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学同学游唐家河、清溪古镇

(2022-05-13 21:55:10)
          2022年5月5日上午九点,我们小学同学一行十人的青川县清溪古镇、唐家河风景区二日游出发了。
          第一站,青川县城。青川县城在2008年地震前就是一个偏僻的小镇,地震后,被打造成非常精致的县城,物价也很便宜,我们在一个黑豆花店里吃的午餐,素菜10元,一般的荤菜15元,所谓的硬菜也才30元,吃下来200余元,不错。

  小学同学游唐家河、清溪古镇

青川县,四川省广元市下辖县。青川历史悠久,文物古迹甚多。青川县名因“其水清美”而得(“其水”指青竹江)。自西汉置郡至今,历代设置州、县、郡、所、司、汛17次,迄今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古时是秦陇入蜀之咽喉。1949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八兵团62军一部奉命解放青川,并于同年12月19日建立了青川县人民政府,隶属川北人民行政公署剑阁专署(驻广元县)。1953年剑阁专署改名广元专署;同年撤销广元专署,青川县划归绵阳专区。1985年2月由绵阳地区划归地级广元市。

      参加这次活动的同学从左至右分别是赵建平、何东萍、我本人以及黄加惠、刘蓉、邓宇霞、林萍、卢小学同学游唐家河、清溪古镇

阴平古道上的青溪(原青川县城)古镇,位于青川县城乔庄镇以西59公里,距成都市区约330公里。全镇幅员面积526平方公里,总人口1.6万人,城内回汉杂居,佛、道、儒、伊斯兰、天主教共存,是一座民族宗教文化和谐之城。《华阳国志》载,建兴七年(公元229年)析阴平道刚氐道辖地新置广武县于青溪,委诸葛亮之参军廖化督其地而屯田戍守。

青溪古城是一个年代悠远的边城,有着1700多年的悠久历史。古城面积约300亩,历史上多次成为郡县的县衙。

古城位于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入口处,青川县西南方,夏无酷暑,特产山珍,唐家河激情漂流绕城而过,为宁静的古城节奏增添了现代的节拍。

青溪古城是古阴平道上的重要关隘,历来为商贾云集、兵家必争之地。《三国演义》中著名的邓艾偷渡阴平灭蜀,明朝大将傅友德率军由阴平入蜀而令元龙州府归降,徐向前、李先念率红四方面军在此指挥著名的摩天岭、悬马关战斗。这些历史事件都和这座城有着密切的关系。

小学同学游唐家河、清溪古镇

小学同学游唐家河、清溪古镇

小学同学游唐家河、清溪古镇

小学同学游唐家河、清溪古镇

         蒿溪回族乡位于四川青川县西部,摩天岭南麓,北与甘肃文县交界,南与乐安寺乡相连,西部与三锅镇为邻,东与乔庄镇接壤,距县城乔庄约23公里。全乡幅员面积111.5平方千米,辖6个村(地坪村、青光村、上游村、炭河村、光辉村、金星村),38个农业合作社,共3167人(2017),属青川也是全市两个回族乡之一。
         下面的图片是蒿溪的回民拱北,也就是汉族人的坟墓。
小学同学游唐家河、清溪古镇

小学同学游唐家河、清溪古镇

小学同学游唐家河、清溪古镇

汇于沙州,横贯东部。砂金、煤、矿藏丰富。有唐家河国家级
小学同学游唐家河、清溪古镇

小学同学游唐家河、清溪古镇

小学同学游唐家河、清溪古镇

小学同学游唐家河、清溪古镇

小学同学游唐家河、清溪古镇

小学同学游唐家河、清溪古镇

小学同学游唐家河、清溪古镇

小学同学游唐家河、清溪古镇

小学同学游唐家河、清溪古镇

小学同学游唐家河、清溪古镇

小学同学游唐家河、清溪古镇

        唐家河风景区位于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亚热带季风气候。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建于1978年,总面积40000公顷,其中森林面积17000公顷。 以保护大熊猫、金丝猴、羚牛等珍稀野生动物为主要目的。
小学同学游唐家河、清溪古镇
       
        唐家河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盆地西北缘青川县境内,地处龙门山西北侧摩天岭南簏,整个地势则西北略向东南倾斜,地形复杂,峰峦重叠,切割剧烈,北缘的摩天岭海拔达3000米,至西北角大草坪一带,海拔达3837米,谷地一般海拔1500以下。该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雨量较多。
小学同学游唐家河、清溪古镇

