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湘潭县委常委楼——南楼(省保档案/湖南篇)

标签:
历史旅游文化 |
在湘潭市区的版图上,有一条古老的街,到底古到什么程度呢?据说这里好久好久以前就是一个古城。从五代马殷时起到公元1995年,一直都是湘潭县治所在地。如今约两公里长的城正街,东头约600米,也就是观湘门路以东全部变成了废墟,到处都是断垣残壁,一片凄凉。
在这一片断垣残壁的西北侧,有栋颇像电视剧里那些部队大院模样的旧建筑,矗立在零乱的瓦砾之中,近前一看,原来它就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建设的原湘潭县委常委楼、县委招待所。该建筑坐南朝北,砖混两层楼,苏式风格,前面是青砖,其他三方为红砖,顶覆黄瓦,整个外貌看上去非常大气,据说当时是以湘潭最高标准建造的。
别小看眼前这栋萧条孤独的旧楼房,可它却曾有藏龙卧虎之辉煌。原中共中央总书记胡yao bang;原中共中央主席华guo feng;原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部长、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十大元帅之一彭de huai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曾在此楼里居住过,是领导湘潭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据地和指挥所。
正中有檐廊,四根花岗岩立柱支撑着檐廊,檐廊三边设护栏,构成二楼阳台。一楼正中大门呈圆形,寓意圆圆满满。正厅东西设券拱门通道,两边是办公房。厅内有楼梯上二楼,看上去里面还比较清洁。该建筑有个独特之处,东侧呈半圆形,西侧呈方形,“东圆西方”的设计不知道有什么奥秘?也许是代表东方人头脑灵活,西方人比较呆板。也许是“东方红”,寓意圆圆的太阳从东边升起。
大门一根立柱上挂着块长长的红牌子,上面写有“河西棚户区改造2—3号区域二期征收项目部”字样,难怪这里杂草丛生,瓦砾成堆,原来是棚改区域。至于为什么把这当年建设新湘潭的指挥所也圈进了棚改区域?是让它继续发挥余热呢,还有另有用意?估计只有那些当事人心中明白。
如今的南楼人走楼空,铁将军把门。“旧时堂前王谢燕”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飞入寻常百姓家”成了湘潭市民中的记忆。如果不是2014年由湘潭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没有这道“护身符”,估计也会像四周旧建筑一样早已成了一堆瓦砾。今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又将其公布为第十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站在南楼西侧的山坡上,夕阳映衬下的南楼仿佛披上了金色的余辉,愿南楼顶着“省级文物”这光环,续写新的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