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工业先导功在中华——范旭东故居(省保档案/天津篇)

(2022-03-16 08:30:46)
标签:

历史

旅游

文化

工业先导功在中华——范旭东故居(省保档案/天津篇)

工业先导功在中华——范旭东故居(省保档案/天津篇)

当年国共两党的最高领导人在重庆谈判的会议现场,突然收到一个人离世的消息。出人意料的是,正在参加会谈的毛泽东和蒋介石,当即决定休会。随后,周恩来、林伯渠、张群、张治中等两党重要与会人员,纷纷前往逝世者府邸吊唁,毛泽东和蒋介石都为其送了挽联。这是什么人呢,居然有这么大的面子,值得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如此重视呢?他就是“中国化工之父”范旭东。

范旭东,出生于湖南湘阴,幼年丧父,家境贫寒,是母亲含辛茹苦将其养大,后来范旭东随亲和兄长范源濂迁往长沙定居。戊戌变法失败后,身为维新派的范源濂被清政府通缉,范旭东也被迫逃亡,东渡日本。后来求学于日本冈山第六高等学校和京都帝国大学,专业为应用化学系,27岁时以优异的成绩从帝国大学毕业,并留校担任专科助教。29岁时回国,在国民政府财政部任职,30岁时被派赴欧洲考察盐政。经过此次考察,范旭东深感中国盐业之落后,决意从办盐着手,进而以制盐、碱来发展我国的化学工业。

民国二年,即公元1913年初主持筹资创办久大精盐公司,三年后生产出我国首批自制‘海王星’牌精盐,成为抵制‘洋盐’的中坚力量,树起了我国民族工商业第一面崭露头角的旗帜。后来为了打破由英商垄断的纯碱市场,范旭东又先后创建永利碱厂,生产出优质纯碱;在南京创办永利铔厂,生产出中国第一批硫酸铵产品,研究开发成功了联合制碱新工艺。由永利碱厂、永裕盐业公司、久大精盐公司、久大精盐厂、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等企业形成的“永久黄”团体,是近代中国第一个大型私营化工生产和研究组织。范旭东历任总经理、董事长、化学工业会副会长等职,人称范旭东“中国民族化学工业之父”,当年毛泽东送其挽联“工业先导、功在中华。”后来称赞范旭东为中国人民不可忘记的四大实业家之一。

范旭东的哥哥范源濂,是清末民国教育家,清末任过清华大学校长;民国间曾任北京政府教育总长、北京师范大学校长等职。兄弟二人,哥哥一生始终不渝地为我国教育事业默默耕耘。走“教育救国”的道路;弟弟数十年为祖国工业的开拓与发展呕心沥血,提倡“科学救国”、“实业救国”。当时人称其为“湘阴范氏双杰”。

范氏双杰的故居位于湘阴县文星镇三井头社区十字街,距郭嵩焘故居只有几米远,也是坐西朝东。故居由主、副两栋建筑合体建成。两栋建筑因地就势而建,砖木硬山搁檐结构,两坡水小青瓦屋面,两山马头墙,总面积约三百平方米。据隔壁杂货店老板介绍,该建筑好久没人居住,显得比较破旧。该建筑临街面三空间,如今底层有两空安有折叠式铁皮门页,一空还是老式木质门。二层有木走廊、圆木柱、木栏杆、木板间墙,二层同样在临街面设有三条门,没有窗户,门上方还可看到有拱形缕空雕花。范源濂、范旭东故居在2021年由岳阳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今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将其命名为范旭东故居晋升为第十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工业先导功在中华——范旭东故居(省保档案/天津篇)


工业先导功在中华——范旭东故居(省保档案/天津篇)

工业先导功在中华——范旭东故居(省保档案/天津篇)

工业先导功在中华——范旭东故居(省保档案/天津篇)

工业先导功在中华——范旭东故居(省保档案/天津篇)

工业先导功在中华——范旭东故居(省保档案/天津篇)

工业先导功在中华——范旭东故居(省保档案/天津篇)

工业先导功在中华——范旭东故居(省保档案/天津篇)

工业先导功在中华——范旭东故居(省保档案/天津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