小学同学游唐家河、清溪古镇

小学同学游唐家河、清溪古镇

小学同学游唐家河、清溪古镇

小学同学游唐家河、清溪古镇

小学同学游唐家河、清溪古镇

小学同学游唐家河、清溪古镇

小学同学游唐家河、清溪古镇

小学同学游唐家河、清溪古镇

小学同学游唐家河、清溪古镇


小学同学游唐家河、清溪古镇

《三国志》记载:三国时,司马昭命钟会、邓艾领兵伐蜀。被蜀汉大将姜维堵在剑门关以北,久攻不下,邓艾则回军景谷道,到达阴平郡,走数百里险要小道,到达江油关,蜀汉守将马邈开关投降。邓艾军长驱南下,攻克绵竹,直抵成都。蜀后主刘禅投降,灭了蜀国。从此留下了阴平古道的历史遗迹。

阴平古道起于阴平都,即今甘肃文县的鸪衣坝(文县老城所在地),途径文县县城,翻越青川县境的摩天岭,经唐家河、阴平山、马转关、靖军山,到达平武县的江油关(今南坝乡),全长265公里。与《三国志》所记的七百里阴平道完全一致,因当时是以360步为一里。照此推算,今天的一华里约等于三国时的1.33里,正好相符。

阴平古道自古以来就是险要崎岖之路,历代除了当地农民行走之外,就只有必要的战争需要才用此道。明代将领付友德曾带兵走过此道,红军长征时,-曾副食红军走过此路,后来人民解放军青川时曾走过此道。阴平道上最险要的去处是摩天岭。其岭北西坡度较缓,南面则是峭壁悬崖,无路可行,当年邓艾就是从这里裹毡而下,度守摩天岭直插江油关而灭蜀的。如今岭南已开辟了曲折小道,当地人叫“九倒拐”。

在摩天岭上,海拔2730米处,有一大草坪,其草特异,每年夏季,遍开红花,山风吹过,像一面巨大而鲜艳的红旗在山上招展。有人说这草原来是开红花的,自从红军在这里打仗后,革命先烈的鲜血染红了这块土地,这些草才开出红花来。因此,当地农民便把这片草坪取名叫“红花草地”,实际原名叫“大竹垭子”,可见人民群众对红军的怀念和感激之情。

摩天岭之巅曾有诸葛亮孔明庙,由于多年失修,如今庙已倒塌,只存墙垣。当年的孔明碑也曾立于此地,《龙安府志》记载:“摩天岭今有孔明碑,字迹磨灭不可识。”《三国演义》第117回说:“邓艾,邓忠并二千军及开山壮士,皆到了摩天岭。方才整顿衣甲器械而行,忽见道旁有一石碣,上刻‘丞相诸葛亮题’。其文云:‘二火初兴,有人越此,二士争衡,不久自死’”。这当然是《三国演义》的作者把诸葛亮神化了。但诸葛亮是历史上卓越的军事家,他或许也预见到魏军从阴平道攻蜀的可能,在摩天岭设防戊守,这是诸葛亮天才的表现。-1935年在这里打仗时曾见过此碑,在他的回忆录中有所记载。如今虽然碑已无存,但也明碑确确实实曾经在这山巅上历经过千余年的风雨。

折转九倒拐,过摩天岭桥,便到了南天门,此处群山环抱,深谷幽壑,流水淙淙,鸟语蝉鸣,大有登临仙境之感。南天门之下有一石壁,像一屏镜,据老年人讲,在这块石壁上,邓艾曾写下“邓艾过此”四个大字,只要用水洗其壁,便显出字迹,水干字隐。可惜被修公路时毁掉了一部分。

阴平古道沿途还有许多邓艾留下的遗迹,如邓艾磨刀的磨刀石,盖印的印合山,邓艾士兵歇息时抖鞋土的鞋土山,邓艾丢失衣服的落衣沟,邓艾练兵的射箭坪,几乎每处都有可以探寻的遗迹,也有许多传奇故事。

