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玉(摘录)
(2023-12-07 17:22:44)| 分类: 非虚构 | 
《北玉》
(续三)
 
 
 
 
 
 
 
 
 
 
 
 
这位男士是位演员,女士也是从事相关职业的。
 
文中,茂盛老师说,当年他看完这部电影,在还没演到最后一段时,就赶紧离场了。那时,电影院外正飘落着不小的雨,他说,怕自己的心被关在这部电影里。
 
 
我在西单大悦城对面的西单商场南侧,随机问几位路过的非常漂亮的北京女孩要微信,她们的回答几乎都是一句话:不用了。稍稍有点着急,然后,匆匆离开。我大概要了起码三四次的样子。
在北京这么多年,我没有问女孩要微信的习惯。
不用了,是代表什么意思呢?
据我所知,有时候有些推销员在向美女推销产品时,美女大多都会回答说不用了。
在北京,有一次,我去附近药店买创可贴,因为有一个手指,是无名指还是食指挂伤了一点,那时是寒冷的大冬天,外边正刮着冷风。我一个人在北京住。那位热情的药店北京女孩主动对我说,我给你消下毒吧,说着,用酒精擦拭了几下,我的眼眶有点湿润了。
还有一次,那个时候,我身上钱刚好花完了,走了挺远的路,血糖低了,怎么办呢?正好,我看到了一家义利面包店,里面有个小姐姐,人很好,当我说明情况后,二话不说,立即送我了一瓶康师傅绿茶,还是我没有喝过的一种口味。出了店面,喝着绿茶,我心里暖暖的。那时,我想,下次我一定要去这店里买点东西,看看她。
 
附:本部作品,起名“北玉”,有北方之玉的含义。
 
 
象征北京女孩,和一些我曾喜欢过的女孩。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北玉》----续(四)
咚
咚
咚。叮叮。
阿基米德急切的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必然能撬起地球。我就是这么理解他的话的。
 
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有一次,饥饿感来袭,锅里煮的是鸡蛋还是手表,都忘记了。
 
 
刚才我就像做了一场不太好的梦,这就像《圣经》中描述的但以理和梦那段。
有一次,老爸认真听了一段《老人与海》,后,说,《老人与海》最好别再读了。我相信老爸的评论是有道理的。
 
虽然如此,就在老爸说了这句话,不久后,我又重新读了一遍《老人与海》。《老人与海》我读过多遍,极为耐读,能读出很多人生感悟。
 
刚才从地铁中路过,悉悉簌簌的声音划过耳畔。不得不抓紧了扶手......
 
就像那句话说的,对人类的十字架,有的鸟儿会不以为然。这就像爱斯基摩人,不会明白,我们会为了丢失了自己的雨伞而耿耿于怀。
《老人与海》中,老人有那样的一声叫喊。
 
当一根很细的绳
子
被勒住一根手指。
十指。
 
绳子断落之后。
续接。
后来,似乎永远无法再次完全控制住那条马林鱼。
海明威的小说中,还有一位可爱的小男孩,那老人在打鱼过程中极其思念这小男孩。
捕鱼的这老人打心底里很欣赏这条近乎完美的马林鱼。在这个过程中,老人的顽强勇敢精神是不可磨灭的。
究竟是马林鱼在战胜捕鱼老人,还是老人战胜了马林鱼?还是势均力敌呢?
小说的最后,老人虽然捕获了这条马林鱼,但他的小船并没有载着这条马林鱼顺利的回到岸边。马林鱼似乎最后只剩下骨架。这应该是有着深刻寓意的。
 
很客观的说,必然是老人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补记:题外话:在毛主席的所有文字中,我最佩服的是,毛主席说过的:应该主动的改造自己和世界。使主观符合客观。
补记:这部作品的“书胆”,就是刚刚上面写的这段话。就像单田芳评书里所讲的书胆意思。
想起曾经西单商柜里阵列的被忽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王麻子小刀......
 
为什么说我写的都是断文,这就像作家乔伊斯的《尤利西斯》的风格一样。写到最后,乔伊斯幽默的连标点符号都不写了。
 
(再次祝福大家。)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