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陈寅恪:王观堂先生挽词并序

(2014-11-29 11:37:10)
分类: 大师风范

或問觀堂先生所以死之故。應之曰:近人有東西文化之說,其區域劃分之當否,固不必論,即所謂異同優劣,亦姑不具言;然而可得壹假定之義焉。其義曰:凡壹種文化值衰落之時,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苦痛,其表現此文化之程量愈宏,則其受之苦痛愈甚;迨既達極深之度,殆非出於自殺無以求壹己之心安而義盡也。吾中國文化之定義,具於白虎通三綱六紀之說,猶希臘柏拉圖之所謂Idea者。若以君臣之綱言之,君為李煜亦期之以劉秀;以朋友之紀言之,友為酈寄亦待之以鮑叔。其所殉之道,與所成之仁,均為抽象理想之通性,而非具體之壹人壹事。夫綱紀本理想抽象之物,然不能不有所依托,以為具體表現之用;其所依托以表現者,實為有形之社會制度,而經濟制度尤其重要者。故所依托者不變易,則依托者亦得因以保存。吾國古來亦嘗有悖三綱違六紀無父無君之說,如釋迦牟尼外來之教者矣。然佛教流傳播衍盛昌於中土,而中土歷世遺留綱紀之說,曾不因之以動搖者,其說所依托之社會經濟制度未嘗根本變遷,故猶能藉之以為寄命之地也。近數十年來,自道光之季,迄乎今日,社會經濟之制度,以外族之侵迫,致劇疾之變遷;綱紀之說,無所憑依,不待外來學說之培擊,而已銷沈淪喪於不知覺之間;雖有人焉,強聒而力持,亦終歸於不可救療之局。蓋今日之赤縣神州值數千年未有之鉅劫奇變;劫盡變窮,則此文化精神所凝聚之人,安得不與之共命而同盡,此觀堂先生所以不得不死,遂為天下後世所極哀而深惜者也。至於流俗恩怨榮辱委瑣齷齪之說,皆不足置辨,故亦不之及雲。
    漢家之厄今十世,不見中興傷老至。

    壹死從容殉大倫,千秋悵望悲遺誌。
    曾賦連昌舊苑詩,興亡哀感動人思。

    豈知長慶才人語,竟作靈均息壤詞。
    依稀廿載憶光宣,猶是開元全盛年。

    海宇承平娛旦暮,京華冠蓋萃英賢。
    當日英賢誰北鬥,南皮太保方迂叟。

    忠順勤勞矢素衷,中西體用資循誘。
    總持學部攬名流,樸學高文壹例收。

    圖籍藝風充館長,名詞愈野領編修。
    校讎鞮譯憑誰助,海寧大隱潛郎署。

    如洛才華正妙年,渡江流輩推清譽。
    閉門人海咨冥搜,董白關王供討求。

    剖別派流施品藻,宋元戲曲有陽秋。
    沈酣朝野仍如故,巢燕何曾危幕懼。

    君憲徒聞俟九年,廟謨已是爭孤註。
    羽書壹夕警江城,倉卒元戎自出征。

    初意潢池嬉小盜,遽驚烽燧照神京。

    養兵成賊嗟翻覆,孝定臨朝空痛哭。

    再起妖腰亂領臣,遂傾寡婦孤兒族。
    大都城闕滿悲笳,詞客哀時未還家。

    自分琴書終寂寞,豈期舟楫伴生涯。
    回望觚棱涕泗漣,波濤重泛海東海。

    生逢堯舜成何世,去作夷齊各由天。
    江東博古矜先覺,避地相從勤講學。

    島國風光換歲時,鄉關愁思增綿貌。
    大雲書庫富收藏,古器奇文日品量。

    考釋殷書開盛業,鉤沈商史發幽光。
    當世通人數舊遊,外窮瀛渤內神州。

    伯沙博士同揚榷,海日尚書互倡酬。
    東國儒英誰地主,藤田狩野內藤虎。

    豈便遼東老幼安,還如舜水依江戶。
    高名終得徹辰聰,征奉南齋禮數崇。

    屢檢秘文升紫殿,曾聆法曲侍瑤宮。
    君期雲漢中興主,臣本煙波壹釣徒。

    是歲中元周甲子,神臯喪亂終無已。
    堯城雖局小朝廷,漢室猶存舊文軌。

    忽聞擐甲請房陵,奔問皇輿泣未能。
    優待珠般原有誓,宿陳芻狗遽無憑。

    神武門前禦河水,好報深恩酬國士。
    南齋侍從欲自沈,北門學士邀同死。

    魯連黃鷂績溪胡,獨為神州惜大儒。
    學院遂聞傳絕業,園林差喜適幽居。

    清華學院多英傑,其間新會稱耆哲。

    舊是龍髯六品臣,後躋馬廠元勛列。

    鯫生瓠落百無成,敢並時賢較重輕。

    元右黨家慚陸子,西京群盜愴王生。

    許我忘年為氣類,北海今知有劉備。

    曾訪梅真拜地仙,更期韓屋符天意。

    回思寒夜話明昌,相對南冠泣數行。

    猶有宣南溫夢寐,不堪灞上共興亡。

    齊州禍亂何時歇,今日吾儕皆苛活。

    但就賢愚判死生,未應修短論優劣。

    風義平生師友間,招魂哀憤滿人環。

    他年清史求忠跡,壹吊前朝萬壽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