心也闪烁着狂野。
微信扫一扫,每天更新,免费订阅。每天3分钟,培养艺术范儿。
微信公众号:米花米缸,微信号:mihuamigang
订阅后“查看历史消息”获取往期内容,或在对话框回复数字(第1期回复 1;第2期回复
2;以此类推)。
意见反馈邮箱:mihuamigang@qq.com
接受友情赞助,支付宝账号:18011787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