沿阴平道考察或旅游,虽然劳累,但乐在其中,其趣无穷。


小学同学游唐家河、清溪古镇

小学同学游唐家河、清溪古镇

小学同学游唐家河、清溪古镇

小学同学游唐家河、清溪古镇

青川县,四川省广元市下辖县。青川历史悠久,文物古迹甚多。青川县名因“其水清美”而得(“其水”指青竹江)青川县,四川省广元市下辖县。青川历史悠久,文物古迹甚多。青川县名因“其水清美”而得(“其水”指青竹江)。自西汉置郡至今,历代设置州、县、郡、所、司、汛17次,迄今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古时是秦陇入蜀之咽喉。1949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八兵团62军一部奉命解放青川,并于同年12月19日建立了青川县人民政府,隶属川北人民行政公署剑阁专署(驻广元县)。1953年剑阁专署改名广元专署;同年撤销广元专署,青川县划归绵阳专区。1985年2月由绵阳地区划归地级广元市。

青川县地处四川盆地北部边缘,白龙江下游,川、甘、陕三省结合部,位于东经104°36'-105°38',北纬32°12'-32°56',处于中国中西部交接地带上,周围与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甘肃省陇南市文县、武都区,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市、平武县,广元市利州区、朝天区、剑阁县等八县(区)相邻,素有“鸡鸣三省”、“金三角”之称。212国道、543国道(原105省道)、兰海高速公路、广平高速公路(规划)、宝成铁路、西成高速铁路等贯穿境内,5·12汶川地震后,青川县城于乔庄镇原地重建,县城部分功能向竹园镇分流。

境内属中、低山地带。年均温13.7。年降水量1027毫米。地下水源丰富,青竹江纵贯西南部,白龙江与乔庄河交汇于沙州,横贯东部。砂金、煤、矿藏丰富。有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西汉置郡至今,历代设置州、县、郡、所、司、汛17次,迄今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古时是秦陇入蜀之咽喉。1949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八兵团62军一部奉命解放青川,并于同年12月19日建立了青川县人民政府,隶属川北人民行政公署剑阁专署(驻广元县)。1953年剑阁专署改名广元专署;同年撤销广元专署,青川县划归绵阳专区。1985年2月由绵阳地区划归地级广元市。

青川县地处四川盆地北部边缘,白龙江下游,川、甘、陕三省结合部,位于东经104°36'-105°38',北纬32°12'-32°56',处于中国中西部交接地带上,周围与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甘肃省陇南市文县、武都区,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市、平武县,广元市利州区、朝天区、剑阁县等八县(区)相邻,素有“鸡鸣三省”、“金三角”之称。212国道、543国道(原105省道)、兰海高速公路、广平高速公路(规划)、宝成铁路、西成高速铁路等贯穿境内,5·12汶川地震后,青川县城于乔庄镇原地重建,县城部分功能向竹园镇分流。

境内属中、低山地带。年均温13.7。年降水量1027毫米。地下水源丰富,青竹江纵贯西南部,白龙江与乔庄河交汇于沙州横贯东部。砂金、煤、矿藏丰富。有唐家河     参加这次活动的同学从左至右分别是赵建平、何东平、我本人以及黄加惠、刘蓉、邓宇霞、林萍、卢桂生、岳平和左广平。



青川县,四川省广元市下辖县。青川历史悠久,文物古迹甚多。青川县名因“其水清美”而得(“其水”指青竹江)。自西汉置郡至今,历代设置州、县、郡、所、司、汛17次,迄今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古时是秦陇入蜀之咽喉。1949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八兵团62军一部奉命解放青川,并于同年12月19日建立了青川县人民政府,隶属川北人民行政公署剑阁专署(驻广元县)。1953年剑阁专署改名广元专署;同年撤销广元专署,青川县划归绵阳专区。1985年2月由绵阳地区划归地级广元市。

青川县地处四川盆地北部边缘,白龙江下游,川、甘、陕三省结合部,位于东经104°36'-105°38',北纬32°12'-32°56',处于中国中西部交接地带上,周围与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甘肃省陇南市文县、武都区,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市、平武县,广元市利州区、朝天区、剑阁县等八县(区)相邻,素有“鸡鸣三省”、“金三角”之称。212国道、543国道(原105省道)、兰海高速公路、广平高速公路(规划)、宝成铁路、西成高速铁路等贯穿境内,5·12汶川地震后,青川县城于乔庄镇原地重建,县城部分功能向竹园镇分流。

境内属中、低山地带。年均温13.7。年降水量1027毫米。地下水源丰富,青竹江纵贯西南部,白龙江与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