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400多年的古村落,隐藏着古人类化石,曾经轰动世界如今少有人知

(2019-10-16 23:09:56)
标签:

山西

临汾

丁村

丁村遗址

古建筑

分类: 旅游

有着中国古代文化博物馆之美誉的山西,是一个历史文化极其深厚的地方,迄今为止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达三千年之久。丁村文化遗址就足以说明旧石器时代人类在此繁衍生息,丁村是北京周口店以外地区发现的首个大型旧石器时代遗址。它因发现介于北京猿人和现代人之间的“丁村人”而备受世界瞩目。

http://dingyue.ws.126.net/2019/10/16/62accbe1743d4a9eac11aa79d0701b1b.jpeg

说起北京周口店人,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而隐藏在襄汾的丁村,知道的人并不多。丁村包含着双重的身份,一个是丁村遗址,一个是丁村古村落。村口的戏台前正在晒秋,金黄的玉米告诉我们这是一个丰收的季节。

http://dingyue.ws.126.net/2019/10/16/34c8e03e59ed4f9a818370920c9356ac.jpeg

丁村文化馆里就保存了丁村遗址发掘出来的一部分古人类化石,动物化石等等。

http://dingyue.ws.126.net/2019/10/16/d5f9ae9a84004fcc9ac7c87228edf926.jpeg

在汾河岸边发现的古人类化石,再一次验证了古人类的活动轨迹。五十年代人们在汾河挖沙过程中发现丁村遗址,后来经过考古学家的不断发掘,五十年代发现3枚人牙化石,臼齿2枚,门牙一枚,是个约12、13岁的少年。千万不要小看了这3枚牙齿,当时它们轰动全球,世界各地的考古学家都对这里刮目相看。

http://dingyue.ws.126.net/2019/10/16/5593ec74eeef4d49b5f5fb965212c903.jpeg

http://dingyue.ws.126.net/2019/10/16/262eacc683454b22bee5d688f5f96fae.jpeg

七十年代发现幼儿右顶骨化石,顶骨属于大约两岁的幼儿,后上角有缺刻,说明这个小孩具有印加骨,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小孩还未闭合的囟门骨,这是与北京猿人相近的特征。直到2014年又发现了1块古人类的枕骨化石。

http://dingyue.ws.126.net/2019/10/16/120e8f5d35f74b9488c3c1457dbc5c19.jpeg

经过考古学家不断的探索发掘,在不同的区域发现了丰富的动物化石、石制品、碳屑、红烧土块,形成年代约为20万年至30万年前。丁村遗址是一处丰富的旧石器时代遗址,也是中国华北地区旧石器中期的典型代表。丁村遗址的考古发掘表明丁村人介于北京猿人和山顶洞人之间,正好弥补了这23万年到1.3万年间的中国古人类断代窗。

http://dingyue.ws.126.net/2019/10/16/2d14a856cdbc4c74a4d5337575b1c2b7.jpeg

http://dingyue.ws.126.net/2019/10/16/f08f5c9bbe0e4bd19032322e94509c79.jpeg

远古的动物化石,一头大象重达十吨,从这些化石就可以看出远古动物是多么的庞大,如果不是亲眼看到这些巨型的化石,难以想象它们会有如此之大。

http://dingyue.ws.126.net/2019/10/16/fac9122d0abe444b9f5fc2d1ffb9ac68.jpeg

http://dingyue.ws.126.net/2019/10/16/cee3b5d5d4a8474f86c3b9bf156095bc.jpeg

http://dingyue.ws.126.net/2019/10/16/cadc53687b354077b4c67f75e6644e51.jpeg

http://dingyue.ws.126.net/2019/10/16/d105c088c9574e2d89c48d11a97970cd.jpeg

这些有利的考古实证向世界宣告,中华大地,历史悠久,我们的祖先一脉相承,代代传续,直至今日。

丁村古村落

丁村位于襄汾县城南5公里处,西傍汾河水,东依东陉山。这里的民居建筑是明清时期的建筑,有着四百多年的历史,从丁村这个名字就不难看出这里居住的基本都是丁氏家族的人。

http://dingyue.ws.126.net/2019/10/16/508fe1330bd84de29b64882f78c50aa0.jpeg

最早的一座院落是明代万历21年,可见那时候就有丁姓人家落户于此,随着子孙后代的不断繁衍,时至今日村子里还有不少丁氏后人在此居住。

http://dingyue.ws.126.net/2019/10/16/c35a7e6472ab4413812a386b20d6c44b.jpeg

走进丁村民俗博物馆,这里有明清两代的古建筑几十座,最早的是明万历二十一年至四十年,较晚的是清康熙咸丰年间。这也是我国第一座反映汉民族民俗风情的博物馆。

http://dingyue.ws.126.net/2019/10/16/81d986b0e60b438b81f30d9309b9b36c.jpeg

村子里的宅院以东北西南向分布,分北院、中院、南院、西院四大组。从房子的高低,装饰上就能分辨出宗族支系间的贫富差异。

http://dingyue.ws.126.net/2019/10/16/33c79a9d72aa4199b4fbf46b737721cb.jpeg

丁村民俗博物馆所处的院落群原来是一个私家大宅院,丁氏家族中同族兄弟一起居住的院落。据《丁氏家谱》记载,元末明初,其始祖丁复带领族人从河南襄城县辗转于此,辟滩为村,世代繁衍。明清时期,丁氏族人依靠贩运药材,他们的生意遍及河南、山东、陕西等省。随着生意的日渐红火,就拥有了雄厚的财力。

