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始于南宋的千年学宫——湘潭文庙(省保档案/湖南篇)

(2019-10-05 21:05:30)
标签:

历史

旅游

文化

始于南宋的千年学宫——湘潭文庙(省保档案/湖南篇)

始于南宋的千年学宫——湘潭文庙(省保档案/湖南篇)

始于南宋的千年学宫——湘潭文庙(省保档案/湖南篇)

始于南宋的千年学宫——湘潭文庙(省保档案/湖南篇)

始于南宋的千年学宫——湘潭文庙(省保档案/湖南篇)

始于南宋的千年学宫——湘潭文庙(省保档案/湖南篇)

“晨钟暮鼓,香火极盛,顶礼膜拜者接踵如蚁”。曾经有人这样描绘湘潭文庙作为庙宇的风光场景,其实湘潭文庙与其他地方文庙一样,在古代是儒学教官衙署,是地方学宫所在地,承担着弘扬儒家学说,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的历史重任。

湘潭文庙位于湘潭市雨湖区的城正街西段,东有通济门路,西有瞻岳门路,南有学坪路通江边。据资料介绍,以前的文庙由棂星门、泮池、牌楼、大成门、大成殿、四贤祠、崇圣殿、钟鼓亭等组成。历史上因种种原因,曾几毁几修。现状是民国36年(公元1947年)和1983年修茸后的规模,大成门外到棂星门一带的附属建筑全部被拆除。

如今的文庙是一个封闭式院落,大成门面对城正街,临街用绿铁栅栏护着,布满金钉的大门也紧闭着,不是重要节日和祭祀日一般不会打开,西边有侧门,跟传达室打个招呼可以入内参观。据墙壁上嵌套的《重修大成门简记》石碑介绍:“湘潭文庙相传建于南宋绍兴初年,原址在本市小东门侧,元时毁于兵祸。明洪武二年(公元一三六六年)重修,明正德十一年(公元一五一六年)移至现址重建。距今已四百六十余年,解放前后文庙历为办学校舍,一九五八年湘潭师专创办校址即设于此。因年久失修,为保护文物,美化校容,学校抽出维修经费,于一九八三年夏秋重修大成门及钟鼓亭,由湘潭市湘江区第四工程队承包施工。 湘潭师范专科学校  公元一九八三年十一月三日”。由此可见,文庙一直以来都是用作校舍,先后为湘潭县立简易师范、湘北建设学院、湘潭地委党校、湘潭师范专科学校、湘潭师范学院所在地,如今为重点本科院校‘湖南科技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之一部分。

大成门之北是大成殿,有石甬道直抵大成殿之台基,大成殿立于米多高的台基之上,红墙黄瓦,翘角双檐,周围有十六根圆形石柱,内外枋、檩、藻井、斗拱均饰有彩绘,蔚为壮观。尤其是殿前台阶分左右两道,中有石雕盘龙,缀以云海波涛,栩栩栩如生。台阶两侧各立一尊石狮,威武庄严。大成殿两侧设有钟鼓亭,与前面的大成门一起构成一完整的四合院落,院内古树参天,郁郁葱葱,茂密的树叶散发着丝丝幽香让人心旷神怡。

大成殿后面是崇圣殿,同样是红墙黄瓦,不同的是单檐封火栋。四周翠柏环绕,后面便是宽阔平坦的草坪操场,明媚的秋日照射在草地上,在那翠绿的嫩叶之上涂抹了一层金光,柏树翠色欲滴,小草扑鼻清香。在车马喧嚣的闹市中,能有这样一片清闲幽静之处,面积虽然算不上蛮大,假如能经常来这里散散步,看看书,练练太极,夫复何求!

湘潭文庙不仅有着极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而在近代革命史上也具有一定的革命纪念意义。上世纪二十年代湖南工农运动兴起,湘潭县第一届学生代表大会就是在文庙召开的。中共湘潭县委书记兼总工会委员长杨昭植同志就是在文庙前学坪英勇就义。解放前夕,湘潭地下党组织经常在文庙开展活动,商讨发动群众,开展武装斗争,迎接湖南解放。

湘潭文庙不单是一座恢弘的庙宇,也不单是一处延续近千年的学宫,它的一砖一瓦铭刻着历史的痕迹,见证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2011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始于南宋的千年学宫——湘潭文庙(省保档案/湖南篇)


始于南宋的千年学宫——湘潭文庙(省保档案/湖南篇)

始于南宋的千年学宫——湘潭文庙(省保档案/湖南篇)

始于南宋的千年学宫——湘潭文庙(省保档案/湖南篇)

始于南宋的千年学宫——湘潭文庙(省保档案/湖南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