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国外对“幼小衔接”教育的理念和经验

(2017-01-16 17:17:07)

  日本的“幼小衔接”被列入了终身的教育体系

  日本幼儿园教育新大纲中规定课程内容包括五个领域(体育、语言、人际关系、环境、表现)。而在小学的教育,小学一、二年级增设一个课程——生活课(生活课中包含小学课程中以自然、地理、物理、化学等基础知识为内容的理科和以社会常识和技能为内容的社会科,取消了理科和社会科。但是生活课不仅仅是二者的结合,它是一门具有教育特色的教育课。)。日本将幼小衔接置于终身教育的背景下考虑的,文部省明确地指出幼小衔接不是特定学科的衔接,而是为了培养孩子在上小学后能够成为其生活、学习基础的东西。

  美国强调幼小衔接要符合时代的要求,重视数学和自然科学

  美国是一个非常注重早期教育的国家,注意儿童与小学教育之间衔接的研究。美国的幼儿园都是设在小学附近,接收4-6岁的儿童,作为“小学阶梯”。对于5岁儿童则是进行为期一年的预备教育,主要是为了促进幼儿全方面的发展,为孩子顺利步入小学做准备。在教育的内容上,要符合时代的要求,对幼儿进行数学和自然科学的教育。这对于幼儿智力的提升有着深远的影响,这样就为幼儿顺利进入小学教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法国有三大法案加强“幼小衔接”的可执行性

  为了能够体现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之间的合理层次性,又能够体现出它们相互之间良好的过渡性,法国在连续颁发的三大法案中都有关条文提出加强“幼小衔接”教育。其具体措施如下:

  1、增加幼儿园阶段的男性老师比重

  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们指出,幼儿园老师只是优单一的女性担任,对于幼儿的身心发展不利,因此提倡男性老师担任幼儿园老师。

  2、科学的划分母育学校和小学的学习阶段

  将学前儿童和小学儿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前学习期”,包括母育学校2-4岁的儿童;

  第二阶段为“基础学习期”,包括母育学校中5岁的儿童和小学一二年级的儿童;

  第三阶段为“巩固期”,包括小学后三个年级的学生。把儿童分为三个阶段是为了防止儿童重复性的学习。使得幼儿和小学老师每周都要用一个小时的时间考虑每个阶段学生应该达到的书评,并确定儿童达到了这一水平的条件。

  3、合并了母育学校和小学的监督视导工作

  4、母育学校老师与初等教育老师都接受同样的培训

  这是法国针对“幼小衔接”教育模式中的一个比较特色有效的措施,值得我们的学习与借鉴。

  弘乐电话:15726259209

  弘乐网址:www.hongledayuwen.co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