http://dingyue.ws.126.net/2019/10/16/8fb2795bab0d4bf1a442ae204665de0b.jpeg

那时候的人也是讲究门面,就像现在的农村人一样,即使在外面做再大的生意,首先要回家盖房子,而且还是这种大而高的门楼,让外人一看就能看出这家人有着殷实的家底。再就是生儿育女繁衍后代,人丁兴旺才能延续香火。从这个村子的高大门楼,深宅大院足以看出这里人丁兴旺,生活富足。

http://dingyue.ws.126.net/2019/10/16/05c40c835d8a49e6a3c6633f940e35a4.jpeg

丁家的每个院子之间都是互通的,就像迷宫一样,不熟悉的人肯定会在里面迷路。这里的院落几乎都是四合院格局,比起北京的四合院要高大很多,可见当时这里的村民是多么的富有。从他们的建筑就不难看出丁村的人,大多数都是做生意的大户人家,要不然也不能有今天我们看到的如此宏伟,庞大的院落。

http://dingyue.ws.126.net/2019/10/16/e0a086569b0d4a69858b241a1dbd5a92.jpeg

http://dingyue.ws.126.net/2019/10/16/2583ae1a2cee46aeab51293c931c3159.jpeg

这个高大而雕刻精美的门楼牌坊上书乾隆皇帝御赐丁氏家族的先辈,门墩上趴着的小狮子憨态可掬,都向同一个方向歪着脑袋。

http://dingyue.ws.126.net/2019/10/16/a25d581dc5ef4ca7b703c4a00b05e313.jpeg

门口蹲着守门的石狮子高大威武,随着年代的更迭已经是油光透亮,雕刻的栩栩如生,萌萌的表情似乎在冲着来往的人张嘴打招呼。估计来这里的人都要情不自禁的抚摸它,期待它会为人们带来好运。

http://dingyue.ws.126.net/2019/10/16/781d2a15be6343779fa0aaff57002293.jpeg

民宅中的枋花板、雀替斗拱等精美的木雕,廊柱、门墩石、踏步石等石雕艺术均显示着那个年代的艺术之美。如喜禄封侯,连中三元,三羊开泰,鹬蚌相争,五福捧寿,从不同角度表现了丁村人对艺术以及美好生活的向往。

http://dingyue.ws.126.net/2019/10/16/0e21d411b7bd41cda4dbc2bcbf44184b.jpeg

http://dingyue.ws.126.net/2019/10/16/905a6e6446084b7d90ec636f66362093.jpeg

http://dingyue.ws.126.net/2019/10/16/3ffc75d1d7f940d8b252cea0754b445d.jpeg

http://dingyue.ws.126.net/2019/10/16/a0dd57b23a8b458e85ba7e64d1e6f4f4.jpeg

丁村民俗博物馆主要陈列有晋南地区汉民族民俗风情的实物和资料近万件,原汁原味地展现了晋南民间代代相传的岁时节日,在晋南这一带,人们一生中有很多的礼仪习俗。

http://dingyue.ws.126.net/2019/10/16/a6634251b9064591a33e0e4284442d43.jpeg

http://dingyue.ws.126.net/2019/10/16/15db6102b4d64136a3f696add92f0e8e.jpeg

http://dingyue.ws.126.net/2019/10/16/f0b9e5dc58174c498eaaea8be4901229.jpeg

逢年过节,红白喜事,生儿育女,老人祝寿。花馍作为一种迎亲送礼的民俗习惯一直延续至今。花馍可不是每个人都会做,都是那些巧媳妇一代代手把手的传承下来。

http://dingyue.ws.126.net/2019/10/16/dffc9933b3254055b9cf06b1be6e15e7.jpeg

http://dingyue.ws.126.net/2019/10/16/14ac0811d1864aa098259ea9860a0da1.jpeg

http://dingyue.ws.126.net/2019/10/16/4a0058e7839d49c1a616fc79aeabcfe0.jpeg

逛完民俗博物馆再到八号院,这座院子是乾隆九年建造,里面的木雕非常的精美,而且是非常多的,围着四合院里面一圈的廊柱上都有雕花。

http://dingyue.ws.126.net/2019/10/16/26ee3ba15fa64797a53437023bb2a43e.jpeg

http://dingyue.ws.126.net/2019/10/16/0d9f9f459b14403a838243f782d31c08.jpeg

http://dingyue.ws.126.net/2019/10/16/0a1115de022b4d4da984d9975440e3ee.jpeg

http://dingyue.ws.126.net/2019/10/16/04f4672974644d6eb819caaf19b89f6b.jpeg

院子正门正对着的影壁上有一块明代陇人赵邦清的行书诗刻,赵邦清36岁步入仕途,最开始在山东滕县当县令,为官期间清正廉洁深受百姓爱戴。还有明代画家吕纪的风竹惊鹤,这幅图的意思是风竹五支,枝繁叶茂,挺拔傲立。湖心石中上立一只仙鹤正在闭目养神。微风吹过,导致竹叶嗦嗦作响,因为仙鹤胆小,以为危险来临,所以一只爪子抬起,缩回身体,张开双翅,准备起飞。几百年来还保存完好,雕工别致精美,文化瑰宝值得好好保护。

http://dingyue.ws.126.net/2019/10/16/e071867d44734d5f866d54ed39bf21c8.jpeg

丁村古村落,丁村人,丁村遗址,赋予了丁村这块土地深厚的文化底蕴。一座座古老的建筑,一件件精美的雕刻,国宝级的丁村就是一个活化石,这样的地方值得我们来欣赏,这样的文化更是中国人的骄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