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忠义仁勇千秋鉴——关林庙(国保档案/河南篇)

(2021-09-08 08:21:15)
标签:

历史

旅游

文化

忠义仁勇千秋鉴——关林庙(国保档案/河南篇)

忠义仁勇千秋鉴——关林庙(国保档案/河南篇)

忠义仁勇千秋鉴——关林庙(国保档案/河南篇)

忠义仁勇千秋鉴——关林庙(国保档案/河南篇)

关羽这个名字,在中华大地上可说是家喻户晓,无论是小说《三国演义》还是后来翻拍的电视剧,都将其歌颂为忠义仁勇的化身。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的故事历代来口口相传,至今仍受人们推崇。山西解州出道的关羽,三国时蜀汉五虎将之首,温酒斩华雄深受曹操厚爱;斩颜良于万军之中,解白马之围,曹操封其为汉寿亭侯。刘备拜关羽为前将军,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

可惜好人命不长,公元219年,孙权设计袭荆州,占江陵,于临诅杀关羽。恐刘备兴师问罪,将把关羽的首级献于曹操,并将尸骸按诸侯之礼葬于当阳。可曹操识破孙权计谋,加上曹操本身喜欢关羽,特追赠关羽为“荆王”,并将其头颅配上沉香木雕的身躯也以诸侯之礼葬于洛阳,所以后来便有关羽“身卧当阳,头枕洛阳”的传说。

关羽死后,蜀后主刘禅念其盖天功绩,追谥为“壮缪侯”。一直以来,关羽忠义仁勇的美德受到历代帝王的推崇,也成为海内外华人广泛崇拜的偶像。自宋代以来,关羽不仅为民间百姓广为敬奉,还为儒家、佛家所极力推崇。佛教将关羽封为神,名为伽蓝神。宋朝封关羽为武安王,明代封为武圣人,还加封为大帝。到了清代,关羽则是集神、圣、帝于一身,作为武圣的关羽已经与文圣孔子齐名。

作为千古英雄葬首地的关林,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关林镇关林南街2号。东傍伊水清流,南临龙门石窟,西望熊耳青黛,北依隋唐故城,是中国唯一的冢、庙、林三祀合一的古代经典建筑。始建于汉代,复建于明万历年间,清乾隆年间加以扩建,为海内外三大关庙之一,是规模宏大的朝拜关公圣域,也是一处保存完整的古建筑群。2006年由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列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关林整个建筑群坐北朝南,其主要建筑均在中轴线上。唯一坐南朝北的建筑是广场南面的“千秋鉴”,又称戏楼、舞楼,是旧时“灯影锣鼓话兴亡”的场所。建于清乾隆年间,两百多年来,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三日、五月十三日、九月十三日,举行祭祀关公时这里都会唱大戏,与其他地方的戏楼不同,这里什么戏都可以唱,就是不能唱《走麦城》。戏楼建筑别具匠心,曾被日本建筑大师清水正夫称之为“世界古典建筑中的奇葩”。

广场北侧中轴线上从南往北依次是大门、仪门、平安殿、财神殿、春秋殿、关林(冢),其他建筑公布在国轴线两侧,左右对称,错落有致。充分体现了中国古建文化的传统特点。

景区入口设在大门处,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宽五开,三道门,正中朱漆大门上镶有九九八十一颗金色乳钉,是封建社会等级制度中帝王级别的标志。大门两侧的八字墙上,分别篆书着“忠义”、“仁勇”四个大字,概括了关羽忠君、义友、仁爱、勇武的一生。

走进大门,便是仪门,建于明万历年间,取“有仪可象”之意,历代以来文官到此下轿,武官至此下马。门前立有一对数千斤重的铁狮,据说是明代善男信女敬奉关公的遗物,数百年的风风雨雨,依然肃穆含威。柱联“先师圣矣文心凭地载;汉寿神哉武德与天齐。”门上匾额“威扬六合”,据说是慈禧皇太后的墨宝,如果不假的话确实算得上十分珍贵。

仪门到正殿有一条甬道,三十六根石柱上,雕有104尊石狮,神态各异,惟妙惟肖。修建于明万历年间,是皇帝或朝廷遣官致祭时的专用通道,故称石狮御道。

一殿又称平安殿,为春秋大祭时百官僚属谒拜的场所,殿中悬有清乾隆帝御书的“声灵于烁”匾额,殿内供奉有关圣帝君像,关平、周仓、王甫、廖化侍立两侧。

二殿又称财神殿,是关林建筑群中始建年代最早的殿宇。门上悬有清光绪帝御题的“光昭日月”匾额,殿内塑关公武财神像,关平、周仓捧印持刀立于身后,招财童子、利市童子侍奉身前。历代以来,来这里祈求生意兴隆、财运亨通、事业发达的信士不计其数。至于其中是不是有一夜暴富,双色球特等奖幸运者有待考查。二殿左右还各建有一配殿,左为娘娘殿,右为五虎殿。

三殿又称春秋殿、寝殿,内塑关羽夜读春秋像、关羽出行图、关羽睡像。读书塑像中的关公长髯几乎垂到了地面,典型的“将军肚”把关羽塑造得威武不凡。有联曰“忠义常昭乃神乃圣垂千古;仁勇可鉴允文允武震八方。”

三殿之北就是气势恢弘的关冢,高出地面十余米。冢前立有两座石坊,前坊为明代钦差太监胡滨所立,坊额“汉寿亭侯墓”。汉寿亭侯是关羽生前曹操表呈汉献帝授于关羽的最高封爵。后坊是清代三韩弟子高镐所立,上书“中央宛在”,意为关羽的首级依然葬在这里,其忠义仁勇的精神仍然长存于人们心中。双坊之后便是清康熙五年时建的奉敕碑亭,亭内立有“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林”碑,这方敕封碑反映了历代帝王对关羽至高无上的尊奉和对关林崇祀不断的历史,同时也证明了关林在海内外数千座关庙中的庙宇领袖地位。更值得一提的是这座碑亭结构复杂、构筑奇巧、造型典丽,整座碑亭没用一颗铁钉,全系木榫结构,尽显鬼斧神工之妙。虽经数百年的风雨仍巍然屹立,充分展示了古代建筑的深奥工艺以及民间艺术家惊人的创造力。

“神游上苑乘仙鹤;骨在天中隐睡龙。”冢前“钟灵处”石墓门这副对联表达了人们对“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过五关斩六将”、“千里单骑救主”、集“忠义仁勇”于一身之关圣的思念之情。忠义仁勇千秋鉴——关林庙(国保档案/河南篇)


忠义仁勇千秋鉴——关林庙(国保档案/河南篇)

忠义仁勇千秋鉴——关林庙(国保档案/河南篇)

忠义仁勇千秋鉴——关林庙(国保档案/河南篇)

忠义仁勇千秋鉴——关林庙(国保档案/河南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洛阳祖师庙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