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读渝城——苏联大使馆武官处旧址(国保档案/重庆篇)

标签:
历史旅游文化 |
因行程安排得比较紧,探访完曾家岩50号的“周公馆”,只到隔壁的“国民政府警察局旧址”转了转,既没有坐下来喝点什么顺便赏赏景,也没有到西边去寻找当年老蒋得意的“猎犬”戴笠与影星蝴蝶居住的戴笠公馆,便匆匆地坐上公交,去沧白路69号寻找“同盟国驻渝外交机构旧址群”之一的苏联大使馆武官处旧址。
苏联大使馆武官处旧址挺容易找的,就在千厮门大桥下,与洪崖洞大酒店只隔一条沧白路。站在洪崖洞一带的马路上,就可看到对面有一座满墙是爬山虎的四层楼旧建筑,前面有个小小的停车场,东侧有个一层的矮建筑,后面有座六、七层的高楼,上面都写有“重庆演艺集团”的招牌,据说苏联大使馆武官处旧址目前也归属于这个集团名下使用和管理。
该建筑坐东南朝西北,砖木结构,面对洪崖洞下的嘉陵江和千厮门大桥,无论是平面还是立体均呈不规则状,临马路面阔五空为一层,中间三层,后面好像是四层。灰砖黑瓦,小屋顶,满墙都布有爬山虎的枯藤残叶,显得清幽得很。据说原来一直藏身于临街门面和零乱民居之中,是近几年通过修缮和修复才让其在游客面前重新亮相。
建筑前立有“国保碑”和“简介碑”,据介绍,该建筑建于民国时期,占地面积约三百五十平方米,建筑面积约一千平方米,原为沈芷仁公馆。百度一下,民国时期重庆根本没有一个叫沈芷仁的名人。原来是那些拿着纳税人奉禄的人不干好事,专干坏事,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竟然把人家的名字搞错了。应该是沈芷人,祖籍重庆市忠县人,当年与邓小平同船赴法国留学,在法国与邓小平、李富春、聂荣臻等人同窗。只不过人家走的是“实业救国”的道路,曾获机械学博士和化工硕士、比利时电机硕士等学位。沈芷人虽然不大出名,但沈芷人的儿子却是世界闻名,是大名鼎鼎的世界货币及金融大师、连任三届香港证监会主席的沈联涛。1998年获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银紫荆星章,1999年获香港太平绅士勋衔,2003年被《财经时报》评为“百位经济风云人物”。你说重庆宣传界那些吃干饭的,好多地方或无中生有、或挖空心思去找出些沾亲带故的名人来推介旅游景点,而他们却把这些海量信息故意不让游客知道。
抗战期间,苏联大使馆迁渝,不知是国民政府的安排,还是苏联大使馆自己找的途径,将武官处设在沈芷人公馆里。蒋介石的军事顾问、苏联驻华军事顾问团团长、苏联驻华使馆武官处少将武官瓦西里·伊万诺维奇·崔可夫当年就住在这里。“皖南事变”后,周恩来也曾到此会见崔可夫,向他通报国民党当局制造皖南事变的情况。
解放后,苏联大使馆武官处旧址为重庆市文化局(文物局)办公地。现在是重庆市越剧团、艺术创作中心的办公场所。该建筑作为抗战历史的文物载体,2009年由重庆市文物委员会公布为“重庆市抗战遗址文物保护点”加以挂牌保护;作为显示战时陪都重庆国际政治、外交地位强力提升的重要物证,2013年由国务院作为“同盟国驻渝外交机构旧址群”之一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