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泰山第一景——红门宫(国保档案/山东篇)

(2019-03-24 08:32:35)
标签:

旅游

文化

泰山第一景——红门宫(国保档案/山东篇)

泰山第一景——红门宫(国保档案/山东篇)

泰山第一景——红门宫(国保档案/山东篇)

泰山第一景——红门宫(国保档案/山东篇)

泰山第一景——红门宫(国保档案/山东篇)

泰山第一景——红门宫(国保档案/山东篇)

众所周知,泰山史称“天下第一山”。红门宫则是泰山“第一景”,当然并不是说它是泰山风景第一景,也不是说它是泰山人文第一景,而是顺序上的第一景。因这里是东路步行登泰山之起点,古代那些帝王登山在此换装更銮。所以称它为“泰山第一景”从理论上讲也说得过去。

红门宫位于泰山脚下,因西北悬崖有两块红石形似门扉,故称红门。宫前建有“一天门”、“孔子登临处”、“天阶”三重石坊,前面在“百步三坊三国宝”已作详细介绍,在此不再重复。宫门系条石砌垒而成,粗犷而显大气。顶上条石刻有“红门宫”三大字,两条石之间有横额题有“瞻崖初步”四字,告诉大家瞻仰泰山从这里迈出第一步。两立柱上刻有楹联“万壑泉水沉宝磬千峰云影护禅

宫内分东西两院,东为弥勒院,正殿为“弥勒殿”,另有穿堂式更衣亭、过庭,旧时供帝王官宦登山更衣用。如今改为茶室,让游客们亦享受旧时帝王级待遇。西为元君庙,为祀奉泰山女神碧霞元君之所,兼祀送子娘娘和眼光奶奶。两院间有楼阁名“飞云阁”,阁内有文昌帝君、关帝圣君,正中为文武双全、独占鳌头的魁星。阁下为拱门,上书“红门”二字,游人从此拱门穿行而过,开始登山。阁上为赏景之处,俯看宫内冬青滴翠,古意盎然;泰城霞光笼罩,气象万新。远眺红云横铺,群峰如醉;翠霞流岚,尽收眼底。这就是泰山著名风景之一的“红门晓日”,乾隆年间有诗赞曰:“凌晨登红门,霁色明朝旭。俯视万家烟,平畴尽新绿。”

至于这红门宫到底为何时始建,已无处可查。现存建筑为明清时期重修,宫院内立有“重修天仙碧霞元君..”碑刻。末署“大明嘉靖六年岁次丁亥菊月吉日”。记载了公元1527年对红门宫进行重修的过程。

呈半封闭凹形建筑结构的红门宫,加上宫前三重白色石坊及碑谒,构成一组高低错落、色彩鲜明、形若天梯的古建筑群。站在拱形“红门”前向北望,林荫夹道,石级绵延。正如清末诗人沈桂清所云:“红门东亭子,南望见山城。白日照岩邑,薰风送市声。楼台杨柳地,山水古来情。更向徂徕看,汶流几点明。”如此看来,这“红门宫”还真有泰山第一景的味道啦。国务院2006年将红门宫及其他20处寺庙宫观与76桥一起作为“泰山古建筑群”,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当年乾隆皇帝数次来泰山,曾赋诗百余首,内容涉及泰山各景点,唯独没有提“红门宫”的。一时兴起,赋诗一首《泰山第一景· 红门宫》:“古有红门宫,泰山第一景。东奉弥勒佛,西祀元君神。旧时帝登山,此处将衣更。中矗飞云阁,高处可观景。宫前三重坊,肃立静候宾。信步拱门过,瞻岱初步行。弘历眼光浅,不曾赋诗颂。余今补其缺,攸无愧我心。”泰山第一景——红门宫(国保档案/山东篇)


泰山第一景——红门宫(国保档案/山东篇)

泰山第一景——红门宫(国保档案/山东篇)

泰山第一景——红门宫(国保档案/山东篇)

泰山第一景——红门宫(国保档案/山东篇)

泰山第一景——红门宫(国保档案/山东篇)

泰山第一景——红门宫(国保档案/山东篇)

泰山第一景——红门宫(国保档案/山东篇)

泰山第一景——红门宫(国保档案/山东篇)

泰山第一景——红门宫(国保档案/山东篇)

泰山第一景——红门宫(国保档案/山东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