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大早期建筑群——原职工疗养院(省保档案/湖南篇)

标签:
历史旅游文化 |
湖南师大早期建筑群——原职工疗养院(省保档案/湖南篇)
岳麓山脚下,有一个树木郁葱的山岭,名为赫石坡,坡不是太陡,也不算太大,但经常有游客前往游览,这里就是风景秀丽的岳王亭景区。这一块不但风景优美,但人文景点也多,如今开发成了“岳麓山抗战文化园”。
别致的岳王亭,处于碧绿的池水之中,池畔有青翠的杨柳,还有散发着诗律韵味的碑廊,时有学童坐在池边石头上攻读,偶有戏迷结伴在碑廊里练嗓,当然也少不了那些婆婆妈妈晨舞,神采奕奕的大爷太极舞剑。
在岳王亭的南侧,有一栋仿欧式旧建筑,它就是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原职工疗养院”。砖混结构建筑,坐南朝北。青墙黄瓦。立体呈“山”字形,中间高,两侧低。大门面对岳王亭,前廊有柱式玄关,廊前有四级花岗石台阶,前坪还有十级约三米宽的台阶通往马路。内部楼梯为铜质扶手,精巧美观,东侧档头有石质外部楼梯上两楼。东侧七空二楼前后均有独立阳台。整个建筑设计独特、典雅大方。既有欧美风格,又有民族元素,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价值和建筑研究价值。
该建筑曾一段时期为师大教工宿舍,如今为师大综合办公场所,不大的门前悬挂有十块牌匾:湖南师范大学“统战部”、“教务处”、“评建办”、“审计处”、“教学委员会”、“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教学督导委员会”、“普通话培训测试站”、“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党外人物工作研究(湖南)基地”。“庙宇”虽不大,供奉的菩萨可不少,看来湖南师大退居二线的全部集中在此,成了名副其实的“疗养院”。
东侧第一空底层用石块砌有拱券门,门上雕有五角星,门侧嵌有长沙市人民政府于2009年公布的“近现代保护建筑”石碑。前廊大门左侧钉有长沙市文物局制的“长沙市不可移动文物点”铜牌,编号为“430104—0103”。整个建筑十分牢固,虽经历六十余年的风风雨雨,至今保存完好,基本上没有塌陷等现象。作为湖南师大早期建筑之一的“原职工疗养院”,与校办楼、附中办公楼一起,今年由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十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楼前草坪左侧堆放着几段花岗石残碑,上面刻有“军中将侯旅”、“本桢纪念碑”等字迹还清楚可辨,估计是当时纪念大革命时期另一阵营的阵亡旅长而立的,后因众所周知的原因被毁,如今落个孤零零地与枯叶为伍的下场。正如老毛同志所谓:“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