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岳飞齐名的抗金名将——刘锜故居遗址(湘潭文物)

标签:
历史旅游文化 |
与岳飞齐名的抗金名将——刘锜故居遗址(湘潭文物)
在中国历史漫漫长河中,先后出现过无数英雄人物。当年北宋灭亡后,康王赵构试图复国,就有岳飞、韩世忠等诸多优秀的将领,起到了中梁砥柱之作用。值得一提的是,当时还有一位无论作战谋略,还是功勋都不比他们差,甚至死后的谥号都与岳飞齐名,他就是今天要说的刘锜。刘锜去世后,谥武穆,追封吴王,加封太子太保,这一荣誉和岳飞是伯仲之间。
少年刘锜,是一个典型的“官二代”,其父亲任泸州军节度使,相当于现在的大军区司令。从小随父亲南北征战,精读军事名著,练就一身武艺,尤其是箭术更是相当精湛。这位“官二代”有次跟其他士兵一起练习射箭时,当看到营前一口装满了水的大缸,举箭立射,箭中大缸,拔出箭矢,箭洞口水如注涌而出。刘锜立马又射出一箭,正中刚才的箭孔,一下堵住外溢之水,众兵士惊叹不已。
那时的“官二代”,不像如今“官二代”多纨绔子弟不学无术。刘锜则是典型的名门出虎子,既继承了父亲的报国志向,又继承了父亲的武艺谋略。在抗击西夏与抗金战场上,立功无数,战绩显赫,反超其父。当年南宋中兴十三大战,其中有“顺昌之战”、“柘皋之战”、“皂角林之战”三大战役都是由刘锜亲自指挥,而取得重大战果。当时金军主帅是金兀术、金主完颜亮。说其牛逼一点都不为过,金人上至皇帝、下至兵卒都惧怕刘锜的牛逼。就连雄才大略的完颜亮当年率军南下攻打宋朝时,却下令“有敢提及刘锜姓名者,罪不容恕”,这就是典型的被刘锜打怂的后遗症。
刘锜的卓越才能、显赫战功令金人胆颤心惊,亦使秦桧等奸臣夜不能寐,对其恨之入骨。虽然没有象岳飞一样被奸臣以“莫须有”的罪名锒铛入狱,但也在奸臣的极力排挤和打压下,最终被解除兵权,遣到一个偏远的地方去任官,近似于流放。
在流放期间,刘锜积极为任下百姓造福,大修水利工程,治理水患。特别是在淮南、淮东、浙西制置使任上,时值蝗虫为患,灾情严重。刘锜率百姓奋力灭蝗,保住了庄稼,得到了老百姓的尊敬和称颂。后来民间将其誉为“待猛将”,奉为灭蝗保穑之神,享受关圣一般的待遇,这是南宋诸将中的唯一特例。
流放六载,刘锜看透了朝廷的虚伪,从而毅然辞官,来到湖南湘潭昭山脚下,在这青山绿水之地过起了归隐生活。刘锜虽然是“官二代”,后来又是抗金名将,本来即使不是富甲一方,也应该是衣食无忧。可刘锜一贯来不爱钱财,从军时把所有钱财基本上投入于军队之中,任官时亦两袖清风。归隐后家道贫寒,过着落魄潦草的贫穷日子。烦闷之时,喜欢独饮。虽总是捉襟见肘,囊中羞涩,但附近百姓、酒家基本上知道他的过去,总会自然而然地赊酒给他。
刘锜,这位在南宋与岳飞齐名的抗金名将,在昭山前后住居了长达六年。当年的房屋还在南宋末期就尽已损毁。在历史岁月长河中,这块土地上的房子几经建毁,不知换了多少届主人,最终成了残垣断壁。1993年湘潭市人民政府将刘锜故居遗址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为了纪念这位生前抗金灭蝗,死后封王成神的传奇人物,最近昭山风景区大动土木,在原遗址上复原刘锜故居。建筑框架均已成型,进入装修扫尾阶段。
相信不久之后,游客将会在刘锜生活过的地方,可看到刘锜该读书且读书,该做饭时燃柴火的草庐。“竹引牵牛花满街。疏篱茅舍月光筛。琉璃盏内茅柴酒,白玉盘中簇豆梅。休懊恼,且开杯。平生赢得笑颜开。三千里地无知己,十万军中挂印来。”一杯小酒,几粒花生,一边喝酒,一边吟诗。摇头叹息天下事,感叹自己命运的不幸,终日以酒解愁,这就是刘锜在昭山这段归隐生活的真实写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