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玉(摘录)

(2023-12-07 17:22:44)
分类: 非虚构

北玉》

(续三)

   楔子---应当把生命的每一刻,当作人生的最后一刻。

 

   急切的寻找中......

 

 

 

   就像动漫《灌篮高手》中主题曲开头的子弹声响。

 

   一位有些多情的漂亮洒脱男士,走在比较宽的街上,问一位有点高傲的美丽时髦女士要电话。

  这是法国著名电影《最后一班地铁》中的开头桥段。

  那位女士幽默的戏谑的告诉了那位男士公共电话。男主人公有点摸不到头脑,并失落。

  当然,随后的故事中,两个人又碰面了。

这位男士是位演员,女士也是从事相关职业的。

  通过博客,我和诗人茂盛老师结缘近十载。茂盛老师是北京本地人。茂盛老师写过一部作品《最后一班地铁》,是一篇散文诗,当年发在《人民文学》杂志上。我读过多遍。诗中是描写的一次他年轻时候的爱情相遇,就在最后一班地铁里。故事催人泪下。有离别的场景。文中加入了小时候他与一只受伤的鸟儿的故事。

文中,茂盛老师说,当年他看完这部电影,在还没演到最后一段时,就赶紧离场了。那时,电影院外正飘落着不小的雨,他说,怕自己的心被关在这部电影里。

   我在北京生活了十多年了。

   有一次,我也记不太清原因。那天,我在西单转了一两圈,那也是多年前的事了。突然的,我就非常想问北京女孩要微信,克制不住。那时候我单身。

我在西单大悦城对面的西单商场南侧,随机问几位路过的非常漂亮的北京女孩要微信,她们的回答几乎都是一句话:不用了。稍稍有点着急,然后,匆匆离开。我大概要了起码三四次的样子。

在北京这么多年,我没有问女孩要微信的习惯。

不用了,是代表什么意思呢?

据我所知,有时候有些推销员在向美女推销产品时,美女大多都会回答说不用了。

在北京,有一次,我去附近药店买创可贴,因为有一个手指,是无名指还是食指挂伤了一点,那时是寒冷的大冬天,外边正刮着冷风。我一个人在北京住。那位热情的药店北京女孩主动对我说,我给你消下毒吧,说着,用酒精擦拭了几下,我的眼眶有点湿润了。

还有一次,那个时候,我身上钱刚好花完了,走了挺远的路,血糖低了,怎么办呢?正好,我看到了一家义利面包店,里面有个小姐姐,人很好,当我说明情况后,二话不说,立即送我了一瓶康师傅绿茶,还是我没有喝过的一种口味。出了店面,喝着绿茶,我心里暖暖的。那时,我想,下次我一定要去这店里买点东西,看看她。

   在写上述这些文字之前,我刚出门回来。在外边已经写了一个短篇了,用了一个小时左右。并构思了一部分上边的文字,记录了少量关键词在手机软件中。匆忙的吃过简单的一餐,点了一支烟,刚抽了一口,就开始写了。一开始脑子里想法很多,写了一会儿,就渐入佳境了。哈。

附:本部作品,起名“北玉”,有北方之玉的含义。

 

 

象征北京女孩,和一些我曾喜欢过的女孩。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北玉》----续(四)

咚。叮叮。

阿基米德急切的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必然能撬起地球。我就是这么理解他的话的。

 

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有一次,饥饿感来袭,锅里煮的是鸡蛋还是手表,都忘记了。

 

 

刚才我就像做了一场不太好的梦,这就像《圣经》中描述的但以理和梦那段。

有一次,老爸认真听了一段《老人与海》,后,说,《老人与海》最好别再读了。我相信老爸的评论是有道理的。

 

虽然如此,就在老爸说了这句话,不久后,我又重新读了一遍《老人与海》。《老人与海》我读过多遍,极为耐读,能读出很多人生感悟。

 

刚才从地铁中路过,悉悉簌簌的声音划过耳畔。不得不抓紧了扶手......

 

就像那句话说的,对人类的十字架,有的鸟儿会不以为然。这就像爱斯基摩人,不会明白,我们会为了丢失了自己的雨伞而耿耿于怀。

《老人与海》中,老人有那样的一声叫喊。

 

当一根很细的绳

被勒住一根手指。

十指。

 

绳子断落之后。

续接。

后来,似乎永远无法再次完全控制住那条马林鱼。

海明威的小说中,还有一位可爱的小男孩,那老人在打鱼过程中极其思念这小男孩。

捕鱼的这老人打心底里很欣赏这条近乎完美的马林鱼。在这个过程中,老人的顽强勇敢精神是不可磨灭的。

究竟是马林鱼在战胜捕鱼老人,还是老人战胜了马林鱼?还是势均力敌呢?

小说的最后,老人虽然捕获了这条马林鱼,但他的小船并没有载着这条马林鱼顺利的回到岸边。马林鱼似乎最后只剩下骨架。这应该是有着深刻寓意的。

 

很客观的说,必然是老人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补记:题外话:在毛主席的所有文字中,我最佩服的是,毛主席说过的:应该主动的改造自己和世界。使主观符合客观。

补记:这部作品的“书胆”,就是刚刚上面写的这段话。就像单田芳评书里所讲的书胆意思。

想起曾经西单商柜里阵列的被忽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王麻子小刀......

 

为什么说我写的都是断文,这就像作家乔伊斯的《尤利西斯》的风格一样。写到最后,乔伊斯幽默的连标点符号都不写了。

 

(再次祝福大家。)

                            2023620日星期二    (待修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2023年12月7日
后一篇:2023年12月8日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