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西岸的岳麓山下,有一座赫赫有名的岳麓书院,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在古老的书院里有许多旧建筑至今仍完整地保存下来,一砖一瓦、一石一碑,都闪烁着时光淬炼的人文精神。1988年国务院将其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岳麓书院里,有一座“四箴亭”,是专门供祀宋代理学家周敦颐的地方。清嘉靖年间始建于如今的“六君子堂”处,数年后迁建于现址,与“四箴亭”为邻。
周敦颐,又名周元皓、周敦实,字茂叔,湖南道县人,宋代文学家、哲学家,世称“濂溪先生”。他提出无极、太极、阴阳、五行、动静、主静、至诚、无欲、顺化等理学基本概念,混合了道家无为思想和儒家中庸思想,其《太极图说》为理学初期的代表作,被尊为儒家理学思想的开山鼻祖。与邵雍、张载、程颢、程颐被后人称为北宋五子,对北宋哲学思想的发展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其建筑为单层砖木结构,廊前悬有“濂溪祠”匾额。正堂高悬行书“悠然会太极”匾,署名“沙孟海年八十四”。沙孟海系现代著名书法家,其作品气势宏大,点画精到,颇具现代感。以气胜,且字越大越壮观,此非胸有浩然之气不能致也,为当代书风典范。世人称誉“真力弥满,吐气如虹,海内榜书,沙翁第一。”该匾为其年八十四所书,按推算应该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之作品,耄耋之龄笔锋能有如此流畅,让人叹服。
堂正中悬有“濂溪先生画像”,画像两侧挂有两幅篆书作品,左侧为张栻的“于惟先生
绝学是继 穷原大极 示我来世”;右侧为朱熹的“道丧千载 圣远言湮 不有先觉 孰开我人 书不尽言 图不尽意 风月无边
庭草文翠”。立柱有黑底金字楹联:“荆舒邹鲁同芳丕显真儒之教化;翼轸衡湘并丽于昭大圣之文章。”
祠内墙壁上嵌有石碑两方,一方是清嘉庆十七年由沩宁袁名曜撰,平江黄德丰书的《濂溪祠记》;一方为道光四年由安仁欧阳厚均撰,善化杨振声书的《移建濂溪祠碑记》。据欧阳厚碑记中介绍,康熙年间邵阳车万育,曾摘张南轩先生《诗送元晦尊兄》中的“喜超然会太极”,手书为额悬于祠。但不知为何后来沙孟海写的却是“悠然会太极”?超然是超脱世俗,悠然则是安闲闲适。超然也罢,悠然亦罢,两词虽然意义有别,但与“太极”会在一起,还是觉得张栻的“超然会太极,眼底无全牛”意境更悠然些。
附一:《濂溪祠记》原文
濂溪祠记
岳麓书院旧建孔庙 配享从祀 诸如京师及各直省学宫
其西有程子四箴石刻作亭祀二程子 南有崇道祠因考亭朱子 南轩张子 尝讲学此地 俱于从祀外加特祀焉 名曜谓书院为湖南学者萃聚之地
濂溪周子为湖南人 尤当建专祠于从祀外加特祀 以彰俎豆先贤之谊 且以使吾乡学者之感发为尤切近也 爰于崇道祠南辟地为堂 置豆笾铏簋
每春秋仲上丁加特祀 如四箴亭崇道祠仪
夫周子生五季坏乱之后 前无承籍阐明绝学 巍然为有宋诸大贤冠 洎今已数百载 犹能使朝廷褒崇录其后裔 此其神最灵 神既灵则凡昭明焄蒿
必常凭依于乡邑之近 以乐所自生而反所自始 乡之人有能读周子书继周子业而浡然兴起者 得非其神灵所默相而佑启者乎 先议建祠时虑费无所出
而平江黄生修谅 宜章吴生楚翱 临湘廖生大锦 溆浦严生正基即慨然捐赀 善化杨生璋庀材鸠工 诸生咸踊跃赞襄 浃旬蒇事翕然称善
此即所谓感发为尤切近者欤遂记之
移建濂溪祠碑记
岳麓旧无濂溪周子专祠 嘉庆初年,吾师罗慎斋夫子掌教时
倡建屈公祠于山之阳 落成后以其左为贾太傅祠 附周子主于其内 每朔望释菜 春秋丁祭 大成殿礼成 率诸生躬诣祠内行礼 岁以为常
厥后有通人秉臬吾楚 以屈公称谓不典 易其额为三闾大夫 于贾傅祠内增设左徒弟子宋玉 景差 唐勒等主 复以周子未闻一至岳麓乃即其主刓削之
改题为汉大夫司马迁加丹漆焉 谓迁曾至楚 有吊屈赋可考也 近日遂有以汉侍中王逸尝注离骚 复增其主于祠内者 夫注离骚者前后数十家
往哲名流指不胜屈 安得人人而祀之 此其不待辨者也 至以濂溪未至岳麓而削其主 易其名如腐迁者 奚堪与大儒相颉颃耶 且如宋玉 唐勒 景差
人品更不足论 亦尝涉足至吾楚南地耶 濂溪楚人 以乡人祀其乡先生 何地不宜 乃黜濂溪而祀诸子 通人固如是耶
嘉庆壬申 袁岘冈侍讲为院长 始建专祠于书院内 特祀濂溪周子
捐赀者平江黄修谅 宜章吴楚翱 临湘廖大锦 溆浦严正基 董其役者 善化杨璋碑记具在也 越六年厚均膺聘而来
又三年大中丞李松云先生率僚属渡江送学周视祠宇 以濂溪之有专祠礼固宜之 惟祠在朱张两夫子之右位置尚为不协 于是诸同人闻之 请移建于上
适新辟地构四箴亭以祀两程夫子 其旁尚有隙地 祠濂溪于其左 位次先后庶几咸宜矣 爰以募建崇圣祠之羡金鸠工庀材 三阅月而告成
仍奉周子木主祀于其中 制龛位者衡山周濂也 先是康熙年间邵阳车太史主讲席时 尝摘张南轩诗句超然会太极五字 手书为额藏于院
今粉饰而新之悬诸祠内 以存乡先辈之手迹云尔
道光四年岁在甲申冬十有一月
掌教岳麓书院浙江道监察御史坦斋欧阳厚均撰 善化杨振声书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